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209167?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0c595a773f-EPAPER20171217&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0c595a773f-84956681
【2017回顧】縣市垃圾大戰如何平息 從源頭減廢誰來做
整理:賴品瑀
2018年元旦兩項攸關民生廢棄物的新制就將上路,分別是擴大限用購物塑膠袋、與美妝品禁用塑膠柔珠。減少塑膠的濫用,不但有利環境,也可望減少垃圾量。不過,從2016年延燒到2017年的縣市垃圾大戰要如何消彌再次發生的可能,面對全台焚化爐將要陸續除役或進入更新工程的未來,廢管機制還有得努力。
2016年底立法院完成廢清法修法,明確定義了廢棄物與資源的差別,以面對爐渣等事業廢棄物、焚化爐底渣再利用不順而到處非法棄置的亂象。同時授權環保署調度全台焚化爐,以解決垃圾大戰問題,在2017年環保署則陸續交出相關子法。
過去焚化爐底渣由於去化不順利,而發生處理業者非法棄置的亂象,讓底渣淪為不受歡迎的角色。高雄市府一度向其他縣市提出,以運回底渣作為代燒垃圾的代價,不料,如雲林、台東的農業縣市,領回了底渣卻無力自行再利用,堆置反而又成問題。環保署一度打算出面訂出代燒運回底渣的比列,不料調度辦法草案7月出爐,第一次公聽會就遭到各縣市環保局激烈反對,因此環署只好收回檢討,10月重新公告,就已經改由申請調度機關及被調度機關自行協商。
而底渣的再利用,則將往公共工程去,環保署與公共工程會 跨部會合作,目標是「敢用、會用、一定要用」 ,工程會為此修訂了施工綱要規範及使用手冊 ,讓工程單位有所依循,過去「誰知道他在裡面摻了什麼」對品質與處理業者不信任的疑慮,也將改為地方環保機關出面驗證,並統一調度供料,來確保品質。例如台南等部分縣市更打算在焚化爐周邊興建處理設施,親自把關底渣再生粒料的生產與去化過程。
焚化爐調度辦法提出,需要環署調度垃圾處理的縣市,需先提出清理計畫,也就是說,若是無或未營運垃圾焚化廠的縣市,卻沒有做好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環署可以不幫他們調度。相應的是,環保署推出「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 這將是個六年計畫,中央地方合計將投入153億。
而要談減量,就不能忽視環團一再提醒,目前送進焚化爐的家庭垃圾中有四成屬廚餘這個事實,這次的「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 提出將大幅改善堆肥技術,包括了分散式的脫水與高效堆肥設施、與集中式厭氧消化等。北中南也將設立三座厭氧消化設施,用來處理生廚餘、農林資材、禽畜糞尿、水肥等有機廢棄物。目前台中市府已經率先破土開工了。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