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邪魔歪道】健康沙漏-414》

 

※※※※※※※※※※※※※※※※※※※※※※

※※※※※※※※※※※※※※※※※※※※※※

 

【五穀雜糧 吃錯更傷身】

 

五穀雜糧夯!六種人吃錯更傷身
為了健康,大家都說要吃五穀雜糧,少吃白米;可是專家說,有些人卻吃不得,吃錯更糟糕!

文.黃惠鈴
2010/02
康健雜誌 135期


吃五穀雜糧比吃白米健康,已不是新鮮事。超市、大賣場、有機店的架上,除了糙米、薏仁、小米、麥片、燕麥,各式豆類等單一產品外,業者推出五穀米、十穀米,甚至混二十多種雜糧,產品琳瑯滿目,鼓勵大家吃得更健康。

許多人也都知道,過度精緻飲食,對現代人普遍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發生率高的情形,有害無益。但你恐怕不知道,吃五穀雜糧,其實也有學問,吃錯了反而傷身。

有些人不適合吃五穀雜糧
健康的人吃五穀雜糧較無礙,身體不佳的人就得小心,有些人甚至不適合吃:

1. 消化能力有問題的人
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指出,消化能力有問題的人(例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不適合吃五穀雜糧,因為這些食材較粗糙,跟胃腸道物理摩擦,會造成傷口疼痛。容易脹氣的人,吃多了也不舒服。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陳旺全中醫師也提醒,有腸胃疾病的人,別吃太多蕎麥類,因為蕎麥類容易有消化不良的問題;也要斟酌吃大豆類,避免脹氣。

2. 貧血、少鈣的人
穀物的植酸、草酸含量高,會抑制鈣質,尤其抑制鐵質的吸收,所以缺鈣、貧血的人,更要聰明吃,趙強提醒。例如,牛奶不能跟五穀飯一起吃,才不會吸收不了鈣質。
另外,紅肉所含的血基質鐵,可不受植酸影響,但老人家多半不敢吃紅肉,加上如果為了健康一味吃五穀雜糧,「很糟!」趙強說,他臨床上看到,有些人因為雜糧吃太多,貧血一直無法改善。

女性也是一樣,如有貧血問題,又喜歡吃雜糧,一定要補充紅肉,一天的肉類來源有一半必須是紅肉,他強調。

3. 腎臟病人
腎臟病人反而需要吃精緻白米。因為五穀雜糧的蛋白質、鉀、磷含量偏高,當成主食容易吃多,病人身體無法耐受。(見87頁表)

趙強目前在醫院負責慢性腎臟病人的飲食衛教,不時會遇到病人瀕臨洗腎危機時,回家趕緊捨棄白米飯,換吃五穀雜糧,想重振健康;結果三個月後回診,抽血檢測,發現病人的鉀、磷突然飆高,仔細問才知道病人反被聰明誤的作法。

4. 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要控制澱粉攝取,即使吃五穀雜糧,也要控制份量。
而且五穀雜糧雖然因為纖維夠,有助於降血糖,醫護人員多鼓勵糖尿病人吃,但一旦糖尿病合併腎病變,這時就不能吃雜糧飯,得回過頭來吃精白米,不少病人因此困惑不已,趙強說。

5. 痛風病人
痛風病人吃多豆類,會引發尿酸增高,五穀當中的豆類攝取份量就要降到最低。

6. 癌症病人
癌症病人如果胃腸功能還好,可以吃五穀雜糧,但只要是胃腸道手術或胃腸道癌,不適合吃。尤其大腸癌病人,從治療期間到治療後至少兩、三個月,都要採取低渣飲食,避開纖維太硬、會摩擦、撐開腸胃道的食物,等恢復後回診時,再跟醫生確認能否吃五穀雜糧,趙強提醒。

陳旺全中醫師也指出,癌症病人要避免蕎麥類,以免影響消化,對病情不佳;同時最好先問過醫生的意見,調配份量。

五穀雜糧也要因人而異
在專家眼中,就算再健康的食物,也不見得人人適用,不鼓勵大家一窩蜂跟進。

「我們太重視食物的單一功能,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台大食品科學研究所教授江文章警告。

