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時事想想】 中國的「準經濟制裁」,對台灣有效嗎?|漂流木


自蔡英文當選台灣新一屆的總統後,中國方面就不斷透過台灣媒體,釋放出各種不利兩岸經貿交流的消息。
部分台灣親中媒體也裡應外合,跟著隨風起舞,用斗大版面披露「來台的大陸遊客正在減少」、台灣遊覽車業沒客人、糕餅業績下滑、甚至刻意把華航購買新飛機計劃暫緩,與大陸遊客減少相掛勾,營造蔡英文就任後,兩岸經貿減緩將衝擊台灣經濟的刻板印象,刻意撩動台灣民心的敏感神經。

【時事想想】 中國的「準經濟制裁」,對台灣有效嗎?|漂流木



【時事想想】 中國的「準經濟制裁」,對台灣有效嗎?

人氣指數: 616
友善列印版本
自蔡英文當選台灣新一屆的總統後,中國方面就不斷透過台灣媒體,釋放出各種不利兩岸經貿交流的消息。
部分台灣親中媒體也裡應外合,跟著隨風起舞,用斗大版面披露「來台的大陸遊客正在減少」、台灣遊覽車業沒客人、糕餅業績下滑、甚至刻意把華航購買新飛機計劃暫緩,與大陸遊客減少相掛勾,營造蔡英文就任後,兩岸經貿減緩將衝擊台灣經濟的刻板印象,刻意撩動台灣民心的敏感神經。
但中國祭出「準經濟制裁」的作法,長期來,對台灣到底有什麼衝擊,必須要回到理性面探討。否則,跟著短期消息面起舞,台灣只會自亂陣腳,不打自垮。
讓我們先回到「國際貿易」的基本課程吧!
經濟學家眼裡,國際貿易是一種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流通過程。透過商品、人員和服務的流通,達到國家經濟利益和消費者福利的極大化。
尤其,貿易的權力內涵可以忽略不計。古典自由經濟學派假定,人類的本性是愛好和平的,且是經濟理性導向。國家之間存在著利益的和諧,而貿易可以增進國際間的基本和諧。這類經濟學派者認為,一旦服用國際貿易這一帖「良藥」後,就能發揮「免除戰爭衝突」的莫大藥效!
《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書中,19世紀的英國經濟思想家約翰‧彌爾(John S. Mill)曾說了一句名言:「貿易通商能強化與戰爭對立的個人利益,進而迅速消除戰爭」。過去八年來,國民黨政府處理兩岸事務的精神,正是這類古典自由經濟學派的服膺者。
約翰‧彌爾 (photo By London Stereoscopic Company - Hulton Archive, Public Domain)
事實真是如此?
在政治學家眼裡,貿易本身隱含著「權力現實主義」的競爭本質。某些欲搶佔主導權的國家會通過貿易,獲得權力。若正常的貿易交流被切斷或縮限,將造成依賴大國的特定國家處於不利地位。即便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也可能向這種貿易壓力屈服。因此,大規模的貿易交流會是一個特定國家提供影響他國政策的武器。例如中國當今的作法。
中國藉由小小的暗示和巧妙的輿論操作,就讓台灣民眾相信,除非台灣遵循中國的「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否則就會喪失中國這個市場和客源,迫使台灣這個高度依賴對外經貿交流的小國,屈從這股政治壓力。
但這類「準經濟制裁」真有效果?
借鏡國際政治經濟的歷史經驗,事實上,這類經濟戰武器的效果遠比一般人理解的疲弱許多。
因為,實施經濟制裁的特定大國(如中國)一旦禁止向某些小國(台灣)出口某些戰略物資或資源,等於鼓勵小國開發可替代的供應源,諸如強調國內資源或分散「雞蛋」來源。
即便在短期內,小國的經濟面臨受損的危機。但長期來看,在對內調整轉型和分散制裁國的依賴後,這類準經濟制裁不存在效果。
曾任職於美國國防部的已故美國經濟學家詹姆士‧史萊辛格(James R. Schlesinger)指出:「經濟戰的效果都是暫時性的,除了實現一些短期、直接的目的外,其他什麼都得不到。許多經濟體系對這種經濟壓力,將培育出相當的抵抗力」。
詹姆士‧史萊辛格(photo by Robert D. Ward, Public Domain)
一個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前美國總統小布希口中的「流氓國家」:伊朗。西方國家對伊朗實施30多年的經濟制裁和禁運後,並未讓伊朗崩潰或屈服,反而促其開發出震懾西方的核子設備。
簡言之,貿易戰或經濟制裁是一種短期武器,只能在特定時間內發生特定效用。
據此現實和理論,過去多時,蔡英文所強調的「調整台灣產業體質」、提升在地經濟力和分散對外經濟風險等方向,符合小國在面對大國實行經濟貿易戰時的長期調整和應對之道,但這些卻是國民黨執政時,幾乎漠視的作為。
因此,國際貿易絕非國民黨眼中的純經濟利益,更多是權力依賴和對立的存在。(天真的)古典自由經濟學派所倡議的「貿易促進國際和諧及和平發展」,顯然自我掩蔽了國際貿易的政治權力因素。
20世紀至今,國際間不斷上演貿易摩擦和經濟制裁,不就是這些問題的表徵嗎?


