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打破刻板印象 「吱吱黨」要重建人猴共存新關係



http://e-info.org.tw/node/113111?

打破刻板印象 「吱吱黨」要重建人猴共存新關係

文字大小
 612  1 Share1 
 
 
本報2016年2月1日台北訊,鄒敏惠報導
今年是猴年,提到台灣獼猴,你的第一印象會是什麼?會搶食物?很兇?保育過度?不少民眾都有類似的刻板印象。上網搜尋關鍵字,媒體大肆報導與學者告誡「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之下,這個和人類只有6.5%的基因差,台灣島上唯二的靈長類動物,竟成為「最不受歡迎保育類動物」。
在人類活動範圍快速擴張的今日,與獼猴和平共處是否真的不可能?致力於人猴關係優化的台灣獼猴吱吱黨發言人林美美(本名林美吟)認為,把握住幾個基本原則,只要有心,與獼猴和平共處其實不難。
pobby-dog
因誤觸捕獸鋏,一隻台灣獼猴幼猴後腿被夾斷。攝影:林金福。圖片來源:pobby-dog(CC BY-NC 2.0)
台灣人,你了解台灣「謎」猴嗎?
「大家對獼猴的印象都來自報章媒體,反而不如家裡的毛小孩。」林美美打趣說,在台灣島上,人類以外唯一的靈長類動物就是台灣獼猴,卻也是最遭排斥、最不討喜的動物。
30日在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舉辦的講座上,從小和獼猴結緣的林美美談起「他們」的故事,就像是聊起家人間的趣事般如數家珍。「後來有放假就會上山找獼猴,了解他們的行為模式後,相處之間就像兄弟姊妹一樣自然。」
那一年是1993年,也是她與台灣獼猴的第一次相遇,也讓她發現,「教科書寫的跟上山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在人類的定義裡就是搶
「他看到的就是他的。」在野生動物的世界,這項再自然不過的法則,怎知到了人類定義的世界裡變成了搶奪。
說到獼猴最遭人詬病的搶食行為,外界的負面新聞從沒少過,高雄市政府於是在2002年宣布捕捉計畫,將行為偏差的猴子關起來。「台灣人對獼猴的看法就是:我想看就要給我看,不想看就不要出現。」林美美感到無奈。前往籠舍探訪,卻聽到獼猴不斷發出「嗚嗚嗚」的叫聲。「那是呼喚同伴的叫聲,他們很想要回家。」儘管寫了很多投訴信,也向報章媒體投書,卻有如石沉大海。
沉重的無力感讓林美美決定出來為台灣獼猴做些事情。秉持理解才能共存的初衷,2014年與父親林金福決定在臉書上成立社團,取名台灣獼猴吱吱黨。kuso的名稱雖然有趣,但更重要的是希望透過宣導台灣獼猴的正確知識,翻轉大家對台灣獼猴的刻板印象。
翹尾巴的不是猴王 台灣獼猴是母系社會
「只要是猴子,不論男女老幼都會舉尾巴。」林美美說,台灣獼猴是母系社會,沒有猴王這件事,甚至更民主,由女性選出類似「里長」(母猴群核心雄猴)的角色,四年一任期滿就必須下台換「猴」。
在猴群當中,大小事都必須看女生的臉色。雖然愛打架,但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排擠的觀念,老、弱、殘都是社群的一份子,除非自願離開。而不論是社群內雌猴生下的雄嬰猴或是經雌猴選出的里長、里幹事,在社群內待滿四年也會離開,這些黃金單身漢雖然到處流浪,卻肩負著族群延續的重要任務——下山尋求新的基因交流。
「他們的本能促使他們下山與其他地區的獼猴交流,尋找新的基因交配,卻不知道人類阻礙了他們的路。」林美美指出,1952年就有報紙報導獼猴在街道上遊走抓傷員警的報導,而這些獼猴下山的下場往往是遭抓走或被車撞死,反被說行為脫序、數量過多,直到今日人們還是這麼認為,表示台灣的保育觀念還停留在1950年代。
看到棲地的破壞、破碎和人為傷害,林金福感嘆:「這邊(壽山)的猴子沒有未來。」
人類侵占猴兒的家園,無處落腳的獼猴反受欺侮。圖片來源: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獼猴很會生? 官方數字錯很大
每年10月至2月為受孕期的台灣獼猴,大部分一年只生一胎,但10年以上的調查顯示,新生猴的死亡率高達20%。「台灣獼猴沒有很會生。」林美美解釋,在野外生存環境之下,數量本來就不可能暴增;人類一直往山區開發,限縮獼猴的棲地範圍,才覺得獼猴數量很多。
更嚴重的是,台灣獼猴全島都有分布,但區域和區域間的交流不易,近親交配之下容易發生基因缺陷,引發奠基者效應(founder effect)。林美美說,顯而易見的有雙眼弱視甚至失明,看不見的體內缺陷、胎死腹中的情況可能更多。2015年壽山總共有20隻帶有眼部缺陷的新生幼猴,而他們根本活不到一年。
根據2001年農委會公布的台灣獼猴族群數量調查報告,全台估計有26萬隻獼猴,但實際上官方並沒有對台灣獼猴做長期監測,因此在2013年的獼猴數量評估報告中,農委會拿出用13年前的文獻為依據,估算全台的獼猴族群量約為1萬0404群,再以平均每群20-30頭來相乘計算,得出全台獼猴數量約在20-30萬隻左右。
「這樣粗估出來的族群數量是非常不準確的,」林美美表示,因為獼猴社群最小可以4-5隻就形成迷你社群,農委會報告卻以每群20-30頭估算,誤差相當大。
「當你覺得一個物種很多的時候,即使只看到一隻都嫌多。」林美美感嘆,「如果我們不正視棲地破碎化的問題,台灣面臨相同困境的野生動物絕對不只是獼猴而已。」她說。
政府推絕育做半套 弄錯避孕藥投藥期
「誘捕籠抓到誰就是誰,」不看族群,更不認社群結構,甚至有母猴在絕育手術施作的當下已經懷孕,卻仍施打藥物避孕,不顧胎兒影響的作法非常粗糙。更誇張的是,林務局2015年年報上記載:「注射MPA19 隻母猴僅 3 隻未懷孕,其餘均生子,顯示注射無效,其原因為注射時間已過交配期,故無法使母猴避孕。」顯示官方不了解獼猴的生育週期,甚至搞錯施打避孕藥時間,大鬧烏龍。
「這就是我們對台灣獼猴的認知,連學術單位都搞錯,對獼猴族群的影響會多大。」林美美表示,民眾認為獼猴太多,強大的民意默許政府做出錯誤決策,下場就是讓原本就很貧乏的族群基因大量流失。
追蹤器致皮膚潰爛 學術研究也可無視獼猴福利?
2006年開始,五隻壽山獼猴身上開始配戴追蹤器,這是由高雄市政府委託屏東科技大學野保所進行的研究,但追蹤器緊貼頸部,讓獼猴出現異常的拔毛行為。林美美解釋,「因為她(獼猴)不想要掛個追蹤器在身上。」
2009年研究計畫結束後,獼猴還是戴著追蹤器,一直沒有拿下來。同時卻觀察到雄猴進食時因吞嚥困難而拉扯項圈的舉動,且脖子皮膚已有潰爛的情形,發出臭味。林美美指出,研究報告甚至完全沒有提到追蹤器的影響。追蹤器的電力只能維持一年,但實驗的三隻母猴有兩隻到死都掛著追蹤器,有一隻母猴甚至戴了長達八年(2006-2014年),直到皮膚潰爛情形太嚴重才被拆掉。
「研究計劃做完、結案了人就走了,沒有人會去看這些。」研究單位說一個要價10萬元的追蹤器會自動脫落,但拆除影片顯示,必須出動園藝剪才有辦法解下追蹤器。

