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110118?utm_source=2017EDF_MainPage&utm_medium=Web&utm_campaign=170529
【你來報報】太巴塱拓墾紅糯米 部落轉型「先農業,後文化」
本報2015年9月16日花蓮訊,公民記者謝宗璋報導
色澤鮮艷、香味濃郁的紅糯米,是台灣唯一產地太巴塱部落的特產,在去年成立的產銷班擴大面積栽植的努力下,昔日產量稀少、僅在重大慶典上桌的珍饈,今年收成有兩萬斤。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執行長蕭明山表示,待銷售打下經濟基礎,將為部落轉型鋪路,帶動產業也保存文化。
色香味美的紅糯米是部落珍饈,如今也是極具特色的農產。攝影:謝宗璋。 |
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太巴塱部落,為全台灣腹地最大、人口最稠密的阿美族聚落。早期來此拓墾的漢人,見土壤肥沃、稻米收成豐厚,遂將太巴塱稱為「富田」。
蕭明山指出,太巴塱除有位於北回歸線附近的地理優勢,土壤為海岸山脈沖積壤土,係屬泥質黑土,黏度重且富有多種微量元素。東有海岸山脈攔截多變的海象氣候,其中山勢較低處則挾入太平洋水氣,西邊的中央山脈作為天然屏障,形成大陸型氣候,因此農作物栽植種類繁多、物產豐饒。
太巴塱部落青年蕭明山相信,紅糯米是部落轉型的契機。攝影:謝宗璋。 |
紅糯米飯口感Q軟緊實,富含維他命A、維他命E、鐵質及蛋白質等營養素均高於一般白米,是療養及產後的滋補聖品,也是一種香米,蕭明山說:「一家煮紅糯米,全部落都聞得到香味。」族人稱為「找到的米」,因為他們認為,太巴塱就是孕育紅糯米的最佳產地,別處找不著。
集太巴塱部落的生產、生態、生活於一身的紅糯米,多年前被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正式選定為部落代表產品,而後在蕭明山的倡導、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計畫的經費挹注下,去年底正式成立「太巴塱紅糯米產銷班」,借助多位族裡農友之力,在十甲田地種下有機、無毒紅糯米,其中一半為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授權的純化品種「花蓮22號」,擴大栽種面積、增加產量,建立品牌。
「就像金門釀酒的產值多到足以回饋社區,我們相信唯有推動具有競爭力的獨特產業,才能促進部落轉型、吸引遊客駐足,更重要的是,部落有了工作機會,族人願意洄游,各種產業才會發達、文化才得以保存。」
蕭明山表示,多年來協會不斷尋找具代表性、可以產業化的部落文化,但樂舞、木雕與陶藝都推動不易、難在市場勝出。後來他們發現,何不集中火力,活化部落數百年來種植的原生特有種紅糯米?
「先農業,後文化」的轉型策略,是太巴塱部落選擇走的路,但卻篳路藍縷。紅糯米「難種、難收」的特性,昔日農家多半不敢大面積栽植,因為稻稈長,遇風襲易倒臥,收成不穩;收割時,由於芒長易相纏,使割稻機輸送帶運轉困難,提高烘乾難度。如何擴大面積、收成足以銷售的產量,在在考驗他們。
今年1、2月在耆老祝禱下開始插秧,但秧苗芒長、不易分櫱,讓播種機無法順暢運作,他們只好機具與人力並進,避免運轉輪卡住,好不容易完成10甲地,還得再由人工點播一遍。
在太巴塱紅糯米產銷班員齊心努力下,紅糯米初熟待收。照片提供:太巴塱紅糯米產銷班。 |
紅糯米植株較一般稻米高,約有170公分,若遇強風吹襲倒臥將血本無歸,但由於紅糯米不需施太多肥料,自會適應環境,在土壤中吸收所需營養,抗病、抗蟲效果也較一般稻米佳。因此蕭明山只在初期加入有機肥,後期就任其自然生長,後來平均高度就成功控制在約140公分,減少倒臥情形。「你撒什麼肥料它就吃什麼,所以施肥要非常小心,還好今年種植期間未遇大風大雨。」
克服「難種」,還有「難收」的問題接踵而至。6月底收成時面臨無人願意收割的窘境,因紅糯米芒長易卡在收割機裡。後來他們發現可以減少稻芒與機器輸送帶的摩擦,於是烘乾稻作以減少水分,更把握水氣較少的早上10點至下午2點之間盡速收割。一直到後來的烘乾、出倉等,全都由他們親力親為,雖然費工費時,但豐碩的收成,與族人分享喜悅,共同感謝祖靈厚賞。
為帶動部落各項產業發展、吸引族人返鄉就業,蕭明山指出紅糯米必須「地產地銷」,因此協會在部落打造「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作為遊客進入部落觀光的門戶,推出半日遊套裝行程,結合傳統美食、文化導覽、農事體驗、藝品手作等,更積極研發紅糯米加工品,如釀酒、製成麵皮、生菜沙拉,也商請台灣觀光學院研發12道特色料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