地球電影院


http://www.earthday.org.tw/taipei/6295?

地球電影院

地球電影院精選9部影片,透過真實影像,喚起人的內心覺知,你願意為自己和地球許下什麼樣的承諾?期許你在這裡找到內心深處的勇氣!
放映電影│太陽的孩子
放映時間│4/16 星期六11:30
放映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多功能藝文廳
電影片長│99 mins
電影導演│鄭有傑勒嘎·舒米
有多久沒回家了?會不會有一天想回家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變了?

寶藍色的太平洋,金黃色的稻浪梯田---這是Panay小時候對家鄉的印象。為了讓父親與兩個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她獨自在城市打工打拚。直到父親突然病倒了,她急忙趕回家才發現,曾幾何時,良田已經漸漸變成觀光飯店。她憂心這樣下去,還可以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家園?所以決心要把水圳修好、恢復耕作。但這一切並不輕鬆,面對各種挫折與考驗,她以溫柔且堅定的行動,告訴孩子們:千萬不能放棄!自己的家園要靠自己守護。

放映電影│小森食光 夏秋篇
放映時間│4/16 星期六13:30
放映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影廳二廳
電影片長│111 mins
電影導演│森淳一
市子(橋本愛飾)的母親在她幼年時不告而別。結束一段城市裡的同居戀情後,市子決定返回東北故鄉,獨自住在山中聚落「小森」的老房子裡。在這個被溪流與森林圍繞,單車往返最近的超市要花上一整天的偏遠地方,她下田耕作、在小森林裡自給自足。一個人,市子種植、採集、料理,不斷地料理。

循著記憶中母親的配方,她調理出榛果巧克力醬、伍斯特醬,夏天的米麴氣泡酒與冰鎮蕃茄,秋天的胡桃飯與辣味醃魚。四季更迭,市子在自食其力中找尋她與這個世界的關係。面對即將到來的冬天,市子能否重拾出發的勇氣…

放映電影│希望之國
放映時間│4/16 星期六13:30
放映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多功能藝文廳
電影片長│134 mins
如果家是避風港  可曾想過一瞬間失去它的情景
強震來襲、核電廠爆炸!小野一家寧靜的生活被硬生生打斷。政府緊急劃出警戒區域,強制民眾疏散避難。「萬幸」的是,小野家僅部分庭院被納入警戒區,主屋仍在「安全範圍」。但同樣的空氣和水,一線之隔當真就零威脅?政府決策的荒謬漏洞,將人民分化成離、守兩派。民眾不是患上輻射恐懼症,就是對這「隱形的戰爭」無感。
即使暴露在核輻射,小野仍堅決和老妻留守家園;為了保護兒子一家,也只能將懷孕的兒媳和兒子狠心驅離,讓完整的家一分為二。這場災難,即將對無數尋常之家,劃下一道道難以磨滅的傷……

放映電影│小森食光 冬春篇
放映時間│4/16 星期六15:30
放映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影廳二廳
電影片長│120 mins
電影導演│森淳一
市子對於母親的不告而別一直無法釋懷。總是獨力一人埋頭苦幹的她,經歷一段挫折的都市生活後,返回位於東北故鄉的偏遠聚落「小森」,過著自給自足的農家生活。時序入冬,媽媽寄來一封信,雖然對信的內容百思不解,市子內心卻起了微妙的變化。

