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販賣懷疑的人》播下懷疑的種子:酸雨


http://e-info.org.tw/node/201400?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bac00d29b4-16100810_7_2016&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bac00d29b4-84956681

《販賣懷疑的人》播下懷疑的種子:酸雨


建立於 2016/11/26
作者:娜歐蜜.歐蕾斯柯斯(Naomi Oreskes)、 艾瑞克.康威(Erik M. Conway)

德國德雷斯登街頭的砂岩雕像,因為酸雨作用,雕像風化嚴重。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0。

曾在尼克森政府擔任環保署長、禁用DDT的威廉.洛克豪斯,在多數人眼中認為他是個誠實的中間人,他在1984年8月上了美國廣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 ABC)的新聞節目,說明政府的立場。當時,保守派評論家喬治.威爾(George Will)向他提問:「目前的證據不是顯示有酸雨嗎?」而洛克豪斯的回答是「這個嘛,沒這回事……我們不知道是什麼所造成。」
「我們不知道是什麼所造成」成了雷根政府的官方立場,雖然21年來的科學研究早就指向相反的結論。
早在科學家證明了菸草的危害後,菸業也是用著「我們不知道」當作護身符,躲避管制躲了很長的時間。然而,似乎沒有人注意到這種相似性,這種充滿疑問的說法得到媒體注意,報導也愈來愈偏向認為酸雨是仍有疑議的問題。
我們就發現,《財星》有一篇文章堅稱「關於酸雨影響的標準科學觀點,有可能根本就是誤解。」(至少這還算承認了有標準的科學觀點。)該文作者威廉.布朗(William Brown)隸屬於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他和弗雷德.辛格的說法相似,認為「為了大幅減少二氧化硫,可能得花上等同現值一千億美元的成本」。而有鑑於成本如此巨大,「我們應該會想要更確定,酸雨究竟是否是對本國環境的一大威脅」。所有相關的科學研究團隊都已經有了結論,認為酸雨是個重大威脅,但這項事實就是遭到忽視。
萊肯斯在《環境科學與科技》(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曾發表一篇〈酸雨研究的模糊仗〉,試圖導正視聽。然而,這是個我們已愈來愈熟悉的模式:科學的事實總發表在一般人很少看到的地方,但那些不科學的說法(像是酸雨不是問題、還可能得花上幾千億美元才能處理)卻總是發表在大量發行的媒體上。這個競爭場子並不公平。
而且,會誤解科學、誤判情況的絕不只有《財星》而已。像是《商業周刊》也抨擊環保署,說他們要對酸雨採取行動(其實也就是做他們該做的工作),根本是個「滋事分子」。《消費者研究雜誌》(Consumers’ Research Magazine,它的名字像期刊,但立場卻一直偏向業界)也曾大聲質疑:「酸雨:究竟威脅有多大?」到了1986年,威廉.布朗又把他在《財星》的文章重新編寫成:「對酸雨的歇斯底里症」。幾個月後,《財星》再次重申他的觀點,說「在酸雨議題中,我們仍有許多需要學習,因此暫緩有其道理」。《未來學家》(Futurist)也來參上一腳,堅稱:「對酸雨的判決,陪審團尚未達成一致意見。」
有人就說,有衝突才有新聞價值;而這時出現了一位孓然一身的科學家,帶著右翼的姿態,大談酸雨可能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記者很快就爭相報導他的言論。愛德華.克魯格(Edward Krug)是康乃狄克農業研究站(Connecticut Agricultural Research Station)的土壤科學家,他認為在東北部森林的土壤酸化有一大部分是因為自然因素,或是土地使用的改變。克魯格說自己提出了「新的觀點」,但這根本一點都不新;前人早已考量過自然酸化的可能,而且發現這個理由不足以解釋觀察到的現象。然而,克魯格的說法仍然登上胡佛研究所的《政策評論》(Policy Review)期刊,而《論理》(Reason)雜誌也接受這套說法,堅稱新證據表明「酸雨不算個問題。」他甚至還上了當紅新聞節目「六十分鐘」,聲稱國家酸性降水評估計劃已經證明酸雨根本不是嚴重的問題,但其他所有和國家酸性降水評估計劃有關的人都不會同意這種論點。
