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118468
海底尋寶大揭密? 水下考古成文化資產新戰線
第二屆海洋史國際研習營・系列報導二
第二屆海洋史國際研習營・系列報導二
本報2016年9月23日台中訊,林倩如報導
※編按:台灣史、海洋史學者曹永和提出獨具一格的「台灣島」史觀。為了傳承曹院士提倡研究海洋史之風氣,第二屆海洋史國際研習營於上月18~20日假中興大學舉辦,邀請海洋史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多面向切入探討台灣的、世界的海洋文化。第一篇報導中,介紹了海洋民族起源及從生物學看海怪符碼,解讀人類對海洋恐懼等跨領域的史觀研究;第二篇則著眼於台灣仍十分陌生的「水下考古」領域。
研習營第二天邀請到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陳政宏,針對水下考古發表專題演講,身為科學人的他也長期著迷於文史研究,包括古船解謎、產業文資、水波力學等題材陸續展開探究。
台灣周邊海域存有豐富的水下文化資產,現行《文化資產保存法》慣以陸域文化資產維護為主,去年11月24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成為台灣第一部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專法。陳政宏認為,水下考古尤其是一個跨領域範疇,面對寬闊待拓的發展,自稱作為一個「中介者」,期盼「有意思的功能一起合作」,他從國外參訪、案例分析切入台灣脈絡,提供多層次的參照經驗。
丹麥維京船博物館 結合古船展示、造船文化的活化再利用
陳政宏先輕鬆地帶大家來到北歐一遊,從知名的電視卡通《北海小英雄》(Vicky The Viking)談起,1974年開播,以1千年前瑞典維京人為雛型,展開為了生活或探險出海冒險的故事,並以位於丹麥、距首都哥本哈根僅15分鐘車程的維京船博物館(Viking Ship Museum)為案例說明。
丹麥亦為8~11世紀維京人過去活動頻繁之處,羅斯基勒峽灣(Roskilde Fjord)底部的古都羅斯基勒(Roskilde)曾經出土一些維京海盜用的大小船舶,為保存歷史文物,便在鄰近峽灣的岸邊興建博物館,主館1969年正式對外開放,展示5艘拼裝還原的古船;1997年擴建,增加了博物館海區,過程中另有9艘維京時期和中世紀時期的船隻被發現,這14艘古船是為丹麥最具重要意義的船舶考古成果。
該館所保存的維京船相當完善,以一切可能的科技方法保護與復原挖掘出來、多為木製的維京船殘骸,除了發揮一般博物館展示與教育宣導功能外,最值得借鏡之處乃有關造船產業文化資產維護及活化再利用。在海區、海港,可以看到各種船隻的建造,包括考古工作的展示、盡量依照考證出來的古代工具和方法再予以重建的維京船等等,建造好的船隻則提供博物館公務或遊客參觀體驗使用,船隻老化時又依古法修船直到必須報廢,永續傳承在生活中巧妙互動。
他指出,比台灣幸運的是,當北歐國家考掘海洋史,往往在近岸海域、濱海陸地即可能挖到沈船、相關文物,內水的水不深、海流平靜,陸上資源方便;加上通常建設於岸邊、儲存維京人歷史文獻的教堂,軟硬體兼具,較易於發展水下考古。然即使先天條件良好,保有設計圖便可動工復原船,「該博物館是非常認真在做全方位的保存,除了設有研究部負責修復,透過日新月異的現代工具精密測繪掃描,研究材料科學等;還有從小培養民眾的海洋教育、出版專書,更特別的是,復原船還會進行實驗試航,整個系統包括人員都是測試內容,以便後續考證歷史記錄真偽及其演變詮釋,這是靜態文件無法得知的事情。」驗證古代航行方法及過程,確認歷史文獻的可行性,讓海洋史不只停留紙上,活過來、破浪與時空穿接對話,真正直面一個海洋國家的未來。
古法古具刨木削木。圖片來源:陳政宏。 | 復原維京船,在峽灣裡航行。圖片來源:陳政宏。 |
建造中的維京大船。圖片來源:陳政宏。
茫茫大海中的沉船打撈 專業技術和跨領域部門策動合作
他再以鐵達尼號,一個眾所皆知的沉船為例,敘述其如何透過跨部門協調合作達成水下考古任務。1912年首航擦撞冰山後沉沒,2012年逢百年熱潮,國家地理頻道推出系列紀錄片,雖仍有部分錯誤,模擬再現的片段已近完整呈現該過程,三D動畫模型所需資料均透過水下考古累積得來。
