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妖舞魔亂】劉憶如:降溫房市 應打擊投機而非投資》

 

※※※※※※※※※※※※※※※※※※※※※※

※※※※※※※※※※※※※※※※※※※※※※

 

【劉憶如:降溫房市 應打擊投機而非投資】

 作者:劉憶如 出處:Web Only 2010/03
(作者現任中國信託首席經濟顧問)
(*原文刊載於2010.3.13《蘋果日報》,授權天下雜誌群使用。)

 

這星期以來各項房市降溫政策出爐,效果如何雖仍有待時間檢驗,但在財經部會紛紛提出一些「亞洲鄰國」亦曾採行的作法時,我們實應先考慮清楚房市降溫的目的究竟何在,再針對目標訂定方向一致的政策,才不致傷及無辜。

北縣市房價飆漲

引發高度民怨的高房價當然是這一波政策推出的導火線,只是如果就此斷定此次為房市降溫是「庶民經濟」的產物,那則倒也未必。目前亞洲許多國家同步籠罩在「房價泡沫化」的陰影下,且同時感受到房價飆漲所帶來的傷害。

在各種傷害中,最受矚目的當然是台北縣市的房價已普遍上漲到一般受薪族無法負擔的程度;以及屢創天價,最凸顯財富差距的豪宅了。只是房價飆漲,除了全球氾濫的資金為根本原因之外,投機風氣的盛行更推波助瀾。這種投機現象不但在豪宅中極為普遍,甚至愈演愈烈,快速延伸到許多預售,甚至中古房屋上。

但該打擊的究竟是投機而非投資。因此政策的制定就應特別針對短線進出予以加增較高成本,藉以誘導降低投機風氣。央行目前要求銀行對個人購置第二間房屋的放款必須降低成數且調升利率,這樣的做法未必打擊了投機;倒是肯定打擊了投資。投機投資分際不易,以持有時間長短區分可能還是最為客觀。

應關切銀行放款

其次,在房市交易極為熱絡的情況下,應該關切的是銀行放款是否有浮濫或過於集中的疑慮。眾所周知的,前年全球金融海嘯即始自於美國次級房貸的問題,也就是銀行風險控管出了紕漏,才導致後來滾雪球般的風暴。在目前房價一路上升的情況下,銀行審核房貸的程序應較之前更加嚴謹,貸款成數亦應較為保守,以免因房地鑑價金額不斷調升而承受日後價格下跌時過當的風險。

因此財經部會對銀行房貸業務的限縮雖有其道理,但目前這種「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作法,就令人看不清政策目標何在。例如一方面打算對豪宅限縮貸款成數;一方面又對小套房停止貸款,但有些人購買豪宅可能是為了衣錦還鄉、落葉歸根或是從投資角度著眼;更有許多年輕人首度購屋其實只買得起小套房,這些投資人也都莫名其妙地成了政策受害者。房市降溫政策實應有更周延整體的規劃,才不會為了打擊投機,反倒打擊了投資。

 

【利率升了!投資買房停看聽】

 作者:丁筱晶 出處:天下雜誌 442 期  2010/03

 

有投資部位、存款貸款的民眾注意了。全球央行已經吹起收縮銀根的號角,未來十二個月,利率何時動?動的速度有多快?將是左右股匯市及房地產市場的重要變數。

二○一○年的二月,全球華人張燈結綵過新年,各國央行卻沒閒著,相繼透過包括利率在內的多項工具,開始收縮銀根,預告金融海嘯發生以來大把大把灑進市場的錢和各種救市方案,揭開退場序幕。

這次搶了頭香的是中國。二月十二日小年夜,股市一封關,中國人民銀行便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距離前次調升恰滿一個月。十八日,美國聯準會更無預警地調高重貼現率一碼到○.七五%。二十四日,巴西一口氣將存款準備金率調回到風暴前水位;六天後,澳洲央行也第四度調升基準利率。三月四日,馬來西亞央行也調高基準利率,告別持續一年之久的最低利率時代。(見表)

這波「升息潮」來的又快又急,美洲、亞洲央行聯手,輪番丟出收縮銀根的炸彈,許多剛收假的投資人嚇的不知所措,深怕火紅的資金行情就此告終。究竟各國央行真的開始升息、緊縮資金了嗎?投資人究竟該不該把手中股債獲利了結,以防資金撤退帶來的下殺風險?