隨著1990年代網際網路開始發展,許多網站引用克魯格的說法,認為他已經證明酸雨並不是環保人士所講的嚴重危機。許多這類網站至今仍然存在。像是其中一個網站就為克魯格感到不平,認為從1980到1993年間,主流媒體只引用克魯格的說法九次,卻引用萊肯斯的說法高達39次。(但有鑑於兩人在科學界的相對地位以及對酸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這個數字其實正顯示出主流媒體根本已經偏袒克魯格了。)平面媒體也不落人後,《財星》在1990年代仍然繼續聲稱酸雨只是「相對不重要的問題,要花上納稅人幾十億美元,根本是荒謬」。弗雷德.辛格也引用自己在1983年尼倫伯格負責的報告裡寫的部分,在卡托研究所的期刊《管制》(Regulation)聲稱,就是因為沒有貿然對酸雨採取行動,已省下每年50到100億美元。
很多人都困惑了,以為酸雨議題真的懸而未決,也以為科學家尚未達成共識。有一群國家酸性降水評估計劃的科學家於1990年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希爾頓黑德島(Hilton Head)聚會,當時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的報導就說:「科學界有個普遍的共識,認為酸雨是……一個複雜的議題。」然而,雖然我們覺得很羞愧,還是得承認就連本書作者之一(娜歐密.歐蕾斯柯斯)都曾在1990年代初、達特茅斯學院的地科入門課程引用過克魯格的論點,來解釋關於酸雨「爭論」的「雙方」論點。
與此同時,雷根政府雖然已用尼倫伯格達成部分目的,但可能還有些遺憾,於是又委託進行了另一項報告。這次領頭的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地球化學家勞倫斯.庫普(Laurence Kulp),以保守的宗教觀點聞名;因為他致力於調和地質證據與基督教信仰,還讓哥倫比亞大學的同事給他起了個「神學化學家」的稱號。庫普的報告結論認為酸雨威脅並沒有許多人想像的大,但正如《紐約時報》所言,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這個結論「不準確,會造成誤導」。就和1984年尼倫伯格報告所出現的問題一樣,《時代》雜誌報導有幾位科學家「認為執行摘要被動了手腳……可能是因為相信政策制定者和記者只會讀執行摘要,而不會去讀報告本身。」
一直要到六年後改朝換代,新政府才終於通過立法、控制酸性污染物的排放。1990年,在老布希執政期間,〈空氣清淨法〉增修條文建立起排放權交易制度,又稱為「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以控制酸雨。有了這個制度之後,從1990到2007年間,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四,而且電價(經過通膨調整後)還反而下降。2003年,美國環保署向國會報告,在過去十年間的整體空污防治成本約在80到90億美元之間,但帶來的效益預估是在1010到1190億美元之間,足足是成本的十倍有餘。辛格說這是「用幾十億美元的解決方案來處理一個100萬美元的問題」,顯然大錯特錯。
能源產業常指責環保人士是在散播恐慌,但真正散播恐慌的,反而是能源產業不斷嚷嚷經濟會遭到摧毀。保護環境並不會摧毀經濟,不會導致大規模失業,不會花到幾千億美元,甚至連電價都不會上漲。而科學一直就是對的。《新聞周刊》就引述世界資源研究所穆罕默德.阿什雷(Mohamed El-Ashry)的說法:「我們等著更多關於酸雨的研究,但最後才意識到,早在十年前就知道的一切都是正確的。」

《販賣懷疑的人》書封。圖片來源:左岸文化。

《販賣懷疑的人》

作者:Naomi Oreskes、Erik M. Conway
出版單位:左岸文化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ISBN:978-986-350-170

※ 本文轉載自 《販賣懷疑的人》,轉載請洽左岸文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