日常作息的農忙、採收、料理仍一如往昔,卻逐漸讓她感受到與母親之間因飲食而起的深刻羈絆;味增醬烤飯糰、鯡魚佃煮蘿蔔、款冬味噌、馬鈴薯麵包…每道食譜都暗藏一段回憶、訴說一些情感。看著小森居民們認真生活的身影,市子慢慢體認到自己其實一直在逃避。

冬天的積雪因探頭的暖陽開始融化,面對即將來臨的春天,市子是否能領會母親信裡傳達的訊息,並重拾面對自己的勇氣…
 
放映電影│魚肉的秘密
放映時間│4/16 星期六15:50
放映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多功能藝文廳
電影片長│55 mins
電影導演│尼可拉丹尼耶
演  員│路易德巴貝哈克
映後座談會 與談人│徐承堉 湧升海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大家都認同「魚是健康的食物」。過去四十年來,魚的消耗量已增加了兩倍。每年,市場都必須想辦法找到更多的魚,或是想辦法增加魚的產量,無論是過度捕撈或是養殖漁業採用基因改造,爭議不斷提高。到底餐桌上的魚是從何而來呢?本片記錄了世界各地養殖漁業以及各式魚類加工廠,描述了相關產業的製造過程:從汞、多氯聯苯(PCB)、化學藥品、抗氧化劑、殺蟲劑…等等化學物的使用,由於密集的養殖以及全球性的汙染,魚肉已經成為致命的化學合成物!「吃魚真的有益健康嗎?」本片將揭發你所不知的驚人真相!

放映電影│薩爾加多的凝視
放映時間│4/16 星期六17:30
放映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多功能藝文廳
電影片長│110 mins
演  員│賽巴斯提安·薩爾加多(Sebastiao Salgado)
萬頭鑽動的巴西礦坑、蒼翠蓊鬱的印尼叢林、東西伯利亞海北方的荒涼小島;足跡遍佈全球,四十年來從未停下腳步,透過他的鏡頭,巴西紀實攝影大師塞巴斯提安薩爾加多,在一張張照片中,所凝視的不只是人煙罕至的世外奇景,也是活在貧窮、疾病與剝削之下的芸芸眾生百態。

電影大師溫德斯不只劇情片出眾,紀錄片也拿手,繼《尋找小津》、《樂士浮生錄》、《碧娜鮑許》後,再推出精彩的藝術家紀錄片《薩爾加多的凝視》,對象是巴西名攝影師薩爾加多(Sebastião Salgado),並與薩爾加多之子朱利安諾共同執導。影片格局非凡,從傳奇藝術家的人生與理念,延展為舉世與永恆的關注,出乎意料地動人。

放映電影│候鳥來的季節
放映時間│4/17 星期日11:30
放映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多功能藝文廳
電影片長│108 mins
電影導演│蔡銀娟李志薔
候鳥,每年都在固定的季節遷徙,
雖然飛越幾千哩,但牠的心始終都掛念著家鄉,不曾改變...
秋去春來,候鳥南遷,許多生命的嬗遞,正悄然無聲地在台北溼地裡進行著。讀書時就離開老家雲林北上,在台北定居的鳥類專家林家民(溫昇豪 飾),渴望如候鳥擁有自在遨翔的天空,但現實生活中卻陷入家庭與親情的困境。家民過於專注候鳥育雛工作,加上妻子(白歆惠 飾)對於懷孕的期待始終落空,使得夫妻間的婚姻關係日益緊張;而家民和在老家的弟弟家雄(莊凱勛 飾)冷戰多年,始終無解。就在候鳥來臨的時節,兄弟多年來藏在心中的芥蒂,夫妻間逐漸增加的爭執,一切衝突驟然爆開……。