政府退場馬拉松  鳴槍起跑

這波各國央行調高利率的動作,主要是為了讓倚賴超低利率、氾濫的游資等猛藥的經濟體與金融機構「停藥」,慢慢回歸風暴前的常態。這是各國政府退場機制開跑的第一槍,但多半還不到大幅升息緊縮資金、防止經濟過熱的階段。

事實上,今年以來真正「升息」——調升基準利率的國家,只有澳洲與馬來西亞。

澳洲調升基準利率的動作,符合高盛集團在二月的研究,認為澳洲央行基於未來穩健的復甦,以及持續飆漲的房價而升息。高盛認為,澳洲央行將在今年接下來每一季底逐步升息到基準利率四.七五%的水位。

有更多國家不直接升息,而開始透過不同工具收傘。中國、巴西,以及一月也調升存款準備金率的印度,這三國的調升動作雖然不算升息,而是控制市場上過多的游資,但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大鈞也提醒投資人,這恐怕是這些國家升息前的暖身動作。而這三國的升息時點恐怕就在第二季。

符銘財就認為,中國有可能在第二季升息,但幅度可能不大。目前中國還是倚賴內需與政府支出,進出口並無大幅改善。除非民間企業能夠接續成長,否則能調升的範圍小。

中國在三月五日正式召開為期十天的全國人大會議、全國政協會議,中國是否會進一步升息,還須觀察。

符銘財反倒認為,印尼、菲律賓、印度已出現通膨的狀況,升息壓力與幅度可能較大。印度、巴西都有第二季升息的可能。

而金融風暴的震央美國與歐洲,在今年升息的可能性不高,頂多落在第四季。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與房地產雖沒有續惡化情況,但也無特別改善。失業率、非農業就業人口也無大幅改善,復甦還是相對疲弱。

如美國這次並沒有調升聯邦基金利率,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也表示今年內會維持低利率環境,但重貼現率(聯準會對商銀放款利率)無預警調升一碼,已經向市場傳遞「聖誕老公公」開始退場的訊息。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符銘財分析,「Fed這麼做不意味升息的動作。但市場機制將恢復到金融海嘯前應有的水準。」調高重貼現率也意味,聯準會相信原先金融市場銀行間美元借貸的危機已經緩解,才敢放心調升重貼現率。

資金退潮  股債房市重挫

而台灣升息的時點,可能比中、印、巴等新興國家要晚,與歐美升息時點相差不遠。由於目前台灣的復甦仍集中在電子業,即便出口最大伙伴為中國與香港,在歐美景氣的低迷與內需難以填補出口下滑的大洞下,短期內台灣景氣難恢復到升息的水準。

雖然如此,面對國內過多的游資、一再飆高的北市房價,央行也透過其他管道,控制市場浮濫的資金。銀行房貸業者透露,去年底房價屢創新高,央行便向省屬行庫的主管表示關切,並希望新貸款戶的三段式房貸利率,第一段不低於一.五%,以免讓民眾再紛紛借款堆高房價。以往過年期間各家銀行都會殺價促銷房貸,這次各家也都沒動作。

然而業者坦言,銀行雖不會讓利率低於一.五%,但也不可能冒著流失客戶的風險將利率調更高。只要央行不調高基準利率,現在的利率相較以往還是低點,難阻擋民眾申請貸款的意願。

但央行還有其他減少游資的法寶。發行NCD(可轉讓定期存單)讓銀行搶購,進而減少銀行可借貸出去的超額準備金,就是一例。從去年六月起,NCD餘額開始大幅跳升,銀行超額準備也逐步下降,看的出央行積極地在減少浮濫的資金。

然而投資人面對資金逐漸緊縮,升息到來前的尷尬期,最害怕的就是資金撤退潮導致股債市重挫。

面對這層疑慮,林大鈞表示,「升息會有影響,但不會是很大與立即性的。」他認為升息時,經濟基本面強勁的新興市場債與美國公債間的利差反而會拉大,貨幣又有升值潛能,資金未必會大幅流出,投資人要避免的是歐美等債信不良的公債。

