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200108
金門黑潮
採訪撰稿:陳寧;攝影剪輯:陳添寶
颱風走了,金門海岸的災難還在。擱淺的大船,讓金黃的沙灘,壯麗的礁石,染上刺鼻的黏稠黑油。這場環境危機,該如何化解?
9月15日凌晨,莫蘭蒂颱風為金門帶來破紀錄的17級陣風,一夜的狂風暴雨,掃斷了許多樹木,國軍和民眾紛紛忙著清除倒樹,整理家園。古崗村的居民,一早醒來卻赫然發現一艘十層樓高的巨大貨輪,擱淺在岸邊。
透過空拍機觀測,居民的擔心果然發生了,9月16日下午,他們發現船隻左舷出現黑油,立刻向金門縣環保局通報。看到故鄉的海岸變色,在地居民心痛又心急。9月17日,環保局開始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但油污已經擴散。
這艘四萬兩千噸的中國籍貨輪「港泰台州」,原本停泊在廈門港,遭到莫蘭蒂帶來的強風吹襲,才意外漂出港口,擱淺在金門西南角的古崗海岸,露出的油污隨著海流往料羅灣的方向擴散。
充氣式攔油索難以阻擋風浪,9月20日,發生漏油的第五天,昨天才放置的攔油索,經過一晚,再度斷裂。潛水人員試圖靠近船隻,找出破洞的確切位置,由於海水濁度高,能見度低,填補破洞的作業,遲遲無法進行。船身破洞補起來之後,才能進行抽油作業。在這之前,殘油不斷隨著潮水漲退,持續被掏洗出船艙外。
就在我們紀錄清潔人員作業情形的同時,又目擊一波油污,漂入海面。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裡,海面跟沙灘上,滿是斑駁的塊狀油泥。油污持續洩漏,讓頂著烈日奮力清理礁岩的清潔人員,也感到有些無奈。
為了避免受到油污的毒性影響,十幾位清潔人員全身穿著防護衣,戴上雙層手套,先用湯匙刮掉厚厚的一層油,再用吸油棉賣力擦拭。沙灘上的油水,和沾到油污的沙子,則必須用人力一匙一匙的撈除。卡在岩縫深處的油污,則是幾乎無法清除。
不只人受不了油污的刺鼻味,古崗潮間帶的各種生物,也難逃威脅。根據金門高中退休教師莊西進在今年六月所進行的調查,這裡有海羊齒、紫海膽、海綿、軟珊瑚等數十種生物。
沾滿油污的沙蟹,在岩縫中竄逃。逃不走的海羊齒、海葵等附著性生物,泡在油水中,奄奄一息,失去了活力和原本美麗的色彩。
同樣逃不走的,還有住在沙裡的花蛤,和附著在礁岩上的珠螺、蚵岩螺等螺貝類,這些都是金門民眾常常會採集食用的海產。
為了了解油污對水質的影響,環保局每天進行海水採樣檢測,金門水試所的研究人員也到潮間帶採集生物,做進一步化驗。化驗報告必須兩到三週之後,才會出爐,但油污持續洩漏,民間團體擔心民眾誤食受污染的螺貝,持續透過社群網站發出警訊。
海洋生態受到影響程度的狀況不明,油污也還沒有完全清除乾淨,民眾持續暴露在未知的風險,金門縣政府處理油污慢半拍,9月16日更透過金門日報發布新聞指稱船隻已經拖回廈門,引發民間團體不滿。
9月22日,兩艘來自廈門海事局的作業船開始進行抽油作業。由於擁有這艘貨輪的船東已經倒閉,航港局表示,已經聯繫到債權人,請對方提出清運計畫,預計10月初大潮期間,就可以將船拖離。
當交通部,環保署和金門縣政府動員救災時,貨輪擱淺的古崗海岸,雖然位在金門國家公園的特別景觀區,金管處卻認為只有高潮線以上的陸域範圍才受其管轄,而在這次的救援行動中缺席了。
政府機關有權責之分,海洋污染卻沒有國境之別。和中國為鄰的金門,長期承受來自對岸的無妄之災,莫蘭蒂不只吹來擱淺的貨輪和油污危機,還帶來了大量海漂垃圾,靜靜躺在沙灘上,無人聞問。
從小金門上最接近廈門的雙口海岸,往西邊看,可以看到海峽中線的檳榔嶼週邊,延伸出一條白色的線,透過空拍畫面,更可以看到一整片的保麗龍浮球。這些都是海岸上廢棄保麗龍的來源之一。
缺乏清除人力,兩岸協商也沒有明顯進度的狀況下,這些被颱風從中國帶來的海漂垃圾,仍然是無解的難題。
莫蘭蒂走了,救災工作還在進行中,下一個颱風梅姬,又朝著台灣來勢洶洶,如何從這次的油污危機中,記取經驗,預防下一次的災變,和中國為鄰的金門,得有更多的準備和智慧。
※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