他尤其對現在風行的燕麥相當憂心。燕麥雖然是很好的穀類食物,具有多種健康益處,但一些人體實驗的研究報告卻傳出,燕麥雖然可降低總膽固醇和壞的膽固醇(LDL),但不能降低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的一種),反而可能升高三酸甘油酯。廠商在宣傳燕麥相關產品時打著降膽固醇的優點,不盡然全對,「有誤導之嫌!」他不客氣地說。

例如,一篇發表在2007年《營養學期刊(Nutrition Journal)》的研究發現,經過6週時間,每天吃6克β聚葡萄糖(燕麥所含的可溶性纖維)的實驗組和沒有吃燕麥的對照組相比,壞的膽固醇降低較多,但和一開始做實驗相比,有些實驗組中的受試者,三酸甘油酯反而增加很多,而沒有吃燕麥的對照組,受試者的三酸甘油酯都下降。同時,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三酸甘油酯變化,有顯著的統計意義,意謂,真的「差很大」。

「再吃下去會爆!」江文章拉高聲量提醒,至少三酸甘油酯高的人應考慮不吃燕麥,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為已經遇到好幾個人吃燕麥想降血脂,結果三酸甘油酯反而升高的例子,他在國際研討會上一有機會就力言,也曾主動跟業者溝通,希望業者不過度渲染燕麥的效果,並希望產官學界正視這個問題,好好研究。

糙米也是另個容易犯的飲食迷思。中醫師陳旺全指出,糙米固然含有很高的維他命B群、礦物質等,但如果主食都改吃糙米,吃久了,容易有腹瀉、消化功能障礙的問題,他在門診看到不少這樣的病例。

他建議,如沒有特別的健康問題,可正常吃糙米的話,可將白米混糙米煮,比例是,白米:糙米:水=2:1:3.25。同時,糙米需先浸泡,把米麩泡軟,比較不傷胃。

至於蕎麥,雖含有類黃鹼(Rutin)成分,對心血管有很好的保護效果,也有養顏美容的作用,不過,莊淑旂博士提醒,下腹部突出的人,不適合吃蕎麥粉,因為下腹部突出代表內臟下垂,腸胃蠕動較差,且下腹部容易冰冷,而蕎麥粉屬性偏寒,吃了無異雪上加霜,更不適合。

陳旺全中醫師也指出,有腸胃疾病的人,不能吃太多蕎麥。

市售已經組合好的雜糧米,固然好用,但陳旺全認為,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例如,市售的雜糧組合常混黑糯米,有消化性潰瘍、胃酸過多的人,並不適合。

趙強營養師也提醒,市售的雜糧米常會混豆類,豆類蛋白質高,普林也高,對腎臟病人、尿酸高的人不是健康首選。

「最好根據個人需求,單買適合的雜糧混吃,」陳旺全建議。
而且雜糧不見得混愈多愈好,「食材也會相生相剋,」陳旺全建議,想吃雜糧養生的人,除了可找中醫師辨認體質外,也可把握雜糧分類、分屬性、分餐吃的作法,避免相生相剋,例如這餐吃同為稻類的白米、糙米;下餐再吃蕎麥。

陳旺全並提醒,最好買真空包裝的雜糧產品,不同食材,分開包裝,因為每種食物的保存方法不一樣,混裝容易引起質變,尤其食材氧化。例如,玉米、花生等氧化時,會產生黃麴毒素,一旦吃下肚就會傷肝。

同時注意保存期限,拆封後,一定要冷藏。另外,即使買的是真空包裝的花生,購買時可把包裝翻過來、倒過去,看看裡面有沒有碎屑,如果有表示胚芽掉了或腐化,最好不要買,他建議。

現代人沒時間煮飯,又想顧健康,業者順勢推出五穀粉等沖泡產品,但多位專家並不推薦。趙強就提醒,有些五穀粉加糖,有的甚至加奶精,雖讓產品的口感變好,卻對健康無益。

吃全麥麵包總沒錯吧?
除了《康健雜誌》之前已踢爆,台灣的全麥麵包很多可能是染色麵包,不見得真是全麥,得懂得辨別方法(見康健82期),國際知名的自然療法權威、美國的威爾醫師更出書,也在個人網站指出,全麥麵包和標示「全穀」的製品通常都是麵粉製的,在各類食物的升糖指數排名中,全麥麵包和白麵包差不多,升糖指數大約 70,兩者都是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威爾醫生建議,儘量減少吃麵粉製品,改而多吃原貌的全穀類。
「你的下巴必須動得愈多,對你愈好,」他說。

