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公民科學家】狂犬病爆發意外喚起關注 「路殺2.0」推系統化調查


http://e-info.org.tw/node/209010?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c47de40ba9-EPAPER201711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c47de40ba9-84956681

【公民科學家】狂犬病爆發意外喚起關注 「路殺2.0」推系統化調查


建立於 2017/12/14
作者:林德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編按:本文接續上篇,介紹公民科學計畫「臺灣野生動物路死觀察網」與為此計畫創建的臉書社團「路殺社」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
臉書社群平台的開放、便利、與人連結與即時回應的功能與特性,為路殺社開啟一扇大門,得以找到為數不多、對此議題有興趣的「社會邊緣人」成為基本社員,在成立的第一週即迅速超過250人,一年後來到800人,且其中有271人上傳回報了2078筆記錄,這著實讓人看到了希望。
但這似乎也是以生態保育、關心野生動物為號召所能達到的極限,此後社員成長的速度變的很緩慢,回報的資料量也不出色,在2013年7月、開站將滿2年時,社員緩慢累計達2300位,其中546人回報253種物種、共6630筆記錄。雖然這比起先前推行路殺調查志工的失敗經驗已好上許多,但仍不盡讓人滿意,獲得的資料不足以科學分析和做為改善之依據。讓人更擔心的是隨後在2013年7月17日爆發的鼬獾驗出狂犬病陽性反應的事情。

鼬獾狂犬病爆發的危機,引起大眾關注的轉機

早在路殺社在開始記錄路上死亡動物事件的不久,即發現每到10月就會有不尋常的鼬獾大量死亡事件,且地點遍及全台,為此開始一連串的可能死因討論,推測中包含可能是中毒或致死率高的犬瘟熱造成。為了解答此一疑問,路殺社尋求同在特生中心工作野生動物急救站的獸醫師協助,並因而開始了撿拾採集標本送驗的工作。只萬萬沒想到的是,最後檢驗出的結果,竟然是人畜共通、一旦發病致死率達100%的狂犬病。狂犬病疫情在台灣意外再次被發現,不只造成了國人一度的恐慌,因對疫情的不了解,接觸而感染及撿拾採集的安全無法確定下,持續的公民科學記錄與撿拾採集,具有極高之感染風險。基於所有參與者的人身安全是第一也是唯一考量下,路殺社不得不暫時中止一切的記錄與標本撿拾採集活動。也令人擔心,路殺社好不容易才尋得的公民科學家團隊會否因此再次沉寂呢?
雖然路殺社以安全為考量,暫時停止了公民科學活動,但我們很清楚在那兵荒馬亂、所有人搞不清楚狀況的當下,路殺社能做的一件事,就是整理過往蒐集的所有鼬獾路死時空點位資料及採集的所有標本,公諸於大眾並提供防疫單位分析和檢驗。而危機真的就是轉機。因為狂犬病此一重大事件,不但沒有讓路殺社關門大吉,反而讓原本對野生動物不甚關心的許多國人,開始注意到路殺社,並意識到和我們共同生存在台灣的野生動物的重要性,特別是其所孕含的「死亡警訊」。
在此之後,路殺社從原本的關懷動物車禍和交通安全事件訴求,跨及到與每個人都習習相關的疾病健康事件,並成為國內狂犬病疫情監控的重要一環。因此,路殺社的成員組成第一次突破了同溫層,社員人數在2014年7月大量成長為6000人,獲得的資料量也成長到15000筆,上傳的資料也不再局限於長期關懷生態的人會特別著重、關注的保育類或珍稀動物,而是與台灣野生動物分布狀態較相符合、跨及各類群與物種的路殺事件。
此後,路殺社更與動植物防檢疫局、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及藥物毒物試驗研究所等多方合作,以路殺社所建立之龐大「撿屍集團」,推動公民參與農地用藥毒害調查計畫,協助採集以猛禽為主、疑似中毒死亡的鳥類屍體,採樣後送驗毒物反應, 找出被濫用且造成重大危害的農藥和環境用藥,讓權責單位得以有所科學依據做出正確且符合實況的有用政策。因為這兩項重大應用,讓路殺社在成立6年後的2017年7月,成為1萬4千人的大型社團,並擁有傲人的3320位資料貢獻者及超過550種6萬筆的高品質的完整資料。