漫長歲月裡,所有人都想找到鐵達尼,1985年美國探險家羅伯.巴拉德(Bob Ballard)又是怎麼辦到的?1977年開始尋找鐵達尼號,而擁有多元背景的他,還是海洋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和關鍵的身分──美國陸軍、海軍軍官,因此擔任美國海軍研究署(Office of Naval Research)及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WHOI)之間的聯絡人。WHOI乃美國大西洋海岸的綜合性海洋科學研究機構,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私立的、非盈利性質的海洋工程教育研究機構。
巴拉德一邊探詢海軍之資助意願,海軍回應對鐵達尼號沒興趣,但對WHOI研發的技術──機械潛水艇(Robotic submarine)有興趣,則以該相同海域60年代失事的兩艘核子潛艦遺骸(長尾鯊號Thresher、天蠍號Scorpion)作為交換條件,軍方的秘密任務完成後,可用剩餘時間和資源進行鐵達尼號的搜尋,「確實他蠻厲害的,加上運氣不錯,順利先找到更小更難找的潛艇,期限到前12天再找到鐵達尼號,成為水下考古開山祖之一。」陳政宏表示。
「雙贏!軍方出一點錢,歷史謎題揭曉,全世界都贏了!」他補充,協議內容並不妨礙彼此原有利益,且繼續研究的結果有助於公共利益、科技發展,可說是一場精彩的合作關係。
歷史的啟示:向後看得越遠 便能向前看得越遠
1995年,歷史博物館啟動「澎湖海域古沉船發掘研究計畫」,為台灣首次由政府主導、有計畫性的水下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當時亦曾一度喚起一般大眾、學界及主管機關對水下考古的關注。然20年過去,發展迄今成績依舊空白居多,甚至一直租用漁船克難考古。去年底《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終獲通過,後文化部文資局局長施國隆也表示,將進行四年計畫,包括購入專業的水下考古研究船,建置「水下考古中心」和考古隊。
自2008年,台灣與DRASSM法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簽訂「台法水下考古合作行政協議」為期四年,2012年續簽。陳政宏則分享參訪DRASSM的經驗,位於馬賽的研究中心成立於1966年,隸屬法國文化部,是全球第一個國家級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專責機構,「法國文化部首任部長馬樂侯任內即建立DRASSM,顯見保護文化資產的格局。」
海底環境瞬息萬變,加上水肺供氧時間有限,作業過程遠比陸地艱辛且危險,水下考古除了仰賴受過考古訓練的專業潛水人員,水下技術並須不時精良進化,DRASSM一方面與海軍合作,共同使用新科技裝備,繼而驗證、改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與科技公司、能源公司、大學、研究機構合作,開發可讓考古學家虛擬實境的遙控機器人,高度與科技結合的同時,摸索開發模式的現代意義,文史與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政治、軍事相互結合。
台灣易發生海難、造成沉船的海域,多半水下地形複雜、佈滿暗礁、洋流多變,亦造成水下考古的困難,雖然條件不利,卻是挑戰所在,其價值正在「向後看得越遠,便能向前看得越遠,歷史如此,技術也如此!技術的推進動力來自人文!」陳政宏強調,水下考古有著強烈的跨領域需求,尤其可作為一個跨域合作的整合平台,卻也是台灣較不習慣的學習及工作方式。
西方水下考古及相關水下技術發展得早,急起直追的此刻,他提醒,水下考古仍是急不得的工作,國外也是慢慢規劃,待設備、資金、人力等等一一到位,期待台灣的海洋學,方方面面更多人願意投入關心、串連激盪交流,靜備行動。(回系列報導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