所謂升糖指數,是衡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米飯、麵條)如何影響血糖的標準。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會讓血糖飆高,長期下來會導致胰島素抗性;而胰島素抗性跟肥胖、高血壓、高血脂有關,也會增加得第二型糖尿病和其他多種慢性病的風險。

 

【魚和豆腐一起吃,抗老化防癌】

 

魚和豆腐,抗老化防癌(魚和豆腐一起吃,對人體吸收豆腐中的鈣,能起更大促進作用。

1. 吃魚的好處:變聰明、抗老化(減少癡呆症和阿茲海默症)、預防心血管疾病、減少憂鬱和沮喪、保護眼睛增進視力、有助胎兒智力發育。
2. 鱈魚不含DHA和EPA,多吃無益,甚至還有汞污染問題。
3. 貝類製成的鈣粉少吃(恐有重金屬污染)。
4. 吃魚:吃肉=3:1
5. 大型深海魚(鯊魚、旗魚、鮪魚、大青花魚、鱈魚)少吃。
6. 多吃Omega-3含量高的魚:魚頭刀(又稱飛虎)、鯖魚、秋刀魚、鮭魚、土魠、魷魚、透抽、小捲、花枝、烏賊。
7. 蝦頭變黑是自然現象,煮過的蝦頭過紅才可疑。

很多人都知道魚的營養價值高,台灣新光醫院腎臟科醫主治師江守山認為,
吃魚的防癌效果更勝於水果。

江守山在他的新書「 江 醫師的魚鋪子」中,建議民眾可將魚和豆腐搭配吃,不但營養互補,還可以防病。
江守山說,從營養成分上來說,魚和豆腐中的蛋白質都是不完全,但二者搭配可以取長補短。

其次,魚和豆腐一起吃,對人體吸收豆腐中的鈣,能起更大促進作用。
江守山說,豆腐中雖然含鈣多,單獨吃並不利人體吸收,魚中豐富的維生素D有助人體對鈣吸收率提高20多倍。

其次,魚肉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豆腐中蛋白質含有大量大豆異黃酮,兩者都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一起吃對冠心病和腦梗塞防治很有幫助。

不少食品廣告強調含有能讓孩子變聰明的DHA,而魚類中的DHA就很豐富,不過,DHA屬高度不飽和脂肪酸,非常容易氧化。
江守山建議,魚買回後愈早煮愈好,且烹調時,最好用清蒸或烤,或利用國外非常流行的海鮮沙拉,儘量避免油炸,才能留住最多的DHA。

江守山也整理出幾大吃魚守則,包括過紅過白不吃、水色不對不吃、醃製產品不吃、超量生產不吃、大陸水產少吃、價格離譜不吃、魚皮、脂肪及內臟少吃、大型深海魚少吃、生魚片冷涷後吃(凍死細菌和壞蟲)、烤或蒸或煮為主。

 

【燙傷不留疤.....超好用】

 

之前去看中醫師時,有病人問醫師有沒有可以抹燙傷的藥膏,我當場聽到醫生跟病人說:去中藥房買大黃粉30元 + 蜂蜜適量混合成膏狀,抹在傷口上,就可以快速讓傷口復原不留疤。

剛好我在自助餐廚房工作時,因為將菜餚從蒸籠端出來,不小心讓燒滾的湯汁給潑到手指,整層皮被拉了起來,當時痛到想叫爹娘.... 當時已忘了急救步驟,腦海中一片空白,只浮現大黃粉與蜂蜜跟醫生的對話,於是就藉這機會試試這個方法,每兩小時換一次藥,結果發現三天後,傷口生出新肉,連指紋的紋路都很明顯,第七天已經恢復正常。

後來其他同事被油燙傷,被水燙傷,我也是用這種方法幫忙處理, 效果不錯,也增加同事之間的感情....跟大家分享 ^^

★  燙傷處理新法 !