20121012及20121022路殺社有關鼬獾死因討論串截圖
2012/10/12及2012/10/22路殺社有關鼬獾死因討論串截圖。圖片來源:林德恩。

公民科學再進化,路殺也能系統化調查

為了降低參與門檻並提高民眾參與意願及調查範圍的廣度,路殺社第一階段並未有嚴格規範調查路線與頻度,而是由參與者隨興回報資料,這樣的調查方式雖然因門檻低而成功突破困境、並獲得很好的成果,卻也因為努力量(指調查方法與投入調查的資源,如人力、時間等)的不同,蒐集而來的資料難以進行完整的統計分析,不易找出真正的路殺熱點、評估物種的路殺嚴重性及變化,更難以據此估算究竟台灣每年有多少動物因為車禍、疾病或中毒死亡,當然也就無從得知動物面臨那些生存困境、該如何幫起,也難以知悉是否有對我們造成威脅。
為改善資料先天上的嚴重缺陷,路殺社下一階段的重要工作,即是推動路殺公民科學家2.0計畫。先以方格法的方式將台灣畫分成1440個5×5公里的方格,再以影響路殺的主要因子:道路密度、道路型態(上述兩項因子會影響交通流量)及生態氣候分區(影響動物的分布及族群量)做為路殺調查樣區選取依據,以分層逢機取樣的方式選取420個具有代表性的樣區方格,再廣邀當地民眾、主動尋求在地居民、學校師生或相關保育團體認養樣區,於每年的1、4、7及10月中任選一天各進行一次相同路線、相同努力量的「系統化路殺同步調查」,藉此獲得完整且可統計分析的結構化科學資料。

路殺系統化調查的420個樣區方格
路殺系統化調查的420個樣區方格。圖片擷取自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
2.0計畫取得的資料將用於估算每年路殺總量的變化、找出真正路殺熱點,並藉由群眾參與調查的過程,培養當地參與者成為未來路殺改善設施現場意見提供、施作後設施的基本維護與改善成效之監控主力。換句話說,路殺社下一階段的願景,就是讓蒐集來的資料可以實際被應用於減緩國內的路殺,讓國內的道路逐步成為生態友善道路,對駕駛人、也對所有生存於台灣的生物友善。我們相信此願景已相去不遠,因為繼國道高速公路之後,公路總局、國家公園、林務局、金門縣政府及新北市政府等單位,都已相繼尋求路殺社的協助,正一同朝向此目標邁進。

將貓狗也納入調查對象,同步監測流浪動物問題

再者,國內犬貓零安樂政策在2017年正式上路後,因各地公私立收容所不足、民眾領養流浪犬貓意願低落,再加上寵物登記及繁殖管理不佳等多重因素影響,可預期未來幾年在外遊蕩犬貓數量將急劇上升。在現今台灣每平方公里道路密度與交通流量越來越高的情形下,若不加以改善或預防,可預見其所導致的交通事故也將會逐年攀高。而更讓人憂心的是國內鼬獾型狂犬病疫情已不可能完全消滅,這些廣佈全台低海拔山區的鼬獾,一旦與未來數量即將大增的遊蕩犬貓接觸,將大幅提升重大傳染病的互相感染風險,狂犬病病毒會否再次突變並感染至貓狗身上而導致疫情再次大爆發?這是不得不加以重視、嚴加預防的議題。
因此自2017年7月起,路殺社將犬貓路殺事件也納入記錄範圍,並推動參與者在路死動物系統化調查時,同時記錄發現之遊蕩犬貓數量,用以估算遊蕩犬貓的相對數量與分佈,希望可以做為未來狂犬病防疫、交通安全改善及管理政策制定的依據,預防各種人犬與野生動物及畜牧農業之衝突。
(系列完結)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環境資訊中心吧!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