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拼湊記憶的缺角 原來蓪草是台灣第一個命名發表植物


http://e-info.org.tw/node/205078?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e195840a1d-EMAIL_CAMPAIGN&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e195840a1d-84956681

拼湊記憶的缺角 原來蓪草是台灣第一個命名發表植物


建立於 2017/05/23
作者:廖靜蕙(本報特約記者)
19世紀,英國流行使用「米紙」(rice paper)書寫、繪畫、製作假花,或用作中國畫作外銷的包裝襯墊。人們對於這麼細緻質地的紙著迷,都想知道來自何方神聖。1849、1850年,英國駐廈門領事館陸續傳回標本、枝葉回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 (Kew Garden),初步證明是來自「Formosa」,1852年由邱園首任園長威廉胡克(Sir William Hooker)發表於《Journal of Botany》植物學期刊,成為台灣第一個依照分類學命名發表的植物,它就是蓪草Tetrapanax papyrifer

第一個命名植物:蓪草

台灣已記錄的維管束植物超過5000多種,而第一個被發表的植物是蓪草。雖然這是台灣滿山遍谷的植物,但要在國際間流通資訊,則必須經過學者採集鑑定,賦予學名、發表於科學期刊上,才有機會見聞於國際社會。
蓪草又名通脫木,是台灣原生種;常綠灌木,五加科蓪草屬內的單屬種植物。
蓪草莖幹裡的海綿狀髓心可刨出雪白細滑的薄片,作為食用中藥材、亦可刨製成天然紙材,稱為蓪草紙,浸濕後延展性極佳,常做成手工藝製品、製花,替代保麗龍或 軟木,保溼效果良好。新竹以北出產品質最好,成為新竹地區獨特產業,由山區原住民栽種,採割後運往平地加工,做成蓪草紙。最後不敵塑製品,台灣相關產業已趨沉寂。參閱〈重現「蓪草」百年工藝風華 復育行動展開

19世紀西方人使用的米紙,一部分來自台灣淡水的蓪草。圖為花蓮豐濱野生蓪草。攝影:廖靜蕙
植物看似和人類關係緊密,承載了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不可或缺的要件;然而,若問及台灣第一個發表的植物是什麼?咬人狗是誰發現命名?又是誰把美麗的杜鵑帶到英國?這些題材,都不是台灣社會所熟悉的。
2017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文化部將主軸定調為「記憶的缺角-不易說的秘密在博物館」,代表「爭議性歷史或課題可視為世人集體記憶的一部分,不同時空背景下,曾經或正在發生的事件因遭受噤聲、遺忘或疏略,猶如人們記憶裡的各種缺角。」藉此機會,台大生態所教授謝長富受台北植物園邀請發表演說,爬梳台灣植物學研究上被疏漏的記憶,介紹台灣植物的故事,喚起台灣社會重視植物的重要性。

土茯苓構築的台灣原生植物相

人類對植物的熱情,千萬年來從未停止過,但訴諸更有系統地歸納了解,則只有數千年時間。根據謝長富教授介紹,台灣植物研究的記憶缺角可溯及17世紀,從來台的荷蘭人、明國、清國人的文字紀述依稀可見。
明神宗萬曆31(1603)年,陳第遊台後出版的《東番記》一書,反映西拉雅族在17世紀初的生活面貌,書中記載種植作物包括大小豆、胡麻、薏仁、蔥、薑、番薯、頭、椰、毛柿、佛手柑、甘蔗等植物。
1650年夏季,荷蘭的旅遊作家Jan Janse Struys來台,在其1676年出版的歐亞旅遊記中,描述台灣的風土人情。他說「Formosa是物產豐富之島,但未耕種,原居民……寧可挨餓也不工作。」書中提到近30種植物,其中更包括土茯苓、木賊丶沉香丶楊梅這幾種野生植物,讓台灣野外植物樣貌清晰浮現。
康熙36(1697)年來台採硫磺的郁永河也將其見聞寫成《裨海紀遊》一書,同時記錄了他對台灣果實的好惡,如「番檨(土果)、黃梨、香果、波羅蜜」內地沒有,而且離開台灣就變苦。「荔枝酸澀,龍眼似佳」但是市場賣得很少,「楊梅如豆,李澀口」不值得嘗試。「番石榴不種自生」,「檳榔形似羊棗」,比不上滇粵;「椰子結實如毬,破之可為器」,「西瓜盛於冬月,臺人元旦多啖之」,以及綠竹刺竹等多種植物。
19世紀隨著英國商事的拓展,同時帶入一群西方的植物研究者,威廉胡克所發表的蓪草,是由Robert Fortune(福鈞)在淡水採集。他平生最大的事蹟是將近2萬株的中國茶種,帶入印度大吉嶺,間接引入西方;2001年一部影片以「The Tea Thief」(茶賊)形容他的行徑。1854年4月20日他抵達淡水,採集了蓪草及台灣百合,其中寄回邱園的台灣百合,經學者發表為新種。[作者註]
另一位出現在幾種台灣原生植物學名的人,則為查爾斯威佛(Charles Wilford)。1858年6月,他為了尋找在台失蹤的兩位英國人,隨著英國駐台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或譯為斯文豪、史溫侯)搭著不屈號(HMS inflexible),環繞全島一周,停靠一個接著一個港口,並沿途順道採集,這一趟路共發現近10種新種。
1862年喬瑟夫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威廉胡克之子、英國皇家邱園繼任園長)發表的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即以威佛為名。其他如威氏鐵角Asplenium wilfordii,也是以他的姓命名。