請轉寄友人,只要用得到一次, 就是大功德 !
未破皮處之燙傷處理
(熱水、熱湯、熱油、摩托車煙管、蒸氣燙傷)
燒傷如果沒有馬上降溫與止痛,未來的辛路歷程是可想而知。

當燙傷時第一時間不是很痛,是因為身體有百分之0. 9的鹽繼續吸皮膚發炎的熱而變成越來越灼熱痛,我們用鹽把熱吸過去就不痛了,因為鹽有吸熱和滲透的特性,民俗廟會過火撒鹽就是這個原理。

我向一位年長的婦女說燙傷須馬上泡冰鹽水: 有一次她跌倒整隻手掌插入熱油鍋裡,她整隻手掌藏入鹽堆裡,結果手心手背都好了,指縫起水泡是因為沒有把手指頭張開,還高興的向我說謝謝。

像一般家庭小燙傷:沖水後用很厚的鹽再用濕的面紙敷蓋, 偶爾加水!!只要離開鹽不痛約三小時就好了,不需敷藥也沒有留下疤痕。

(註:皮膚未破皮用大量的鹽沒有關係)

 

【莊淑旂 多抬頭看天 多按手臂淋巴】+01

 


莊淑旂邊說邊示範,幫單國璽按壓。

莊淑旂細細詢問單國璽的作息、飲食,期待由生活習慣祛除病因。單國璽說,罹癌後,他改為蔬食,食用大量蔬果,少碰肉類;每晚9點半上床、早上4點半起床,午飯後再睡1小時。晚上睡前1小時散步去。

不過,莊淑旂以自身養生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晨起&散步〉起床1小時內 出聲紓鬱

莊淑旂晚上9點就寢,早上5點起床,每天睡足8小時。她喜愛晨間散步,「先跟花說喔嗨唷(日文「早安」)」,幫它澆水,跟花說「請慢慢喝,謝謝你開出美麗的花」,為花撿起落葉,心存感恩,讓每天有美好的開始。

散步回到家,也對花說聲「他他依瑪(日文:我回來了)」,原因是人在起床後一小時內,要「出聲」,說話也好,唱歌也好,如此才不會積鬱。

她建議,單國璽把「睡前散步」,改為「晨起散步」,因為早上太陽升起時的空氣是最好的;晚上,大地已充滿廢氣,出門散步等於被廢氣包圍,對身體不好。

〈進食&排氣〉進食前排氣 午睡要戒掉

接著吃早餐。她說,每次進食前一定要「排氣」,可以躺著10分鐘,按摩耳上遍布的穴道,讓腹中的脹氣消除。中醫的學問就在「氣」,而「台灣人氣多」,不是脹氣就是生氣。排氣是最重要的養生功課。

她主張:「飯前休息,飯後勿睡。」所以,她建議要戒掉午睡的習慣。吃太飽,累得躺下休息,會引起脹氣至少三小時。她不贊同許多學校都讓孩子趴著午睡,「胃裡的食物全積滯;要氣消了,才好消化。」

〈怎麼吃〉早肉午魚晚粥 煮法講究

莊淑旂的飲食原則是:早餐吃肉、中午吃魚、晚上吃蒸粥,三餐都食用青菜。她的餐食樣式簡單,煮法卻很講究。桌上有半碗飯、地瓜葉、魚勿仔魚或肉類,再配些菜脯。

她以前一天吃150公克的豬肉,但現在年紀更長,肉的攝取量降到50公克。早上喝肉湯,別嫌它太油膩,通常大家的早餐都太「素」,足夠的蛋白質和鈣質還是必要的。

〈怎麼坐〉坐時挺腰背 常按摩淋巴

為了讓「氣」順暢,她建議坐時一定要挺直腰背,胸膛打開。現代人盯著電腦太久,一定要「常常抬頭看天」,這個動作很重要,讓我們常向下、向前彎的身體得以反向「平衡」些。

雙手內側淋巴,這是非常少運動的地方;可以常常按摩,背後肩胛骨處也可以按壓,刺激淋巴。

莊淑旂邊說邊示範,幫我們按壓。這位九旬的養生專家手勁仍強,痛得人哇哇叫。她說,也可以自己按,或家人間相互按摩淋巴處,增強免疫力。此外,像是拍擊整個手掌,刺激掌上穴道,或用力按壓虎口穴道,都是她的養生小秘方。