保德信投信也認為升息不會對股市造成太大影響,特別是眾所看好的新興市場。即便一開始會因疑慮回檔,但緊接著經濟數據的利多,資金回流將帶動指數持續看漲。巴西股市在央行調升存款準備金率後一週不跌反升即為一例。

全球央行動靜各異,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可能長達兩、三年的退場馬拉松,已在二月鳴槍起跑。

 

【諾貝爾經濟獎「明天過後」】

 作者:黃達業(台灣大學財金系教授) 出處:Web Only 2009/10
(作者是台灣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台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諾貝爾經濟獎頒給美國的Ostrom與Williamson兩位在政治經濟學領域成就斐然的教授。

Ostrom針對社會生態系統的永續發展,建構一套分析的一般架構,將有助於不同利益團體制定防止全球暖化政策。此外,Williamson的獲獎,並非以全球信用危機事件做為納入考量的因素,主要是因其卓越的研究成果。

看來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固然著重在如何防止未來全球暖化的發生,但不言可喻的,也暗示過去一年來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所帶來的鉅大傷痛。因此,檢討過去、策勵將來,就成為今年諾貝爾經濟獎頒獎的重要考量。

作為全球研究公共財的權威,Ostrom的研究特別強調如何藉著人類與生態系統間的互動,來提供長期生生不息的資源使用。

因此,對於像森林、漁場、油田、大草原及灌溉系統等具有公共財特徵的自然資源,便必須借用多元制度性的安排來防止生態系統的崩潰。

因此,Ostrom的研究特別強調人類與生態系統互動的多面本質,反對任何藉由單方面努力來試圖解決個別社會生態系統問題的作法。她認為,人類過去即使對生態維護成果輝煌,但也必須對近年來無數生態系統崩潰的發生負起全責。

在其研究中特別強調,當人口成長快速而自然資源系統再生緩慢時,自然資源的使用者,可能不了解資源的覆載能量而任意揮霍資源的組織、甚至摧毀資源。因此,她呼籲所有NGO、國際救助機構以及如歐盟等的統治機關在作政策決定時,必須隨時注意何時必須投入時間與精力來避免「公共財的悲劇」。

因此,為了提供研究人員及政策決定者一個有效的指導綱領,Ostrom與她的同事經過數十年來的努力,發展出一套能針對都會及環境政策問題進行研究的制度分析與發展架構。

至於以研究反托拉斯、管制經濟學以及交易成本經濟學著稱的Williamson,也努力結合經濟學、法律與組織理論,來研究複雜契約以及經濟組織。將他的理論應用到全球金融海嘯的因應對策上,確實是極為有趣的結果。在金融海嘯期間,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政府,莫不採行降息、救金融、救企業的政策,在各自為政仍不見效果下,終於促成G20全球金融高峰會議的產生。

在美國因惹出全球金融風暴、怕世界各國究責而避談金融監理之際,歐盟、英國、中國各國又各有盤算,普世對G20都不看好。

然而,在各國元首都背負本國人民救經濟、救金融的重大包袱,最後終於促成眾多共識、成功收場。因此,就金融海嘯事件而言,其發生肇因於美國華爾街的貪婪與監理怠惰,災難苦果卻由全球各國來共同承受。世紀災難既已發生,在各國各自為政後,終於捐棄成見,共同召開G20高峰會來研商政策,終於使金融海嘯在肆虐全球一年後接近尾聲。

不論Ostrom與Williamson的獲獎,是否著眼於金融海嘯事件,抑或全球暖化議題的被重視,各國政府未來如何共同防止全球進一步暖化,甚至避免發生如電影《明天過後》情節,就是今後的重要決策課題。

至於甫遭受八八水災重創的台灣,是否也應多強調大自然資源復育的重要性,避免永久性的國土摧毀,無疑也是政府決策當局所應深思熟慮的。作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的台灣,執政者是透過選民投票產生,至於決策者是政治家還是政客,在在考驗台灣公共政策的成熟度。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