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208749?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bd0a15878c-EPAPER201711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bd0a15878c-84956681
科學人的新冒險:與田間生物共存 實踐在農田裡的科學計畫
本報2017年11月30日台北訊,曾以寧報導
即使是沒有水雉、石虎等保育類動物所在的地方,也要用友善土地的方式耕種。這幾乎是林芳儀夫婦踏入宜蘭、從科學家轉作農夫,所抱持著的最單純的理由。
從美國野生動物保育博士畢業,林芳儀卻形容自己是「意外在務農後找到自己的定位」,在2013年與先生相偕至宜蘭,從頭開始學習務農,希望能透過自身、結合在地力量,在看似普通生態卻意外豐富的農田區域,找尋與田間生物和平共處的可能性。
生態不應該是生產過程的他者
在沒有所謂「明星物種」、也不是一般人所認為具有豐富生態價值的農地,林芳儀夫婦仍然確信要運行將生態放入考慮的經營管理方式。
台灣共有68萬公頃農地,佔了全國土的將近20%,是高山、森林、保護區以外最重要的綠地。農地不僅與人類、糧食有關,也是其他生物的重要棲地。201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提出里山倡議,也強調農地生態保育,是現今至關重要的課題。然而,有研究指出,農業行為仍是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綠色革命後的今日,稻作的耕種技術門檻其實不高,林芳儀甚至笑稱田間管理只需要三通電話,就可以請人完成插秧、噴藥與收割這三個最重要的步驟。看似慶幸,但和她過往以為農人須「觀天、測地、知萬物」的印象相差甚遠。
林芳儀說明,農田裡的生物,是讓整個生態系更加健康的必要元素。如水蛭和瓢蟲都能調節農田中的害蟲族群,台灣蜆則有助於維持農田的水質。但過往仰賴田間生物完成的營養鹽循環等生態系功能,隨著農藥與肥料的使用,逐漸變成人為可操縱的因子,農夫與田間生物的關係變得薄弱,生態被視為與生產無直接相關,生物變成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他者」,甚至有人想方設法將動物「排除在外」。
要想找到環境友善的農田經營方式,林芳儀與先生請益已有經驗的農友夥伴,一步一步從育苗、插秧、補秧、除草等基礎學起。
「其實只要能提出有效的替代方案,改變這些既有作法並非不可能。」林芳儀分享,還是有機會讓生物重回農田——科學就是她正嘗試的一個方法。更準確地說,是運用科學作為溝通手段。
當科學成為概念與現實之間的橋樑,人們就能更明確地了解這些生物在農田裡的價值,以及人、作物與其他生物之間的關係,發生危害時也能更精確地對症下藥,取代以往通殺的作法,也因此更有機會和平共處。此外,也能將農夫們各自的觀察和經驗累積起來,成為可以廣泛應用的知識。
林芳儀首先將這個想法應用在對水田裡最常見的危害:福壽螺。因為不想使用化學藥劑或苦茶粕等對水田生態有負面影響的防治方法,林芳儀從觀察福壽螺行為、訪調其他農夫的觀察、研究福壽螺的習性與食性開始,嘗試設計能有效捕捉福壽螺的陷阱,成功開發出能在一周內移除田中半數福壽螺的陷阱。
由調查到的福壽螺習性設計出適合的捕捉陷阱 | |
調查到的福壽螺習性:
20-30°C時活動旺盛
集中分布於田埂邊
夜間活動
偏食米糠
|
對應出捕捉陷阱的設計:
適當的放陷阱時機
陷阱沿田梗放置
陷阱隔夜回收
以米糠為餌料
|
動員農夫找真相 田裡面的科學調查
「其實只要提出和他們有關、有興趣的事情,並且提出不會太麻煩的作法,農夫也可以參與科學調查,而且也願意改變對待其他生物的方式。」林芳儀對於能否號召更多人投入,抱持樂觀態度。
在福壽螺陷阱之後,林芳儀的團隊「農田裡的科學計畫」在去年開始了第二個題目:到底紅冠水雞會不會危害秧苗?
過往有些農民十分篤定紅冠水雞會有拔秧的行為,因而對紅冠水雞抱有負面觀感,一直以來也有不少報導指出紅冠水雞會危害農田。但林芳儀搜尋秧雞造成農業危害的紀錄,發現目前國際上雖然確實有危害紀錄,卻都沒有將實際的影響量化,甚至連秧雞行為的研究都相當缺乏,對秧雞危害的解方更無從找起。
於是,林芳儀在社群媒體上發起調查,號召各地農民回報田區是否有受紅冠水雞危害、受到危害的狀況又是如何。從當時收到的回覆中發現危害以東部與南部較為嚴重,但是要瞭解更詳細的實際情況,還是需要從觀察、記錄出發,掌握紅冠水雞的分布與行為。因此,林芳儀邀請宜蘭當地的農民一起參與「尋找.紅冠水雞」調查計畫,希望找出牠們拔秧苗的原因,以及可行的防治方法。
以宜蘭深溝村為據點的「農夫科學家」團隊,各自以簡單的表格和調查SOP,紀錄友善與慣行農田裡鳥類出現與活動的情況;也有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學生加入,透過將農田劃分為小方格、細數每格情況的方式,實際計算出農地上秧苗被拔的比例。
在經過一整個冬天的調查後,這群農夫科學家發現除了紅冠水雞外,白腹秧雞也是農田中的拔秧手,卻可能因其生性隱密,而鮮少有人發現。調查團隊也發現,秧苗受到危害的「災情」遠比大家想的還要輕微,調查的田區中有75%毫髮無傷,僅有3%的秧苗危害大於總面積的10%。此外,慣行農田的平均損害面積還比友善田嚴重,受害區甚至與鳥的分布區不一定完全相關——這些調查結果都推翻了原先的猜測與一般大眾的印象。
因此,除了緩解受到秧雞影響的農民的緊張,林芳儀也表示還有很多的問題尚待進一步釐清,更不是用直覺或猜測就可以解決。
林芳儀強調,農田中的所有經營管理,包含是否可以靠其他物種來防治福壽螺等,這些都需要經過驗證再投入應用,才能避免農夫的心血在試誤的過程中被浪費。
農田科學家的展望 開啟田間管理的新可能
比起學術界的科學家有發表論文的壓力,常放眼於大尺度、高前瞻的科學結果,林芳儀認為,現在自己在民間做「農田裡的科學家」,更能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專注於行為、分布、習性等基礎科學的累積;而比起政府單位必須有精準、能一體適用的施政方針,作為一個在地方進行科學計畫的團隊,能夠更貼近在地遇到的問題,小尺度地去測試可能的解決方案。林芳儀也強調,政府由上而下和民間由下而上的力量並非相互競爭、對抗,而是相輔相成地一同邁向永續農業的願景。
如果這樣的經驗能被複製,林芳儀認為透過各地的串聯,目前累積的資料或許可以與不同型態的農業互相參考,如稻田中福壽螺的行為可與筊白筍田的互相比較,並持續累積數據,有機會為更多農田找到合適的管理方式,甚至可以成為政府推行「綠色環境補貼」的參考,讓農民有動力也有技術,能採用更和平的方式,應對這些農田裡會出現的訪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