〈健康煮張〉

●吻仔魚:夏秋兩季,碗的底層放入豆腐,再放吻仔魚、薑絲、豆豉、米酒,攪拌後蒸熟;在春冬季,不必放豆腐,只要放吻仔魚、薑絲、味噌、米酒即可。

●青菜:可選擇「三色蔬菜」,例如白色的馬鈴薯或蒟蒻、紅色的番茄或紅蘿蔔再加上深綠色蔬菜。

●地瓜葉:是餐桌上常客,山上農家種的。先將薑絲、鹽巴,放入水中煮開,煮出薑味後熄火,放入葉片,撈起瀝乾;再開火汆燙地瓜葉的梗。
●配菜:小黃瓜加檸檬、番茄炒蛋。

 

【維他命-芬蘭政府實驗報告】

 

最流行的維骨力一樣,吃太多其實因為軟骨增生過多,進而形成骨刺, 所以維他命的相關藥品或食品,其實不能吃太多 , 天然的最好。

芬蘭政府耗資4,300萬美金所做的一個實驗,是全世界最大的維他命實驗,用了29,000 人,高達5-8年之時間,找集了20,000多人(吸煙的人),讓他們每天吃維他命A與維他命E,另一組(控制組)則沒吃。

過了5年,8年,發現每天吃維他命A與維他命E的這些人得到癌症、死於癌症的比率 高出18%。
更重要的,他們發現現有吃維他命E的這些人得到心臟病、死於心臟病的比率比控制組高出50%。
這樣的一個報告出來以後,科學家們的臉不知要往哪擺!
因為我們一直以為從小型實驗室的研究,不是發現維他命E能防止我們的血管硬化?
應可以防止心臟病,為何在此一個大的實驗,且是政府做的實驗,會給我們一個完全相反的效果!

此時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署(FDA)就出來做解釋,Dr. Victor Herbert 他說:『當一個維他命含在一個橘子裡時,我們稱它為一個抗氧化劑(antioxidant),可以防止心臟病,防止癌症,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好處的,    但是當此維他命C離開這個橘子以後,這個維他命C它就稱為 prooxidant,    也就會製造上億以上的自由基,此會造成心臟病、癌症,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害的』。

所以,維他命本身有此兩種型態。
橘子是神造的,維他命C是人造的。人造的比不上神造的。
身為一個科學家,是絕對無法走進實驗是創造出一個橘子,一粒蕃茄的。
在一個橘子,一個蕃茄裡面,含有很多種的營養素,如今,我們連這一萬多種營養素,是那些營養素都不清楚,我們哪來的智慧與權利來告訴社會大眾,其中最重要的營養素是維他命呢?

我們還沒有這樣一個智慧與權利。
一個完整的食物才是真正的營養。
我們人常常有一個比較不好的習慣,
那就是任何我們聽不懂得名字,就會認為它比較好,
台灣沒有的東西我們也會覺得它比較好一點。

如廣告上新的化學名稱就會認為它比較好一點,例如
蛋白質、安基酸、酵素、抗氧化劑,此一系列各種各類的化學名稱,我們沒聽過的就認為它比較好,但對於我來說,我不認為它們不好,而是我比較關心
我們是如何把這些維他命C從一個橘子裡拿出來?

讓我來問你一個問題:
你要喝有咖啡因的咖啡還是沒有咖啡因的咖啡?

注意聽喔!不要喝有咖啡因的咖啡。
因有咖啡因的咖啡會刺激中央神經系統的,心跳速度加快,還有會增加皺紋。

但更不要喝沒有咖啡因的咖啡。
因為把咖啡因拿出來要用一種化學藥品,此化學藥品已被證明為致癌的化學藥品,所以今日美國的衛生局已禁用,現在是用第二種的化學藥品。
所以並不是咖啡因有多麼不好,而是如何把它拿出來的問題。

今天美國的衛生局向國會提出一個專案,希望美國國會把維他命何礦物質的東西列為藥品,讓所有的人無法在市面上自由的購買到。
因為他們發現維他命帶來很多的副作用,所以美國衛生現在印出很多的小冊子上面寫著:美國每年有30000多個兒童在母親認為維他命沒有副作用而大量給小孩吃,結果導致中毒現象。

今天維他命的使用量是依大人的量而定,而非依小孩來定,所以小孩來吃是過量的。

另外,當我們體內有過多的維他命C時,血液的鐵質會上升,很容易得到心臟病和癌症。
同時我們也發現過多的維他命E會造成關節炎。
過多的維他命D會造成肝的受損。
過多的維他命B12會造成中央神經系統的損壞。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