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好大一塊B等級,中上程度以上的學生擔憂多錯一題就會從A等級的天堂掉到B等級的地獄;中等程度的學生則沒有奮鬥求學的目標,反正怎麼念也跨不過A等級的鴻溝;中下程度的學生,只要消極地不變成最差的一群,就可以與大家同在B等級;學習落後的學生連書也不想念了,反正怎麼考都是C等級
【教育想想】誰扭曲了分數的意義與公平性? | 想想論壇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303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303
【教育想想】誰扭曲了分數的意義與公平性?
人氣指數: 129
發佈於 五月 31, 2017
國中教育會考結束後,學生們另一個焦慮又開始了。每一科最多可以錯幾題才能有A等級,升學競爭激烈的基北區、中投區或高雄區的學生更是在乎A++、A+、B++、B+等標示的門檻錯題數或加權分數為何。教育主事者為了「佯裝」鄙棄分數主義的荼毒,一再扭曲分數的意義與公平性,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民國90年起推出了國中基測,聲稱為了讓學生不要題題計較、錙銖必較於分數,用「常模參照」的精神設計了量尺分數。學生在該科的表現只要在全體考生的某個級距一律給予相同的量尺分數。
這樣的制度操作下,數學科滿分60分,測驗總題數約34題,錯一題扣六分,錯兩題扣八分,答對零題至十題一律給一分。那幾年基北區也就出現了學生五科都僅錯一題,卻無法考上建中、北一女的窘境。變相懲罰該科無法全對的學生或學習落後的學生,揭櫫不要題題計較的政策美意被活生生打了一巴掌。
其次,「常模參照」的精神行不通,國中基測只好舊瓶換新包裝,推出了國中教育會考,改弦易轍換成「標準參照」的計分方式。教育專家們又有一套華麗的說詞,聲稱學生只要通過學科各等級(A、B、C)的基本門檻,就歸類於該等級,可以避免學生斤斤計較分數。
常見的證照考試、汽機車駕照考試或國高中學生常考的全民英檢等等,就是秉持「標準參照」的測驗精神。沒有通過人數的比例限制,自己考試出來的成績跟事先訂定出來的標準成績做比較,通過與否一翻兩瞪眼。
怪的是,心測中心不敢在會考結束後立即公布各科三等級的門檻標準分數;更奇異的是,國中教育會考自民國103年實施至今,各科三等級的門檻標準分數屢屢變動,三等級的人數比例卻異常精準地控制了14-18%的學生可以拿到A等級,超過50%的學生被列為「基礎級」,約莫三成多的學生被列為C等級。違反標準參照通過人數沒有比例限制的精神,用常模參照的手段「控制」各等級的人數比例。
中間好大一塊B等級,中上程度以上的學生擔憂多錯一題就會從A等級的天堂掉到B等級的地獄;中等程度的學生則沒有奮鬥求學的目標,反正怎麼念也跨不過A等級的鴻溝;中下程度的學生,只要消極地不變成最差的一群,就可以與大家同在B等級;學習落後的學生連書也不想念了,反正怎麼考都是C等級。
如此寬廣的B等級,考八十幾分與三十幾分的學生都列在同一個成績等級,這樣的成績計算,台灣獨步全球!這樣的成績分級下,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是停滯的,索性不念書。教育競爭力不斷下滑的苦果,台灣社會很快就會面臨到箇中滋味。
其實分數沒那麼可怕,可怕的是人為操縱下被扭曲的公平價值。每年國三學生都要以「對獎」的忐忑心情默默承受心測中心那浮動的標準參照,評估自己落在哪一個等級標示。當你我都明瞭「常模參照」、「標準參照」的把戲後,誰扭曲了分數的意義與公平性,你我還能沉默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