追蹤器緊貼獼猴頸部,皮膚出現潰爛情形,必須出動園藝剪才有辦法解下。
這項研究到了今(2016)年又重回壽山,同樣是掛追蹤器追蹤猴群活動範圍。
「獼猴覓食都會小群小群分開,追蹤器只掛一隻獼猴,根本無法看出,日本都做出期刊發表了,」林美美直言,追蹤器掛到爛掉都不知道,這樣是在做甚麼研究?「我永遠都會記得為了這些追蹤器到處求助無門的事情,這讓我不明白。」
也許每天上山觀察獼猴、統計數量的方法簡直是土法煉鋼,在學界眼光不是科學,但傷害獼猴換取不正確的研究數據,這樣值得嗎?
惡意毒殺 民眾姑息政府欺瞞
「很多人都覺得猴子過得很好,逍遙自在,搶遊客的東西吃很開心。但我們看到的卻不是這樣。」
「山上一直發現毒鼠藥。」林美美說,2014年底-2015年11月,壽山上頻繁發生獼猴吃到毒鼠藥死亡的事件。自然公園籌備處卻回應,毒鼠藥非管制藥品,無法查到兇手。官方也一再搬出餵食的說法,指獼猴因入侵民宅、接受人類餵食,吃到民宅內的鼠藥。林美美指出,毒鼠藥之所以常使用在哺乳類身上,就是因為專門為哺乳類動物的設計,毒性強又「特別香」,還能製成多種形狀,不會讓動物排斥,連猛禽、水雉都會中毒,怎麼到了獼猴就拼命扯餵食?
除了毒殺的風險,上山遊客也常看到攜帶瓦斯槍、空氣槍、BB槍,甚至還有電擊棒。「大人拿棍棒打,小孩馬上就學起來,一路上用BB槍射。」猴子閒來無事在欄杆上行走,遊客的棍棒就先落下來驅趕。
媒體報導,2014年12月底有台灣獼猴遭人用棍棒攻擊,不但被打暈還吐血,第三級保育類動物當場生死未卜。當時媒體僅陳述兇嫌已落網,並無後續追蹤報導,但身為報案人的林美美表示,事後犯案者只被罰勞動服務40小時;報案時警察還反問:「你為什麼要報案?」2015年底媒體再度報導,壽山後山一名男子不但大喇喇地餵食,還自備木棍,看到猴群為食物爭執就會揮棍教訓猴群。

