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117899
無動力漂流直到國界盡頭 「黑潮101」計畫揭洋流之謎
文字大小
400 1 Share1
本報2016年8月23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昨(22日)啟航的黑潮101漂流計畫,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辦、廖鴻基擔任計畫主持人,漂流在這一股臨近台灣且持續永恆的最大天然力上,那呼喚一直在,如今終於得以出發親覓,將會得到什麼樣的互動?
22日甫於富岡漁港組裝完成漂浮平台,準備出航、漂流。 攝影:陳冠任。圖片來源:黑潮101漂流計畫。
101代表浮具:99顆玻璃浮球、一具無動力平台、一艘戒護船
回溯「漂」的起源,20年前、1996年廖鴻基出版第一本書《討海人》,書中即描寫過海難漂流故事;1998年第三本書《漂流監獄》,更直接把漂流兩字化為書名;2009年第十五本書《飛魚百合》亦一再出現漂流情境。文學創作的取材,廖鴻基說,我不走想像路線,寫的都是實際、發生過的海上經驗。
書寫成果豐碩之餘,總不乏被追問,接下來要做什麼?有次他隨口回答,接著用漂的好了,而「喜歡弄假成真,一直想望著黑潮,便化成具體方案。」同樣在20年前,1996年組成尋鯨小組並於花蓮海域從事鯨豚生態觀察,1997年參與賞鯨船規劃,擔任海洋生態解說員,1998年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擔任創會董事長,長年致力推動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一直在做海洋的事,對執行很有經驗,但真的去落實漂的概念,仍需要恆心、毅力,一群人一起努力,才不會只是空想。」
作為探索海洋身世的階段總結,半年前正式啟動計畫,預計以一艘無動力平台,一艘戒護補給船,與99顆玻璃浮球,自台灣尾順著黑潮漂流到台灣頭,計畫成果將出版一部文學作品、一部紀錄片,許多照片和關於黑潮漂流的數據資料。透過最原初的感受性體驗,近切閱讀、記錄影響台灣最大的天然力,也是深刻影響地球的主環流──黑潮。
專案執行王義智補充,99顆玻璃浮球加上一艘無動力平台、一艘戒護補給船,構成101個浮具之意。黑潮原已有籌備團隊,前階段募款為主,自己是到6月中再加入協助統籌作業。
漂流在這一股臨近台灣且持續永恆的最大天然力──黑潮上,將會得到什麼樣的互動?圖片來源:黑潮101漂流計畫。
屏除現代航海技術 完全漂流感受黑潮
計畫中的關鍵角色──無動力漂流平台,固定搭乘漂流體驗者一名,該平台由36顆浮動碼頭可拆解方磚(50公分)組成3公尺×3公尺大小的四方體,下方加裝竹子支架作為整體支撐之用,避免遇浪扭力太大造成安全上的疑慮。戒護船載運漂流團隊及所有漂流浮具至台灣段黑潮起點大武外海,置放漂流平台與玻璃浮球,開始隨黑潮漂流,預計在台灣段北端、宜蘭外海與日本與那國島間回收平台。
廖鴻基表示,台灣對黑潮的研究、了解很少,甚至可以說完全不知道,所以現實上會怎麼漂、漂到哪裡?無法準確評估天數、位置,只能說漂到國界處為止;一路觀察,藉先進儀器記錄航跡,取得種種科學資料,並非原始冒險。
出海一趟,嚴謹規劃,執行計畫的漂流團隊裡,除了戒護船兩位船長、一位船員,另外13位夥伴,則包括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紀錄片拍攝團隊(黑糖媒體創意)、師大生命科學系等成員。
「參與者須具備一定的海上生活能力,海泳、海洋環境認識、船員生活認知等等。」他說明,大半年來陸續加強培訓。王義智亦表示,多數成員海上活動經驗豐富,不過親海性又是另一回事,涵括生命經驗的深厚。這個夢幻、浪漫的計畫,沒有人做過,自然有其困難度,這兩三個月以來尤其著重海上訓練、求生等項目。恐懼是對的,教導成員應用方法處理危機,「必須親身體驗,或許尖叫連連,湧生出的不是勇氣,反而是平靜,知道如何與自然共處。」跨過門檻、繼續擁抱大海。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為確認平台的穩固性、承受度,6月30日進行載重耐浪測試,拉到海上漂流三天,「拖出去那一刻,大家像已經在漂流般興奮,直到拉回來那一刻才感到安心,檢查結構沒有問題。」平台的大小其實也經過兩派激烈討論,有人認為越大越強固,有人認為越小越貼近海面穩定性較高,「後來考慮到移動條件,決定現在的尺寸。」平台上除佈置簡易遮陽棚,還裝設GPS衛星定位系統、信標(Tag)發送軌跡資訊和自動識別系統(AIS)以確保航道安全。
平台下錨在海上三天後完成耐浪測試。圖片來源:廖鴻基臉書。
平台載重測試這三天,共有四組夥伴輪流划船登上平台,體驗漂流。圖片來源:廖鴻基臉書。
溯源南島語族文明遷徙的路徑
黑潮101漂流計畫另一個重點──玻璃浮球,乃全世界通用的浮具,為漁業文化中極重要的一環,在塑膠材質出現之前,故特由文化特色切入。誠如廖鴻基所提醒,文化是讓我們回去的路;原本計畫裝上發報器分段放流,礙於設備昂貴,現隨平台一起漂流。且計畫不光是運用玻璃浮球重現傳統漁業文化,為了保護浮球免於碰撞開設編織營,請來老漁民溪伯分享浮球史及技藝教學,提及以前還會用中空的鐵桶或把梧桐木鑿空來製作浮具,交流過程的同時孕育出更多海洋種子。
至於生態調查方面,另將攜帶20個棋盤腳(水茄苳)果實,注入象鼻蟲(主要分佈於菲律賓群島)幼蟲,實驗若不屬能飛行的鳥類、亦非植物得靠漂流散播的動物、爬蟲類如何可能藉黑潮離島繁衍。
籌備期間,團隊亦與多位船長或海洋專業人士討教請益。王義智形容,「熱忱」是接觸所有人、夥伴相仿的特質;負責陸上監控的後勤任務,加入之初即知無法上船,然日後或不斷延續、擴大,永遠都有機會。她仍不免慨嘆,很羨慕日本氣象局針對黑潮早有流速、流向、表面溫度、鹽度等每日分析,得以佈設浮具、監測站的背後是強大國力的支撐,資料掌握不只可協助漁業行為、海洋研究,甚至牽涉國防軍機。
黑潮是南島語族北向遷徙的通道,有人提出一看似合理,卻難以證實的假說指出,在三萬多年前,有一批人從台灣航向琉球群島,成為後來部分日本人的祖先。為了驗證,近期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也正在進行此項航海計畫,希望能提供更多證據。
「台灣先邁出第一步,第二步朝跨國合作推進。」揭密黑潮之於人類文明發展的真相,廖鴻基如此說。而計畫開展行動後遭遇不少海權規範限制,到底這些法令是不是合理?現代社會還需不需要?他也呼籲待計畫結束,應進一步展開檢討。
老漁夫可謂台灣漁業史上的國寶,溪伯分享浮球史。圖片來源:黑潮101漂流計畫。
黑潮的老朋友──溪伯16歲就上船捕魚,一直到今年79歲了才正式退休,他的一生也是台灣漁業的一生。(左)廖鴻基手上的漁船模型正是溪伯的船。圖片來源:黑潮101漂流計畫。
日本的國立科學博物館,正在進行從台灣跨海航向琉球群島的草船計畫。圖片來源:国立科学博物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