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地球日聊環保 中國零廢棄推手來台交流「垃圾話」


http://e-info.org.tw/node/211156?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701e0ec36e-EMAIL_CAMPAIGN_2018_04_17&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701e0ec36e-84956681

地球日聊環保 中國零廢棄推手來台交流「垃圾話」


發表日期 2018/04/22
本報2018年4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言月青報導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為「終結塑膠污染」,環境資訊協會邀請在中國長期深耕廢棄物主題的工作者來台參訪,並在地球日當天舉辦「中國綠色人物臉譜」論壇,從分別政策演進、焚燒廠監測、垃圾分類、回收物貿易等角度,分享他們在中國廢棄物議題的實踐經驗與分析。

中國綠色人物臉譜論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高英勛開場致詞。林姍樺攝。

考掘歷史  喚起更深更細緻的垃圾問題分析


「垃圾博士」毛達。林姍樺攝。

人稱「垃圾博士」的毛達,是環境史專家、「零廢棄聯盟」發起人,在演講中勾勒生活垃圾的輪廓與政策演變:從1979年至今,中國垃圾、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量快速成長,從2500萬到增加到超過2億噸,垃圾的處理漸漸成為壓力與難題。他也引用紀錄片導演王久良所述「垃圾圍城」一詞並非新聞,早在1986年,北京到處都有固體廢棄物堆放,四週有超過4000座十六平方米以上的掩埋場。
另一講者「農村垃圾分類基金發起人」陳立雯指出,2011年左右,北京有25%的廢棄物處於失控狀態,完全沒有進入到任何掩埋場或焚燒廠,任意進入農村土地與自然環境中,即使是合法的處理系統,在實際操作上還是充滿風險,掩埋場的灰渣直接被棄置在農田旁。
中國的廢棄物處理,因為人口及消費型態演變,處理能力遠跟不上製造速度,因此到處可見垃圾處置,加上垃圾的處理採混和投放、混合運輸、缺乏妥善分類,以掩埋和焚燒為主,因此產生嚴重的二次污染。
毛達認為,1986年由國家環境委員會提出的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應該是本末有別、平衡的發展,不應該過度強調末端處理,況且「無害化的概念,不等同於垃圾都有確實進入到無害的處理設施中。」作為一個「垃圾歷史學家」,他提醒面對垃圾處理的議題,應該有更深的視野,進行回溯與比較,否則當下火紅的論述,過幾年後可能很快變成笑話。

「反焚」延燒  開啟資訊公開意識


零廢棄聯盟秘書長田倩。林姍樺攝。

從大學起就開始參與環保議題的田倩,現為零廢棄聯盟秘書長,她從自身行動經驗跟聽眾分享對中國焚化政策與資訊公開的觀察。關於中國的垃圾焚燒政策,始於1988年坐落在深圳的第一座垃圾焚燒廠,直到2006年,中國已有超過60座焚燒廠。且中國的焚燒廠全部採BOT的民營模式。
據田倩指出,2006年北京六里屯焚燒廠的建設議題,開啟了社會大眾對焚燒廠的關注宣布緩建。全國各地群起「反焚」,焚燒廠預定地週邊高級住宅區的居民也展開抗爭行動,甚至甘冒被逮捕的風險上街抗議,焚燒廠開始被視為鄰避設施,更多關注垃圾整體議題的民間力量,以及系統而全面性的討論被催生。由於接二連三的「反焚運動」,逼迫中國政府不得不面對垃圾分類的議題,這些抗爭者堪稱「推動中國廢棄物政策最核心底層的人。」
長期追蹤焚化爐的田倩一再強調訊息公開的重要性。有數據,才能掌握污染現況、進行舉報等行動,「我們不放過任何一個焚化廠超標焚化的狀況!」例如他們曾透過數據發現某座焚燒廠,三天內超標一千多次、甚至曾經噴出紅色濃煙,「他們說是管道生鏽的關係,但是我們私下請教歐洲的專家,紅色的煙有可能是因為焚燒含碘量較高的醫療廢棄物。」該廠後來以設備老舊為由停工。零廢棄聯盟的努力,確實加快了政府訊息公開的速度,促使政府從資訊完全不公開逐漸進步,零廢棄聯盟透過提供獨立的焚化報告,提供客觀真實的數據,也間接促成政府各種訊息平台逐漸開放,讓資訊取得更快速而便利。

垃圾分類共識未成  焚化廠監測待落實

追蹤北京垃圾處理體系近十年的陳立雯,認為目前環衛系統主導的混合收運、不分類、只重視末端處理造成後續問題,她認為目前垃圾分類在中國還未形成社會共識。「一方面,政府積極宣導垃圾分類,但老百姓卻眼睜睜看著一台垃圾車過來,收運人員又把所有垃圾全混在一起了!這是很受詬病的部分。」因為前端分類、運輸沒做好,連堆肥中都混雜著塑膠袋,
由於廚餘、資源回收物也直接入爐焚燒,衍生熱值偏低的問題。焚燒比例漸從2009的12%、2015的31%,預計在2020將到達54%,在可預見焚燒成為中國廢棄物處理主流的狀況下,混合焚燒帶來的飛灰、爐渣污染的問題終將無法解決。
焚燒過程中,世紀之毒戴奧辛始終是極大隱憂。田倩指出有些廠址甚至缺乏檢測能力,政府雖然規定2008年後新建的焚燒廠每年需監測戴奧辛含量,但卻極少落實。陳立雯則舉在河南焚燒廠週邊的家庭為例,一出生就腦部功能異常的孩子,讓全家處於愁雲慘霧、身陷耗時費力的環境訴訟過程,直到過了戴奧辛體內半衰期的八年後,才有勇氣與幸運,產下健康的第二胎。

農村垃圾分類基金發起人陳立雯。林姍樺攝。

香港視野  禁令衝擊垃圾貿易產業

來自香港、「綠惜地球」創辦人朱漢強則將中國2017年宣布不再進口24種回收品的政策[1],戲稱為一帖嗆辣的「廿四味」(廣東人常喝的青草茶)。估計該政策每個月減少7萬5000個、亦即減少每天2500個裝滿「洋垃圾」的貨櫃進口到中國,減少33%的廢紙進口、40%的塑膠進口,強烈衝擊全球回收市場。
中國早在2013年就提「綠籬」行動,要求提高回收物進口中國的規定,例如寶特瓶要破碎才能進口。朱漢強認為早在20年前,一向以自由貿易著稱的香港,就是歐美垃圾運輸到中國的重要轉運站,卻並未掌握政策趨勢、即時轉型,因而在最近這波「24味」的波瀾中幾乎翻船。面對中國的政策大轉彎,朱漢強預期,歐美在改進前段的回收物處理系統之前,將會有一段過渡時期,造成被丟棄的可回收物增加;而中國也有環保回收業者出走到東南亞設廠,另謀生路。

綠惜地球創辦人朱漢強。林姍樺攝。
四位中國廢棄物專家,為台灣聽眾打開廢棄物議題關懷的視野,在最後的綜合座談中,主持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連結回台灣現況,指出環保署在2003年確立垃圾零廢棄政策方向後,民間對廢棄物議題的討論與關注較以往相對稀少,台灣的環境工作者對廢棄物處理議題,是否也能持續深入細緻的追蹤與掌握,值得反思。

2018地球日「綠色人物臉譜」論壇,與會人士合影。林姍樺攝。
※ 註:2017年,中國通知世貿組織計畫停止進口24種可回收廢品,包括廢塑料、未經分撿的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環境資訊中心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