2014年9月,壽山台灣獼猴被人用木棍打傷
「野生動物看到我們吃東西,就是要乖乖在旁邊看,這就是人類的邏輯。」林美美表示,潑猴傷人就會被大肆報導,虐待案件卻只罰勞動服務,「有人說猴子過度保育,但如果他們真的被保育的很好,還會有這些事情發生嗎?」林美美質疑。
不餵食治百病?
「在山上會看到有老太太一手拿著棍子,另一手拿著食物,因為大猴子太醜了,老太太只想餵可愛的小猴子。」林美美說,不餵食的確是很重要的觀念,畢竟人類的食物和野生動物不同,且在不了解對方之前,不適合貿然用食物建立起彼此的關係。
不過林美美也強調,「不餵食」只是一個必須遵守的原則,不應是所有問題的擋箭牌。
在學者、政府的極力倡導之下,幾乎所有人猴衝突竟都是不當餵食所致。搜尋相關報導,自由時報2015年9月引述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說法指出,「研判是猴群近年在人類餵食下,地盤逐漸向外蔓延。」另根據2015年4月的報導,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餵食野生動物將影響動物的覓食天性,嚴重者會導致獼猴以後只跟人類索取食物,甚至主動攻擊。」
不餵食、零接觸,是否就是最好的保育策略?「常常有民眾上山前很害怕的問,猴子會不會搶我的包包?」「拜託,哀鳳6S他們都不想拿了。」林美美無奈笑道,不了解才是衝突的主因,不是獼猴太兇,也不是因為獼猴太多。她認為,在人類快速侵占獼猴棲地的今日,必須讓大眾了解不餵食背後的原因。
「猴子本來就是跳來跳去的,是要怎麼保持距離?不想被他拉包包,你就站起來;猴子嘴巴圓張就是發出警告;只要食物不外露,尤其是少帶塑膠袋,其實猴子不會對你怎樣,甚至還能成為很棒的『減塑生活大使』;若因不了解產生的害怕而主動攻擊獼猴,只會造成兩敗俱傷。」
爭取一次人猴和平共處的機會,林美美說:「我不敢說可以改變這個世界什麼,但至少這是一個希望。」
共存的第一步 「猴子柳丁」打造友善果園
「現在越來越多人願意為野生動物買單。也許很辛苦,但這是學習共存的第一步。」
因為猴群長期對農作物破壞,雲林縣湖本社區的農民對猴子的成見早已根深蒂固。自由時報報導,其中70歲的張阿嬤不灑農藥,原本在樹上1萬台斤的柳丁,只採收7000台斤,剩餘的3000台斤留給猴子享用,雲科大創設所同學更取猴子與柳丁共生的諧音,創立「猴駐柳町」品牌。張阿嬤說,猴子每次只要看到有人接近,就會驚慌的把正在摘採的果實丟下,迅速逃竄。農民真正在意的,只是心疼努力栽種的心血被糟蹋。
除了改善農民印象,林美美也把握中山大學的新生訓練機會,讓學生一進來就知道如何與動物和平共處。她說,以前學長姊都會告誡學弟妹:「小心!猴子會搶你早餐!」現在則是互相提醒趕快參加獼猴團。「但在學術派和官方的眼裡就會認為,人怎麼可以跟猴子這樣!」林美美表示,跟野生動物共存是未來趨勢,因為人類擴張速度太快了,我們只能讓人和動物共存,而不是叫人類和動物保持距離。「難道要叫獼猴搬離壽山?還是讓中山大學搬走?」
而在人口壓力極大的印度孟買,市郊的桑賈伊甘地(Sanjay Gandhi)國家公園卻是豹的棲地。環境資訊中心2014年報導,當地保育組織開始教導人們預防人豹衝突的發生,而不是單純的將豹捕捉和移置。「這就是衝突的來源,因為這些動物不知道該怎麼和你互動。」研究人員Sunetro Ghosal說。
「印度人甚至要學習如何與花豹共處。國外都這麼做了,台灣為什麼還要求要保持距離?」在南台灣默默維護台灣獼猴生存權益的林美美,繼續堅信著她的理念:「只有民眾改變了,政府才會改變。」
註:奠基者效應(founder effect,亦稱為建立者效應或創始者效應、始祖效應)是遺傳漂變的一種形式,指由帶有親代群體中部分等位基因的少數個體重新建立新的群體,這個群體後來的數量雖然會增加,但因未與其他生物群體交配繁殖,彼此之間基因的差異性甚小。這種情形一般發生於對外隔絕的海島,或較為封閉的新開闢村落等。(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有意願參與林美美帶領壽山「獼猴團」的讀者請洽該臉書社團
※ 猴年關心台灣獼猴,歡迎大小讀者參與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的「猴力十足一起玩」猴年小遊戲!
圖片來源: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