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好好吃飯──學生的必修課


http://e-info.org.tw/node/118001

好好吃飯──學生的必修課

文字大小
 203  1 Share1 

 

作者:張昕妤(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學生)
離開台北到交大唸書的那年開始,脫離了媽媽的家常菜,每天得想辦法餵飽自己,這才開始意識到好好吃頓飯的困難。交大附近幾乎沒有能徒步走到的餐飲店,校內雖然有三棟學生餐廳(共24間店),但多半是便當店,許多菜式都過於油膩。所以若問交大學生最常吃什麼?大部份的學生都應該會回答:麥當勞、全家和7-11。因為便利商店選擇多又方便快速。我們不是不擔心電視新聞裡說的食安問題,只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選,又或者是自己有什麼選擇。

對煮飯陌生,源於跟料理的疏離

去年9月,我參加了由灶腳工作室與主婦聯盟基金會合辦的「食農六式——自煮者能力養成班」,開始認真思考食物在自己生活之中的意義。課程中跟著老師一起煮飯並不難,但課程結束後,灶腳工作室舉辦了「一人一料理」的活動,當我要準備一道菜時,才發現自己對煮飯這件事有多麽陌生。因為學校並不具備學生廚房,而且宿舍裡除了原本設置的微波爐外,是禁止學生攜帶廚房家電。這代表最基本的烤箱、電鍋都無法使用,更別說瓦斯爐了。這樣的禁令或許是為了維護宿舍的公共安全,但也讓學生與料理脫節,缺乏面對食物真實樣貌的機會。
另外在這種講求快速的現代社會,吃飯彷彿成為一種機械化的動作。肚子餓了,就想辦法讓自己不餓,所以吃了什麼沒關係,不要難吃就好。跟誰吃或在什麼情況之下吃也沒關係,反正可以滑手機。為了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觸到自己所吃的食物,所以我與主婦聯盟基金會的家慧、其農合力把課程搬來交大,希望同學可以透過實作來體會料理是一件開心且非常重要的事,而工作坊的名字就叫作「好好吃飯——自煮者能力養成工作坊」。

就算腦袋忘記,好好吃飯,胃會幫忙記住的

課程從與學生最接近的議題出發,包括:食農教育、環境保育、糧食危機、農地議題、自由貿易、食安、食品添加物、基因改造、食物浪費再回到飲食文化。聽起來點嚴肅,但我們的重點是讓講者帶領大家動手做菜,然後吃下自己所做的料理。因為腦袋忘記的東西,胃會幫忙記住的。
每堂課的料理活動,都可看出大家對料理充滿興趣,也許平常缺乏烹煮機會,所以對料理的常識不足。原本我們還擔心第一堂課教煮咖哩會不會太簡單,後來卻發生咖哩小小燒焦的事件。這讓我們更確信,學生與料理的遙遠距離必須被拉近。為了讓住宿舍的學生們有機會利用現有資源來做飯,課程也加入了簡單的微波爐料理,如輕鬆就能做好的果醬料理、萬用的味增料理等等。最後我們也舉辦了「一人一菜」的小活動,讓沒機會接觸煮飯,或住進宿舍後「被迫外食」的同學有機會分享屬於自己的味道。
從第一堂課咖啡煮焦了,到最後一堂課大家端出一煮飯給自己吃,讓選擇的力量回到自己手上。人一菜,共煮共食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難,而且過程大家也非常投入開心。攝影:張昕妤

煮飯給自己吃,讓選擇的力量回到自己手上

透過買菜、煮飯給自己吃的行為中,大家開始重視自己的選擇。如果大家都願意選擇好的食物,最終便可以讓農友更願意去生產好品質的作物,而這個社會也會因為集體的選擇朝向發展好的飲食鏈。
工作坊結束時,我突然想到為什麼與食物相關的課程幾乎沒有出現在學校的課單上?為什麼沒有人要培養我們面對生活的基礎能力?我想起偶爾在宿舍會碰到有人不懂得用微波爐而導致燒焦的狀況,但學校卻依然害怕意外而禁止學生使用料理器具。沒有機會接觸,就沒有機會學習。錯過了學生時代,等到步入社會之時,我們真的有能力好好學習這件重要的事情嗎?
「吃進去的東西就決定了我們未來會變成的樣子。」好好吃飯不再只是滿足自己口腹之慾的台詞,而是認真面對食物,面對未來的自己。希望有一天飲食課程能成為學生的必修課,校園對於自煮的環境能更友善,讓學生對於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選擇權。
工作坊最後一次課程的主題是「一人一菜料理」,讓沒機會接觸煮飯,或住進宿舍後「被迫外食」的同學有機會分享屬於自己的味道。攝影:張昕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