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117921
泅泳渡浪 海洋史觀跨領域 尋求解讀新航向
文字大小
24 1 Share1
本報2016年8月26日台中訊,林倩如報導
※編按:海洋佔全球71%面積,這片廣淼的深藍,深切影響著陸地上的種種發展,但人們往往僅習於以陸域角度思考。若換個方向,從海出發看台灣及世界,對於人與環境的互動,能得到何種新詮釋和觀點呢?
台灣史、海洋史學者曹永和(1920~2014)推動「以地範史」,跳脫政治史的限制,從海洋觀點提出獨具一格的「台灣島」史觀。為了傳承曹院士提倡研究海洋史之風氣,去年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首度於淡江大學辦理海洋史國際研習營,第二屆研習營則於18~20日假中興大學舉辦,邀請海洋史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多面向切入探討台灣的、世界的海洋文化。
第一天邀請到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蘇達貞、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分別發表專題演講,顯現出無獨有歷史發言,海洋史作為一門跨專長、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學科,寬廣如斯。
海洋史擁有跨領域、多元觀點的包容。圖為示意圖,20世紀玻里尼西亞人以獨木舟航海。圖片來源:Wikipedia(CC0)。
盼人類文明起源 來自熱愛航海的南島民族
人稱「拖鞋教授」的蘇達貞, 講題名為「被遺忘的海洋文明」,他開宗明義道,海洋這個多領域範疇,迄今依舊沒有受到該有的重視;全世界至今仍實施海上安檢制度的國家,只剩台灣一個,連北韓幾年前都已取消海禁,我們對於海的認知完全封閉,近乎戒嚴狀態。
無知之下,衍伸恐怖、禁忌、扭曲種種的錯誤認知,近年來跟海直接展開接觸,出航的背後,他要分享的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浪漫想法,環扣於南島民族的航海經驗。
「源出非洲」的人類單一起源說已獲國際普遍認同,進一步聚焦於大洋洲,現代智人約5萬年前到達大洋洲。蘇達貞認為,海洋文明比亞洲的古埃及文明、美洲的馬雅文明等大陸文明都還要早幾千年出現,提出了人類最早的文明,乃由南島民族不斷在太平洋中航行與遷移所建立起來的假說;南島民族如何橫渡海洋抵達未知的島嶼,謎團待解,而其建立的文明卻早已被世人遺忘。
「希望建立文明的開始,來自南島民族,亦即海洋遊牧民族的邏輯。」然馬上面臨質疑的是,若如此何以缺乏遺跡考古佐證?
再者,歷史通常歸論人類因應天災人禍的動機方進行遷徙,很少解釋成受好奇心驅使探索未知領域的行為,「逐島而居的原動力,勇於離開舒適圈,為了永續生存必須向前開拓。若停留於舒適圈,才可能逐漸累積物質。」藉此回應南島文明少見遺跡的緣由,他並指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南島人之所以能縱橫太平洋千島之島,可能純粹出自對航海的熱情與執著。
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蘇達貞暢談親海經驗,並提出南島民族海洋史觀。攝影:林倩如。
以海為家 傳統知識領航3萬年
5萬年前來到現今東南亞、印尼、澳洲、紐西蘭等區域的南島人,1萬年前足跡已擴及大洋洲諸島。一方面來看,1萬年前的人類應不具備高明的造船技術及工具,載具只有竹筏(bamboo raft),渡海困難;另一方面,彼時土地充足無須冒險移民,渡海行為應不屬有計畫的大規模遷徙,亦非颶風偶然導致漂流、存活繼而繁衍。在人們懂得造獨木舟之前(約1萬年前)的3、4萬年間,族群能形成移動,蘇達貞推敲「絕非偶然」。
他形容,因為跟大自然徹底生活在一起,南島漁人望向海,透過「看、聽、聞」的知覺,敏銳觀察環境條件,累積、磨練出高度航海智慧和技術。他長年定居花蓮,練習開放感官,「比方往日本極西點與那國島方向,相距100公里,從台灣雖然看不到它,但可以判斷那個地方有一座島,這導航能力做得到。」人類的文明進化,降低了感官與大自然的連結互動,也失去導航本能,因此忽視了南島民族具有傳統知識技能的假設。
