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工程擾動地貌單一化 潮間帶僅大眼蟹獨占鰲頭


http://e-info.org.tw/node/209272?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d42a589a26-EPAPER20171217&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d42a589a26-84956681

工程擾動地貌單一化 潮間帶僅大眼蟹獨占鰲頭


建立於 2017/12/29
本報2017年12月2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雖然具有豐富的蟹類多樣性,但由於河口、沿海工程多,原本有沙、有泥,小石子多樣的地貌,經工程擾動後,幾乎只剩下細泥沙,地景單一化的結果,使得螃蟹種類也減少。螃蟹研究專家王嘉祥指出,這幾年西部沿岸、淡水河口,萬歲大眼蟹族群逐漸龐大,這種現象可能與環境呈細泥沙的單一化有關。
王嘉祥30多年來持續研究螃蟹,他說,不同螃蟹有其喜愛的棲息環境,有的適合以礁石為家,有些喜歡細沙,有些喜歡爛泥巴,各有其生態位置;但地景單純化之後,就只適合少數蟹種棲息。

研究螃蟹30多年不輟的王嘉祥,自台博館退休後,仍跟著年輕學者野外調查。攝影:廖靜蕙
他舉淡水河口為例,挖仔尾周邊因工程施作中,不斷擾動底泥,細沙泥隨水流向四面八方,最後成為細泥沙的環境,而這種環境較適合萬歲大眼蟹棲息。臺灣的西海岸、淡水河口、金門海岸環境都改變了,令人擔心。

不僅秋蟹肥美  東部也曾有春蟹

提到螃蟹,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好吃!不過並非每種螃蟹都能吃。那麼台灣社會常吃的螃蟹又是何方神聖?王嘉祥一一解答。
一般俗稱的毛蟹,是早期台灣社會最常用於飲食的蟹種,閩南語也以毛蟹來通稱螃蟹。每年秋天,是吃毛蟹最佳時期,現在台灣社會常吃的「大閘蟹」,是原生於中國的「中華絨螯蟹」,台灣原生的毛蟹,在西部為「日本絨螯蟹」,秋天時從溪流到河口交配,母蟹再到海裡抱卵,卵孵化成大眼幼蟲又回到溪流成長。
台灣東部還有一種俗稱青毛蟹的特有種毛蟹:「台灣扁絨螯蟹」,則在春季開始啟動生殖洄游,六月中旬結束。王嘉祥還說,以前東部的路邊就可看到賣青毛蟹,但這幾年已看不到了。
料理中的「紅蟳米糕」好吃又營養,只是紅蟳並不是一種螃蟹名稱,也不是指螃蟹有沒有煮熟變色;而是指卵巢充滿卵粒的青蟳,因此紅蟳清一色指母蟳,公蟳則完全從名單上淘汰。而公青蟳又可稱為菜蟳
現在所吃的螃蟹,大多為養殖,族群量一時之間吃不垮,但棲地破壞影響台灣螃蟹的多樣性更為顯著。

蟹的不同生存面貌

對於不同蟹種,王嘉祥如數家珍,以下提供幾個大分類,幫助讀者一窺螃蟹多樣性的概廓。
螃蟹屬於十足動物,起源於海洋,之後發展不同本領,分布區域遍及溪流、陸地。有些生於海洋,再也離不開,終生棲息與海洋,人類稱牠們為海洋性螃蟹。海面200公尺以下定義為深海,深海螃蟹種類也不少,但研究困難。螃蟹屬於底棲型生物,要見到牠們,通常都因底拖網撈上來。
臺灣已知最大的螃蟹是在釣魚臺附近發現的「甘氏巨螯蟹」(Macrocheira kaempferi);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典藏了最大一隻標本,螯張開達3公尺以上。但因過度捕撈,因此數量逐漸減少,也來不及長大、體型不比過去。
亞潮帶到潮間帶是螃蟹分布最多之處,臺灣海岸地形、地貌及基質的多樣化,提供了螃蟹多樣性的棲地。除了深海、亞潮帶、潮間帶外,在臺灣還有著終生生活在淡水環境的40多種淡水螃蟹(溪蟹),全都為臺灣的特有種。
溪蟹媽媽的抱卵數量很少,大約一百顆或更少,但只要一孵出來就是小螃蟹;小螃蟹在母蟹的保護下,在殼變硬後,才離開母蟹 。此外,在臺灣,還有棲息在海岸林、海岸灌叢等環境中的螃蟹,被通稱為陸蟹。

台灣有40多種淡水蟹類,都屬於特有種。圖為馬卡道澤蟹。攝影:廖靜蕙
陸蟹只在繁殖時與海洋產生關係。母蟹為了繁殖,必須千辛萬苦地回到海洋釋放幼蟲。陸蟹媽媽以數以萬計的蟹海戰術博取勝利,只要有幾隻幼蟲長大並返回陸地生活,就算成功。

陸蟹生存威脅未減 保育重要課題

近年來因道路切割、飯店開發,影響陸蟹棲地,而使得台灣社會關注陸蟹命運。嚴格來說,陸蟹終生生活在陸地上,只有母蟹在繁殖季時,必須趕到海邊釋放幼蟲。在海裡存活的幼蟲,大約在三周後,會逐漸回到陸地生活。
幼蟲只所以須回到海裡,是因身體無法調解淡水的滲透壓;海裡的滲透壓則與幼蟲體液接近,又有豐富的浮游生物,海水的溫度又穩定,讓幼蟲有如回到母親的懷抱,是適合生命早期的生存環境。
至於幼蟹如何回到陸地,至今仍是個謎。每年8到10月,月圓時期,母蟹會集體降海釋幼,但三周後幼蟹返回陸地,卻毫無動靜、未見集體行動。澳洲聖誕島,陸蟹幼蟲會沿著河岸兩邊返回棲地的現象,場面壯觀。王嘉祥說,幼蟲存活率並不高,早期台灣陸蟹數量多時,都看不到集體返回的行動,現在數量驟減,更是難得一見。
台灣的陸蟹多以枯葉、動物屍體為主食,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降海釋放的幼蟲,更是海洋生物重要的蛋白質、食物鏈重要的一環,研究人員曾觀察到,一些魚類都知道何時會有陸蟹幼蟲入海,早就等在一邊。另外,也有海鰻等著吃到岸邊釋幼的母蟹。
近幾年來,墾丁國家公園會於母蟹降海釋幼的幾天,限縮道路進行交管,不過躲過路殺的陸蟹,諸如奧氏後相手蟹,卻又面臨入侵種「黃狂蟻」威脅。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已委請專家研擬對策,希望能儘速提出方法,否則臺灣陸蟹的命運十分不樂觀。保護陸蟹、增加族群數,儼然台灣螃蟹研究的重要功課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環境資訊中心吧!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畢竟是人的社會,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與貓先生、龜小姐,微曦中閱讀,斗室中寫作。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