比狗更令人害怕的咬人狗

野外最怕遇到咬人狗,碰觸到它的植株上的焮毛,令人產生難以忍受的疼痛和灼熱感;為咬人狗命名的就是郇和(或譯斯文豪、史溫侯)。台灣社會對郇和大多不陌生,他曾任英國駐台副領事及領事,1856~1866年間數次造訪台灣,在台期間大量收集動植物標本,發表許多新的動物名稱。1863年,他發表〈台灣植物目錄〉(List of Plants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記載246種植物(標本存放在英國皇家邱園標本館),其中包括咬人狗、台灣清風藤斯氏懸鉤子旋莢木以及山豬枷等新種。

左:咬人狗模式標本;右:雷公藤模式標本;目前收藏於英國皇家邱園。圖片提供:謝長富。
郇和在野生動物方面的表現不遑多讓,台灣黑熊台灣獼猴黃喉貂白鼻心雲豹斯文豪氏攀蜥,都是他發表的物種,此外記錄或命名227種鳥類,其中不乏特有種,學術貢獻極大。
另外,一些奇特吸睛的物種,也常常成為各國植物獵奇的對象。美麗金毛杜鵑 Rhododendron oldhamii 人人愛,1878年1月到台灣的馬禮士(Charles Maries)將之引入英國,1882年春天,倫敦首度展示由種子培育出的金毛杜鵑。優雅的楓香則是Richard Oldham首度在淡水發現的,他也是邱園最後一位植物獵人。他在台灣淡水採集完後染病,送到廈門不治死亡。水柳、台灣芭蕉的發表人則為德國人Otto Warburg(1859-1938),1888年他到台灣採集時,發現了這兩個新種。
藪鳥」發現者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博物學教授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1842~1940),1873年10月起在台灣半年中,採集了80種蛇類、58種蕨類。
台灣人習稱「馬偕牧師」的偕叡理(Dr. George Leslie Mackay,1872-1901),是來自加拿大長老會的牧師,他一生對台灣影響深遠,在台灣收集的文物,具有文史研究的價值,大多展示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及真理大學;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採集的動植物標本。
不過,偕叡理的筆記至今存在研究人員未能破解的「密碼」,謝長富原以為英文的文字,後來才知道是白話字(以羅馬拼音書寫的台灣話),「Siu-si-a’」原來是指相思樹。而未能破解的原因,與記載的植物沒有標本,也未正式發表有關。至今他仍想辦法突破語言的限制,希望能整理出當時台灣植物的樣貌。
研究人員也根據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典藏偕叡理採集的噶瑪蘭族新娘服飾復原繪製成圖。圖像中的新娘服飾是以香蕉絲織成,婚禮配飾共有頭飾、足脛飾、腕飾、耳墜等,都是早期噶瑪蘭族喜好的瑪瑙珠、貝珠、植物珠等材質製成。
當時提供西方研究人員據點之地,當屬屏東萬巒的萬金聖母教堂。萬金莊(Bankinsimg)是馬卡道族的原鄉,1870年由良方濟神父建造完工的聖母天主堂,因緣際會成了當時外國訪客探訪、調查及採集必到之地,間接貢獻了台灣自然研究。
※ 註:Sir William Hooker為1785~1865英國皇家邱園第一任園長。
[作者註]20170524由於原寫法易造成讀者誤解,故修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環境資訊中心吧!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畢竟是人的社會,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與貓先生、龜小姐,微曦中閱讀,斗室中寫作。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