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轉型正義第一步 原民採集森林物產除罪 學者籲「共管」


http://e-info.org.tw/node/117823

轉型正義第一步 原民採集森林物產除罪 學者籲「共管」

文字大小
 85  1 Share1 

 

本報2016年8月1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更正註:報導末段提及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言者,應為創辦人張美惠。誤植處已修正,造成不便,在此向讀者致歉。
農委會日前預告「原住民族採取傳統領域土地森林產物管理規則草案」,被視為總統蔡英文8月1日代表政府向原民道歉後,轉型正義的第一步,更受期待是雙方邁向共管甚至原民自治的起點,若植物採集的部分運作順利,後續礦業、狩獵則更可能得到解決。
17日立委高潞以用為此舉行公聽會,與會者普遍肯定林務局願意走出第一步,但也對於「申請」制感到不夠滿意,應該共管;也對有償無償如何認定感到擔憂,這也是先前狩獵權上「自用」的爭議。不過亦有護樹團體提出「我很擔心會有原住民砍兩千年的神木去辦祭典」的焦慮,也顯示出社會仍需要對話及共識。
DSC_2251
立委高潞以用舉辦公聽會,討論「原住民族採取傳統領域土地森林產物管理規則草案」。攝影:賴品瑀。

林華慶:傳統生活除罪  保全文化也促進生物多樣性

蔡英文在向台灣原住民道歉時,肯定原民依傳統慣習維繫部落的秩序,並以傳統智慧維繫生態的平衡,農委會隨後也預告「原住民族採取傳統領域土地森林產物管理規則草案」被視為和原民轉型正義的第一步。
此草案源自《森林法》,將來正式施行後,原民即可在部落的傳統領域合法採集植物,也等於讓他們的生活除罪化,也是《原基法》與《兩公約》所保障的人權。
「在實務上我看到的,是我們一直在浪費司法資源來懲罰依照傳統慣習生活的原住民族人。」長期協助原民法律問題的法扶律師陳采邑指出,森林、野動、槍砲三法是原民因傳統生活入罪的前三名,除罪化絕對是第一步,否則年輕一代根本不敢上山,文化快速流失。
要回到「山林是原住民自己的冰箱」,甫上任的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宣示,承諾絕對是玩真的,此草案要同時保全文化與生物的多樣性,他也相信保全文化正可以促進生物多樣。
DSC_2251
林務局長林華慶承諾回到「山林是原住民自己的冰箱」玩真的,指出保全文化可促進生物多樣性。圖為遠眺台東比西里岸部落傳統領域山頭。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

採集前先申請  無益原民自治

此草案在大方向上多獲得肯定,但其所定義的傳統領域卻只限於公有土地,並不包括原保地與私人土地,也與原民會所定義的傳統領域並不同。高潞認為,執行是一回事,但定義是一回事,不能因此架空傳統領域的原本定義。原民會處長王美蘋也坦言,恐怕許多族人自己都不清楚是位在傳統領域還是在原保地。
而將此視為通往原民自治這個大目標的第一步,草案所提出「申請制」的部分也獲討論。台北醫學大學副教授林益仁質疑若是申請,恐怕又是行政單位的意志、思維作主軸,原民依然無參與決策的機會,因此不該由林務局來決定許不許可。
東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裴家騏亦提醒,別像動保法第21條「執行的哩哩拉拉」,該法條便是對狩獵的管理,由於設計不良,涵蓋面不及生活所需,申請了反而讓其他部分曝光了,根本不會有族人要去申請,也無助於實質保育山林。

學者:「共管」是最好的做法

「除了申請、報備,我們可能有第三種作法嗎?」高潞如此提問,政大民族學系副教授官大偉則指出,第三條路正是共管,也會是最好的作法,由林務局、部落與學者三方組成委員會一起共管。林益仁期待的是,先在較無爭議的採集上展開共管,接著礦業、狩獵,在過程中蓄積未來自治的能量。
林華慶則澄清,所謂申請制,林務局的設計正是由林務局、原民團體組成委員會,族人將來是向各地區的委員會申請。蠻野心足協會秘書長謝孟羽則提出,既然新竹尖石的司馬庫斯、鎮西堡等部落已經試辦多年,林務局應該可以提出結果與經驗供參考。

「共管」關鍵:發揮部落集體力量解決問題

「不只分享權力也要一起解決問題。」林益仁這樣看待共管的機制,認為發揮部落的集體力量將是關鍵。林益仁以山老鼠問題為例,認為就是雙方共同的目標。以往林務局以提供檢舉獎金的方式,以一種「線民」的模式尋求個體的力量,但成效不彰。「林務局不清楚部落很小,大家都知道可能是誰去報的。」高潞提出以往當記者時採訪所知,也因如此,林務局此舉反造成部落的分裂與互不信任,但黑道卻也利用部落特性,以毒品、暴力控制部落,造成山老鼠集團難以處理。
「我阿公看了會跳腳,採箭筍、愛玉都不能賣了?」高潞如此點出草案中的自用定義將造成困擾。官大偉亦指出,現今的自然農業,既有傳統又有現代部分,如何認定將是大考驗。
對此,林華慶表示,將鼓勵原民發展的方向正是傳統智慧加科技,能永續利用山林資源又提升產值提升。如何利用樣態會很多,農委會將加速思考。

環團:法案須謹慎討論,避成環境犯罪漏洞

不過,台灣護樹團體聯盟創辦人張美惠也提出擔憂:「我很擔心會有原住民砍兩千年的神木去辦祭典」。雖當場遭到「原民相信大樹有靈,不可能隨便砍」等說詞反駁,林華慶也指出其實原民傳統生活少用貴重木,但也顯示了不瞭解、甚至污名化仍是原民面對的現實。
往往亦有人擔憂類似法令門戶一開,盜獵盜伐集團只要找有原民身份者「頂罪」即可。且目前並非所有部落都是機能健全,如何讓部落的集體力量集體發揮,仍等待培力。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陳秉亨則指出,環團會有這樣的憂慮,其實是一些法案的前車之鑒,如廢清法、農村再生條例等,一開始雖是好意,後來卻「樓越蓋越歪」,要在歪掉的大樓上調整回來就難。例如廢清法曾要替收破爛阿嬤堆置資源回收除罪,殊不知後面等著的是資源回收業者得利免罰,因此認為此草案不能過度樂觀,仍需更加謹慎討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