放映電影│巧克力的秘密
放映時間│4/17 星期日13:30
放映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多功能藝文廳
電影片長│61 mins
電影導演│Michael Allcock
映後座談會 與談人│Annie(The Lightened創辦人)、劉欣維(公平貿易協會理事)
美國賓州的赫爾希鎮,是全球知名好時(Hershey)巧克力的總部,又被稱為「巧克力小鎮」。美國巧克力大亨米爾頓.赫爾西在這裡建立了好時公司,當初為員工及家眷建立的好時樂園,現在則成為全球知名的觀光景點。這裡的空氣總是瀰漫著巧克力的香味,在這裡每一天都是情人節。
派翠克是巴黎最特立獨行的巧克力雕塑創作狂人,他用巧克力打造、高達十公尺的聖誕樹,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他和「時尚教父」卡爾•拉格斐聯手,使用超過十噸巧克力,精心打造雕刻「巧克力套房」。
您可知道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巧克力來自非洲的象牙海岸共和國,在這裡,巧克力一點也不美味,更不是時尚的代名詞。年僅六歲的童工踩著光腳採集可可亞豆,這裡是巧克力的血汗工廠……

放映電影│無水之城
放映時間│4/17 星期日15:30
放映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多功能藝文廳
電影片長│77 mins
電影導演│José Cohen, Lorenzo Hagerman
映後座談會 與談人│李鴻源 前內政部長、現職台大土木系水利組教授
墨西哥是一個內流盆地,四周山巒環繞,雨水是主要的水源,但因為排水系統建構不全,如今工業廢水、雨水全都混和在一起,這些汙水被排到鄰近城鎮,用於農業灌溉。悉達戈州的農民被逼入絕境,只能無條件接收都市的汙水,他們將這些污水種植出的農作物,如萵苣、蘿蔔等等,銷售回到都市。所以,這裡的排水渠道又被稱為「復仇之河」。加上墨西哥市六成的主要用水取自含水層,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了土層下陷,簡直是雪上加霜。
墨西哥的水資源問題,隨著人口持續增加而日益嚴重,學者們希望藉由「缺水之城」建立正確用水觀念,並引起各國政府及民眾對於水資源管理的關注,除非我們可以達成永續平衡,否則2025年必會出現危機!

海綿城市就靠它!雨天儲水,晴天散熱:雨撲滿


http://www.earthday.org.tw/column/63/6294?

海綿城市就靠它!雨天儲水,晴天散熱:雨撲滿

作者:peterman167 ※ 本文原載於 PTT八卦版
在進入本文之前,大家應該要先了解滯洪池的概念。所謂的滯洪池係指,是於河溪湖泊內、或鄰接處、或支流上開挖出的區域,將地表逕流暫時儲存以收調節洪水功效,降低因為暴雨尖峰流量對下游低勢地區所帶來的傷害。
進入正文,一言以蔽之,所謂的雨撲滿,就是希望讓降下的雨能夠暫存的在大地之中並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夠拿出來使用。如下圖,左右兩個盆栽其實都剛過澆水,只是在台灣,景觀工程常常不在乎土壤性質,再加上人為的踐踏,使得雨水往往成為逕流(降水落至地面上後,一部分自地表面或地下流入河流或海洋者),使得雨水滯留或無法有效利用。
左盆栽澆水後滲透入土,右盆栽則形成逕流,圖片由peterman167提供。
而柯P主張台北市成為一個水冷散熱的「海綿城市」,將道路及廣場盡量改成透水性的鋪面,下雨時可以讓水透過縫隙滲到地底下,不會積在地面上,當太陽出來時,這些水又可以蒸發來降低整個環境的溫度。
此外,在空曠地廣設貯水池,讓屋頂跟路面上的積水可以流進去,同樣達到「雨天儲水,晴天散熱」的效果。其實就是想像左下圖一樣,減少逕流量,增加雨水暫存量。讓雨水存在也就像是土壤之中,就像是地下滯洪池的概念(右下圖),能夠將雨水回收集中再利用。
海綿城市下雨時水能滲入地下,減少逕流量。圖片由peterman167提供。  地下滯洪池示意圖。圖片由peterman167提供。
如右上圖,地下滯洪池又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在地下挖個洞,周圍再用不透水的結構如水泥,包圍住,等待有需要時再將水抽出,平常就是存在那;又或者是另外一種,使用雨水箱,周圍再用可以透水的材料如不織布包裹住,讓其使用毛細現象等,讓水分可在有需要時自然的流出。
第二種舉個簡單實例如:高架道路橋下植栽區的地下滯洪池。
首先鋪設合宜的土壤(絕對不要使用回填土,或其他黏性過高的土壤,不然水透不過去一點用都沒有),然後填塞雨水箱後,再進一步覆上合宜的土壤,接下來就可以在上面設置植栽綠美化之,成為一個具有地下滯洪池的安全島(如下列圖),新加坡綠林保護區(Greenwood Sanctuary)就是使用這種工法。
在地下埋入水箱。圖片peterman167提供 水箱上覆蓋透水良好的土壤。圖片由peterman167提供 地表經過綠美化後的地下滯洪池。圖片由peterman167提供
新加坡綠林保護區。圖片由peterman167提供
其實這一系列政策都是貫通的,就如同柯p之前所提出的政見,城市菜園,都是為了增加城市的綠覆率。
下圖說明了增加綠覆率後在雨水回收再利用的好處。除此之外其實各行政中心配合市長的政策在規劃或嘗試屋頂或露臺的綠化,進而增加綠覆率,也許再過一陣子就會看到成效了。
增加綠覆率有助雨水回收。圖片由peterman167提供
最後,給大家看一下當初新莊體育館綠屋頂做出來的樣子,由於後續維管問題,現在已經看不太出當初的設計了。
剛完工的新莊體育館綠屋頂。圖片由作者提供     新莊體育場的綠屋頂。圖片由peterman167提供

