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德國能源轉型記者指南 一堂給媒體的自修課


http://e-info.org.tw/node/208801?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8fbd03bf8f-EPAPER201711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8fbd03bf8f-84956681

德國能源轉型記者指南 一堂給媒體的自修課


建立於 2017/12/04
作者:邱育慈(記者・德國 IJP Fellow)
因應氣候變化,德國被視為世界上能源轉型的領導者,各國記者都對它的政策相當感興趣。但不懂德文怎麼辦?柏林的能源專業媒體「清潔能源通訊社」(Clean Energy Wire,CLEW)和他們編的手冊「德國能源轉型記者指南」可以幫大忙。
2017年11月下旬,筆者隨著德國的國際記者交換計畫(IJP)參訪團抵達 CLEW位於柏林的辦公室時,每位記者都拿到一本小冊子,正是這本以淺白英語寫成的記者指南,從2015 年初版後,現已是更新的第四版。

本次共有三位台灣記者隨著 IJP 參訪 CLEW 柏林辦公室,圖為環境資訊電子報特約記者陳怡樺(左二)正在提問。右一為天下雜誌記者劉光瑩。攝影:邱育慈。
本次共有三位台灣記者隨著 IJP 參訪 CLEW 柏林辦公室,圖為環境資訊電子報特約記者陳怡樺(左二)正在提問。右一為天下雜誌記者劉光瑩。攝影:邱育慈。
CLEW的運作財源,是來自德國一個私人獨立的墨卡托基金會以及非政府組織歐洲氣候基金會。除了發行英文能源報導之外,另外也執行一個用德語向社會大眾提供氣候研究相關正確資訊的計畫。
負責接待的CLEW主編根特 (Sven Egenter) 是曾在路透社工作過12年的資深記者,對於記者同業在進行能源議題報導的需求寥若指掌:要口語,要簡潔,有數據佐證與比較等等,還不能為了嚴謹而把細節敘述得太枯燥以至於嚇走讀者。
「什麼是德國的能源轉型?我們用 416字就說完了! 」艾根特驕傲地說。

清潔能源通訊社 Clean Energy Wire (CLEW) 主編艾根特 (右)向 IJP 記者參訪團解釋德國的能源轉型政策(Energiewende)。攝影:邱育慈。
清潔能源通訊社 Clean Energy Wire(CLEW)主編艾根特 (右)向 IJP 記者參訪團解釋德國的能源轉型政策(Energiewende)。攝影:邱育慈。
他提醒,德國這個廢核與提倡再生能源的方向,不是突然冒出來的,最早可追溯到 1970年代初期,靠近德法邊界小鎮維爾(Wyhl),居民與環保人士聯合抗議核電廠興建,那是德國反核運動與綠黨誕生的因緣。他建議外國記者要先知道這些背景,才能更抓住德國能源轉型政策裡的思維。
他說,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廢核的能源轉型政策,已經讓德國社會裡的許多面向大大轉變。外國記者可以先從政策目標、關鍵數字、政策進程日期等面向切入,這些在記者指南中都清楚地列出。
該指南還提醒,記者可以多注意德國的汽車工業與運輸部門如何因應低碳社會到來。德國政府想在2020年讓至少100萬輛電動車奔馳在路上,但是目前消費市場反應並不熱絡,這目標是否能夠達成?值得觀察。

德國柏林 EUREF Campus 裡的電動車,以及電動車充電站。攝影:邱育慈。
德國柏林 EUREF Campus 裡的電動車,以及電動車充電站。攝影:邱育慈。

德國柏林 EUREF Campus 裡的電動車,以及電動車充電站。攝影:邱育慈。
德國柏林 EUREF Campus 裡的電動車,以及電動車充電站。攝影:邱育慈。
德國預計在2022年全面廢核,但是核電廠除役以及核廢料最終處置方式,尚缺定案。在CLEW負責媒體合作計畫的Carel Carlowitz Mohn說,「在著墨廢核議題時,可以鎖定三面向:1.核廢料要放那裡? 2.核電廠如何好好除役? 3.由誰來支付這兩件事?」
關於這些議題,指南裡說,在2016年,德國的核電廠與政府達成協議,必須負責自己電廠除役費用之外,還要額外支付236億歐元的的核廢料處置費用,不夠的部分(目前無法估算出將會有多少)則由納稅人買單。
再生能源是德國低碳未來最重要的元素。目前在德國,約1/3的電力消耗是來自再生能源。但若以能源供應來說,再生能源仍只佔12.6%左右。所以,在德國,再生能源還將大力發展,期望在2050年,全德八成電力供應可來自再生能源。
此外,這本指南還點出,能源轉型將會改變德國城市樣貌。在逐漸引進創新智慧科技、仰賴大數據資訊、鼓勵公民參與之後,在未來,建築方式、社會運作、就業市場、以及人們的每日生活都必定與從前大大不同 。而這些變化,都是理想的報導切入點,讓讀者感受到能源轉型與自己息息相關。

德國柏林 EUREF Campus ,業者介紹創新智慧電網。攝影:邱育慈。
德國柏林 EUREF Campus ,業者介紹創新智慧電網。攝影:邱育慈。
CLEW的成員大多為前資深記者或者媒體專業人士,他們還製作簡潔的事實清單與扎實嚴謹的背景資料庫,並協助記者同業和外國研究單位找到適合的採訪對象,例如官員和學者。
在這次參訪中,台灣記者也分享了國內能源轉型現況。台灣設定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目標,也參照德國經驗而修定了能源政策。雖然已經比過去更積極地發展再生能源,也預計要將核電廠逐年除役,但是能否真的依照計畫達標,質疑聲浪不斷 。艾根特說:「難怪!我們最近來收到一大堆來自台灣的詢問信!」
許多英文版的官方與民間網站,做為延伸參考資料,也可在指南中找到。艾根特說,儘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在能源轉型邁向低碳未來的路上,德國一定有很多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參考,歡迎外國記者或者研究單位多多利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環境資訊中心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