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快速變遷的環境下,愈來愈多公司發現,它們研擬的優異策略在還沒有機會證明功效之前,就已經變得過時了。因此,企業也必須開始思考可拋棄式策略。」
越努力,就越幸運
仔細看企業家談話,當被問到成功的原因時,很多人都回答:「其實當初我很幸運。」這個成功的常見原因,卻偏偏是商學院無法教授的一堂課。
其他主管有可能複製這種幸運因子嗎?今日管理雜誌(Management Today)指出,雖然運氣聽來可遇不可求,但是事實上,好運並非完全不在個人掌控之中。換句話時,一個人是可以透過一些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幸運的。
比爾蓋茲也曾說過,他之所以能有後來的成就,是因為他很幸運。如果不是由他的父母生養長大,如果不是小時候就認識後來的合夥人艾倫(Paul Allen),也就不會有後來的蓋茲。
話雖這麼說,但是大多數的專家認為,這兩件事只是蓋茲的機會,他抓住並且善用了它們,才造就了他的成功。如果把另一個人放在他的位子上,也擁有相同的機會,不見得就能有相同的結果。因此,光說蓋茲幸運並不完整,他的想法與才能同樣是成功的關鍵。
英國護膚產品公司Ren Skincare的創辦人巴克(Antony Buck)表示,所謂的幸運,往往是一個人下定決心去做某件事的結果。其他人並沒有準備好要那樣做。因此,這個人看起來好像比別人幸運。實際上,他的成功來自他對環境的反應跟別人不同。
如果一個人在某場活動中認識了一位好客戶,別人會認為他很幸運,然而那是他努力的結果。他必須先走出去,才有在活動中認識客戶的機會。一個人的際遇,跟他是怎樣的人息息相關。巴克建議,如果一個人成功是因為「在對的時機剛好出現在對的地方」,那麼何不多把自己放在新環境中,增加即時出現在對的地方的機會。
套句南非高爾夫球神普雷爾(Gary Player)的名言:「我練習得越努力,我就越幸運。」他在比賽中的一桿進洞,乍看之下很幸運,但卻是他無數次揮汗練習,沒有辦法一桿進洞所累積出來的成果。
今日管理雜誌整理出,能讓自己變幸運的幾個做法,包括要求自己無論是思考或行動,都採取放鬆與開放的心態,以打破習慣。從今天開始,改變上班的開車路線、不要老跟一樣的同事共進午餐。新經驗會打開新的幸運之門。
此外,用心經營自己的人際網路,坐在會議室角落的那個陌生人,可能就是最適合協助自己執行新專案的部屬,但是你必須先跟他說話,才能發現這件事。時時提醒自己要願意冒些風險,船隻停放在港灣裡當然最安全,但這並不是建造船隻的目的。
總而言之,幸運之神只向看見祂的人招手。
稀有動物級的家族企業(Web Only)
根據波士頓家族企業協會(Family Firm Institute)研究機構的數據,只有三0%的家族企業,能夠成功傳到第二代,一○%能夠傳到第三代,能夠傳到第四代的僅剩三%。
換句話說,能夠成功往下傳的家族企業屬於少數,而能夠一代傳過一代的家族企業更屬於稀有動物。
美國商業週刊SmallBiz季刊分析,比起其他企業,家族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更多,包括,如何決定要由哪個家庭成員掌權、公司是否要公開上市、如何讓外界的專業人士參與經營運作等。
美國布萊恩特大學(Bryant University)家族企業研究中心的主任歐黑拉(William O'Hara)表示,家族企業最常犯的一個錯誤是,沒有為未來做好計畫,無論是對於接班人或產品,公司都沒有向前看。他補充,可以存在百年以上的家族企業,他們的產品都是不斷在回應著消費者的需求。
美國的里曼果園(Lyman Orchards)就是一個例子。該公司已經存在二百多年,現在傳到了第八代,公司的執行副總裁里曼(John Lyman)在接受SmallBiz季刊訪問時表示:「要在市場上保持一定的地位,公司必須要改變。」為了不斷尋找新機會,里曼果園從農場,多角化經營到高爾夫球場、出租百年老宅供人舉行婚禮等。
能夠成功一代傳一代的家族企業,有些完全仰賴自家人,有些則會找外人幫忙。美國Young Electric Sign標示牌製造公司,創立於一九二○年,目前正要交棒給第四代,該公司就屬於前者。
只要家族成員中有人到了唸大學的年紀,而且表達加入家族企業的興趣,公司就會安排完整的介紹,讓家族成員了解公司情況,以積極挖角家族新血,培養他們成為下一代的領導人。
德國餐具家用品製造公司Villeroy & Boch,已經成立兩百六十年,現在傳到了第九代,公司則屬於後者。公司混合了家族成員跟外界專才,一方面保留家族持續參與的品牌傳承特點,一方面走出去尋找適合的經理人跟董事。
公司去年挑選了一位非家族成員、已經在公司工作十年的老員工,從家族成員的手中接下CEO的棒子。公司願意為這個關鍵位子找到最好的人才,而不管他姓什麼。
既能隨著消費者的改變而改變,又能依照公司的情況讓人才到位,這些家族企業因而能夠存在到今天,並且繼續延伸到明天。
以上資料來源:EMBA雜誌網站(2008年6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