本文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2016地球日綠意交換 - 響應地球日,消費也能改變世界!


http://www.earthday.org.tw/shop/6293?
每年最重要的環境節日「422地球日」,今年邁入第46週年!這場提倡草根精神的環境運動持續在全球各地開花,主張每個人都有機會改變世界。透過綠色生活的實踐,每個地球居民都能一同守護地球,國際地球日總部已號召超過20億個環保綠行動,並繼續往30億累積邁進。
綠生活實踐從消費做起
改變世界不必好高騖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會累積成為大突破──消費習慣就是一種方式。「綠色消費」提倡商品的設計、生產、銷售、消費及回收等過程,符合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回收(recycle)、生態永續(ecological)、公平(equitable)及經濟效益(economic)的「3R3E」原則,降低消費對環境造成的衝擊。
著名作家、生態名人Anna Lappé說:「每一次你花的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錢包裡的不只是鈔票,更是可以用來影響製造商、銷售商和政府的選票,大聲喊出支持綠色消費的決心。「2016地球日綠意交換」以線上捐款送綠禮的方式推廣綠色消費,透過網路突破空間限制,無論你身在何方,都能身體力行,一齊響應地球日。
加入綠意交換 換回美麗的地球
2016台灣地球日主題是「拯救地球,加『樹』行動—One Earth, All Life!」,樹木不但是調節氣候的功臣,做為動物的棲地更是維持生物多樣性不可或缺的角色。「2016地球日綠意交換」邀請大家以綠色消費愛地球,給動物和人類一個完整的家。
透過「綠意交換」,民眾不僅能「換到」友善環境的綠色產品,也以捐款支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各項山林、海洋、溼地的保育計畫,「換回」生生不息的美麗生態和永續地球資源的機會。
現在,就是改變的開始!
想要創造美好永續的生活,馬上加入「地球日綠意交換」!
活動時間:2016/3/25~5/22
活動頁面:點我線上參加
贊助單位(依筆劃排序):
10/10HOPE、Avalon Organics阿瓦隆、Burt's Bees、Clé de Peau Beauté肌膚之鑰、Elever 益母田、GRANGE 璞草園、NAVEEN、Okogreen生態綠、QC館、Truegrasses、WOOPAPERS、YesHealth iFarm、台灣原味、好日子、印花樂、沁木手作、所以生活、花時間、花滿蹊、紅土設計、浮日墾地Fruit Candy、茶籽堂、鹿窯菇事、無染、綠兔子工作室、繭裹子TWINE…持續增加中,歡迎商家參與!