南島漁人以海為家,磨練出高度航海智慧和技術。圖為示意圖,為18世紀的夏威夷航海員。圖片來源:Wikipedia(CC0)。
古法製筏 追一段失落海洋史
近日,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正啟動一項為期兩年的實驗考古計畫,便是為了證明3萬年前,有一批人從台灣搭乘草船跨海航向琉球群島,成為後來部分日本人祖先,此合理卻難以驗證之假說。7月已航行完成與那國島至西表島路線(相距75公里),8月初赴台東杉原刺桐部落進行竹筏試航,下一步將於明年重現從台灣渡黑潮到與那國島的航行。
而22日甫於台灣啟航的「黑潮101漂流計畫」,蘇達貞也是團隊成員之一,負責操作戒護船與漂流平台之間的獨木舟。同時,他亦投入準備「南風再起」計畫,使用3萬年前相仿材料、工法打造竹筏,預計明年5月行動。
「2月開始慢慢做,包括石斧砍竹子、月桃繩索綁結構、製作樹皮帽子衣服等等。」遙想海上數以千計的小船穿梭往返島嶼間,南島人跳島為家,蘇貞達身體力行,企圖重現真實,確認這段失落的航海歷史是否可行,以提供更多樣的海洋文史視野。
蘇達貞預計使用3萬年前相仿材料、工法打造一艘竹筏,重現南島民族橫渡海洋的工具。圖為示意圖。攝影:Formosa Wandering(CC BY-NC 2.0)
從生物學拆解海怪歷史 解讀人對海洋的恐懼
而不只是台灣,在知識、資訊被特定階級視作特權掌握的年代,人類對廣闊大海的恐懼,傳播生成傳說、謠言、書寫、海圖裡種種建構海怪符碼的呈現。題目名稱「深海恐怖大海怪的虛構歷史與生物學解讀」,長時間觀察妖怪文化的顏聖紘從科學角度分類其演變,且鋪陳精彩有趣的歷史文化藝術等多元脈絡。
他表示,海怪(Monster)源於自然萬物,歐洲中古世紀尤其興盛,區域分布自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至英倫三島間海域,地理位置密切貼合文化背景。當時知識系統封閉,又主要掌握在教會手裡,不管是真有其物或海外見聞以訛傳訛,人們對文明並不了解。「真假難辨特別吸引人,繪聲繪影具象化嚇自已。」經由圖文記錄,此獨特的妖怪文化得以流傳至今。
至於海怪的特徵,「所知有限時,怪物的形象就只能來自有限物種的變形,或人與動物之間的互相轉換。」而如何創造怪物奇幻駭人的形貌?自然事物接收、再予以轉化:譬如放大、縮小、擬人、加裝肢體、頭尾顛倒、重複或去除身體的一部分、混血、環境錯置、誇大能力、捏造神秘的起源等變化,「海怪的形象與種類,反映當代特定文明和社會對自然界的觀察及描繪,也是人類表達自然的能力,僅能以已知去描述。」他補充,像文藝復興後繪畫技巧進步,始能對物種精確記錄,怪物世界便逐漸除魅。
顏聖紘再以海僧(Sea Monk)為例,說明海怪形象可數度變異,仍使人著迷。海僧,一種據說1546年被發現於丹麥西蘭島東海岸的海洋生物,在瑞士自然科學家康拉德.葛斯納(Konrad Gesner)於1551~1558年間所著《動物史》(Histonia Animalium)中,被當成「魚」。教宗保羅四世指該書充滿禁忌,將之列為禁書;到了1850年代早期,丹麥動物學者喬珀托斯.史汀史翠普(Japetus Steentrup)認為海僧即巨型烏賊;直至近代2005年,Charles G. M. Paxton and R. Holland則稱之應該是扁鯊,另不乏海象、海豹等猜想。
科學時代來臨,海怪文化消褪,或許伴隨奇幻電影的復甦,異想尚有悠游棲息之處。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分享海怪真假解讀。攝影:林倩如。
《Carta Marina》(拉丁文「海洋地圖」或「海圖」)世界第一幅繪有北歐五國的彩色地圖,由瑞典神學家奧勞斯・馬格努斯(Olaus Magnus)完成於1527~39年間,呈現出充滿海怪出沒的海域。圖片來源:wikipedia。
16世紀被發現於丹麥海岸的海僧(Sea Monk)。圖片來源:wikiped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