開始結束時間

2016-03-25 to 2016-05-22

活動網址

主辦單位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聯絡人/連絡電話

瞿涵/(02)2933-2233 #257

陳昭倫:東沙環礁 保育夢醒後的頹唐


http://e-info.org.tw/node/114203

陳昭倫:東沙環礁 保育夢醒後的頹唐

文字大小
 4516  2 Share1 
 
 
作者: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東沙,距高雄約500公里遠,座落南中國海北部的環礁,從Google Earth上可以一目瞭然接近環形的結構。然而,對於擁有這個美麗珊瑚礁生態系的2300萬台灣人而言,東沙是神秘、遙不可及的國境之南。台灣人可以很簡單地買一張廉價機票,在大約相同的時間裡飛到菲律賓的長灘島渡假,欣賞椰林、潟湖、落日和潛水,但卻無法來到已成立海洋國家公園九年的東沙環礁公園,親睹東沙的自然美景。
我們被告知,東沙環礁生態的脆弱與珍貴,需要儘量減低人為干擾,因此東沙環礁目前無法開放觀光與旅遊。而我們相信這是真的,也夢想在經過國家公園九年的保護,東沙環礁應充滿美麗的珊瑚礁,有一群群像在大堡礁、帛琉、西巴丹的大魚迴游。有一天,每個想來的台灣人或外國人都能親近擁抱。
美麗的東沙環礁群島,像是太平洋上的指環,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掃蕩中國船偷盜越界  打開了保育的潘朵拉之盒

中國籍漁船盜採東沙島珊瑚。圖片提供:陳昭倫。
但是,這次海巡署大力掃蕩中國越界入侵東沙環礁公園保護區大量盜採珊瑚與綠蠵龜的事件,不僅打破了所有台灣人對東沙環礁綺麗的夢境,也讓東沙環礁保育的困境一一飛出潘朵拉的盒子,呈現在國人的面前。
許多人心中都是同樣的問號:「那裡不是國家公園嗎?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珊瑚就這樣被挖走,綠蠵龜就這樣被砍頭呢?」。
若不來到東沙,很難知道,這其實只是冰山之一角。
電視畫面呈現的,只是海巡署艦艇圍住緝捕到的一艘鐵殼船。真正的畫面是外海有超過20艘不同大小的母船,以及無數由母船所施放下來,日以繼夜在內環礁大肆搜刮魚蝦貝類和挖取珊瑚的小舟。
小舟可能先用遭海巡署查獲的化學藥品毒取珊瑚礁上的小魚,再將小魚剁爛發臭放入有捕薯鰻的鰻管中,施放到東沙內環礁的塊礁上。等待魚兒入管的同時,漁民再咬著打氣管下海去挖珊瑚,只要能換錢的生命,都毫不保留的取走。
日夜在東沙環礁上演的場景,才是整個圍捕行動背後的真相。內環礁裡幾無生機,徒留珊瑚屍礁的百年孤寂。
顯然,今天發生的事不是昨天才開始,而可追溯至國家公園成立九年以來、甚至更久之前,我們對這個遠離台灣500公里,孤懸於南海國土的基本保護態度。從管理、法治與實際執行三面向中,我們能找出許多矛盾。

誰該負責?  管理、法治、執行多重矛盾

  • 管理:軍方?國家公園?海巡署?  傻傻搞不清楚
從管理階層而言,東沙島地理位置特殊,具南海戰略敏感性,國安會與國防部是掌管誰能來、誰不能來,什麼能做或不能做的最高單位,所以這邊有東沙指揮部、空軍和海軍。但是,行政區域上東沙島是屬於高雄市旗津區,同時又有內政部海洋國家公園管理陸上與海上相關的保育業務,而執行海上查緝業務卻是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的東沙小隊。這樣複雜的行政系統,如何理出誰才是該處理東沙海洋保育事物的領頭羊呢?
  • 法治:保育罰則過輕,珊瑚、薯鰻不看在眼裡
從法治面來看, 還好是抓到砍死綠蠵龜的漁船,可以依野生動物保護法罰以較重的刑責起訴,不然這次抓到盜採那麼多的珊瑚,因為目前台灣的造礁珊瑚根本不是一級的瀕危保育類動物,而且在高雄市也沒有公告禁採。
因此,如果就算珊瑚堆得比船還要高,海巡署這一趟拉了這麼遠的船逮了這麼多漁工也找不到可以重罰的法條,更遑論那可能上千尾被誘捕的薯鰻,在台灣漁業署的眼裡,他們根本就是海鮮,哪裡需要保護呢?
  • 執行:巡防力薄,面對中國漁船杯水車薪
中國籍漁船上被盜採的珊瑚。圖片提供:陳昭倫。
從實際的執行面更是困難,因為東沙沒有碼頭,這裡的海洋巡防東沙小隊只能派駐20噸的小艇,面對外環礁中國300噸的漁船母船,連登艇檢查都有問題。
而東沙內環礁礁塊、礁台水淺,面對少則十艘,動則50~60艘的小舟,只有四台小艇的東沙小隊又深怕擱淺,疲於奔命。
這樣薄弱的執法能量,就算有心巡防,面對中國入侵的漁船船隊,根本是杯水車薪。

政府拿出魄力  捍衛屬於台灣人的海上珍寶

若真心想為我們的孩子留住最後一塊南海淨土,就應誠實面對東沙環礁的保育窘境。
  • 短期內,釐清主管東沙環礁保育的主管機關,掌握現有護礁的氣勢主動巡守、驅趕、掃蕩,至少先讓目前在外海伺機而動的中國漁船知難而退;
  • 中期作為,應鑒請高雄市以行政命令宣告在高雄市管轄海域內禁採珊瑚,再以刑責較重的漁業法進行管制;
  • 長期目標,應儘速在東沙興建可以停泊至少100噸以上的巡防艇,並如南沙太平島一樣常駐,才能達到嚇阻和巡防的效應。
東沙島珊瑚。圖片提供:陳昭倫。
同時也應儘速修法將造礁珊瑚納入一級瀕危保育類動物,藉以加重處罰的刑責,以利司法程序進行。這些都是可以拯救東沙環礁免於繼續被破壞的必須作為,東沙不能再等九年了!
東沙環礁扎扎實實是屬於台灣2300萬人的珍寶,她絕對有條件成為台灣的大堡礁、西巴丹、帛琉或是馬爾地夫。請不要在99.5%的台灣人都沒有機會到此攜手漫步夕陽、同游大海之前,就讓東沙珊瑚礁的美麗消失於南海中。


  • 東沙影片紀實:
(影片拍攝:陳昭倫)



【解構美麗灣】觀光錢潮進誰口袋? 旅遊發展論述的迷思


http://e-info.org.tw/node/114206

【解構美麗灣】觀光錢潮進誰口袋? 旅遊發展論述的迷思

文字大小
 88  2 Share1 
 
 
作者:古明君(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美麗灣度假村BOT開發案,呈現地方政府向財團傾斜下帶來的環評爭議、開發違法,引發杉原海岸居民以及環保團體的抗議與訴訟,迄今十年糾結。這個具有指標性意義的開發案爭議,也包藏了以「發展迷思」為主導的旅遊論述。該案發生十年了,這些迷思仍然主導我們的腦袋,讓我們仍然只能有某種海岸旅遊的想像嗎?
佇立在沙灘上的美麗灣渡假村。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旅遊開發是促進就業、帶動地方繁榮的良方?

近年來,我們常聽到「旅遊帶來工作機會、促進經濟發展」這一類的說法,成為政府發展旅遊的主要論點。這個論點也出現在美麗灣開發案,成了地方政府或支持開發案的在地人士的論述靠山。
然而,旅遊研究者已經發現:旅遊創造出不同性質的工作,也不一定是當地人得到這些不均質分布的工作機會。旅遊業需要基礎工作,包括清潔、打掃、警衛、景區駕駛、行李運送這一類的工作,往往是勞力密集的工作。除此之外,在強調高端服務、精緻化、或者客製化的旅遊活動中,則有更多涉及「情緒加工」或者「符號增值」的服務勞動,包括可以使用英語(或象徵高尚的其他語言)接待、有禮貌的應對進退、還有微笑。
如果旅遊企業沒有承諾聘用本地人的數量或比例,就會發生下面的情況:企業直接由都會地區聘用那些具有教育或社會背景、可以很快提供情緒勞動與符號增值需要的服務人力,而非聘用當地人並提供職業訓練。也有研究發現,即便是勞力密集的工作,由於企業認為可替代性高,可以彈性雇用或者引入移住勞工,來壓低聘用成本,這些工作機會有時也不是落在當地人手中。
西印度群島的安提瓜島,在1950年為了發展旅遊、立法通過優惠外國投資旅館的法案,到1990年代更以高級海灘度假勝地為主要的市場策略,讓該國成為加勒比海旅遊勝地之一。但研究者發現:從1980年到1996年,旅遊帶來4萬多人次的季節性移工,相較於島上不過7萬人口數,這些移工不僅人數多、且未加入工會、強烈的影響了當地加入工會的勞工薪資談判的籌碼。另外,當焦點移向移工時會發現:在低薪與勞動保護不足的情況下,移工多半聚居住在生活環境惡劣的聚居區,貧困與惡劣的生命處境,恰恰與不遠處高級海濱度假區的情況形成強烈反差。
沒有具體的制度規範,旅遊活動未必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也未必促進當地的經濟繁榮與社會發展。

海濱是怎樣的旅遊資源?

以BOT的方式來發展海濱旅遊,基本上是將海濱視之為具有經濟效益的空間資產,政府部門以一定的程序和法令規範,授予具有資本規模與經營能力的企業,使其在契約關係下代理政府進行建設、營運,再移交回政府(Build-Operate-Transfer)。美麗灣BOT案的爭議,往往涉及這些程序與法令規範是否合法合宜。然而,海濱只能等同於空間資源需要開發建設和有效益的營運嗎?海濱旅遊的發展方式,只能是具規模的資本投入建立大型的旅遊休憩設施嗎?
事實上,海濱旅遊的活動形式可以是人與海洋的直接互動、或者是透過旅遊體驗與導覽以融合休憩娛樂和社會教育。建設大型休憩設施,並非發展海濱旅遊的唯一手段。海濱旅遊是一種依賴海洋這樣的公共性生態資源、在海灘這樣有限的地理資源下,產生的社會活動。而具有公共性的生態資源的利用,包括海灘與海洋,應該要合乎公共的利益、並且應注意可持續發展。海灘的吸引力,主要是依賴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交織產生的,而不是因為這裡有星級服務的休憩設施。
相反的,企業願意投注資本建設度假村,最主要就是是因為鄰近有吸引力的海灘。因此,海灘旅遊開發案中,環境影響評估特別重要,來評估當地生態環境的脆弱性、以及大型建設與開發中是否對當地生態環境帶來不可逆轉的永久性損害。同等重要的,是當地社區是否參與在決策過程中,這是由於旅遊帶來的造訪者社會特質、造訪量(觀光承載量)、以及社會活動,都對人文生態帶來影響或衝擊。無視於開發案對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影響逕行開發,極有可能就是扼殺了海灘對外界的吸引力、殺雞取卵的一種作法。
因此,對於海洋旅遊和海灘旅遊,恐怕最不應該用經濟產出和營運效能來評估。反而應該用生態影響來思考。

海洋與海濱旅遊,一定要與「發展」有關嗎?

近年來,旅遊論述中,不僅強調可持續發展,更提出了「責任旅遊」(responsible tourism)的概念,強調旅遊不僅對經濟發展有影響,也會帶來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因此,遊客、企業、和政府等三種行動者,應該負起責任,將旅遊可能對經濟、環境、社會帶來的負面衝擊降至最低。
在經濟責任方面:旅遊創造的經濟收益應該注意是否可以為當地人帶來更大的利益、以及增強在地社會的福祉。政府與企業應該致力改善旅遊相關工作的勞動條件與工作狀況。在社會責任方面:無論是旅遊政策或者是相關制度與安排,對於會影響當地人生命與生活機會的事,應將當地人納入決策的過程。有責任的旅遊應該要具有文化敏感度,促進遊客和當地社群相互尊重,並且建立在地的自信和光榮感。在環境責任方面:旅遊應該對於保育自然環境、保護文化遺產、維護世界的自然與文化多樣性,應做出正面的貢獻。應該讓遊客與當地社區建立有意義的聯繫,讓遊客對當地文化、社會、和環境議題,有更好的理解。
台灣這幾年來向財團傾斜、以發展為大旗、追求旅遊經濟的過程中,我們共同付出了許多代價。是時候停下來想一想:旅遊是否僅止於發展?旅遊既對經濟、社會、與環境帶來影響,那麼政府、企業、以及作為遊客的我們,也要把旅遊應負起的責任,放進我們的想像與實踐中。不要再有下一個美麗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