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需要的不是更多硬體,更多的展演空間最後變成蚊子館,也不是拿政府的錢去酬庸辦更多賺不到錢的活動: 需要的是上位的視野要打開,腦袋才能轉變。
#流行音樂 #唱片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982
搶救流行音樂,需要的是什麼?
發佈於 6 月 3, 2018
台灣流行音樂的沒落不是這近幾年的事情了,滾石唱片在2004年的財務危機就已顯曝困境的開端。自MP3格式普及以來,大量的數位音樂散播成了很多人聽音樂的主要選擇;音樂市場已經轉變,賣唱片不是唯一主要的收益來源。Youtube、Facebook與My Space等社群影音平台如春筍湧出,整個音樂行銷有效的方式也完全顛覆。
這麼多的改變,當時在台灣,我卻只看到了很多人的不變。聽到關於唱片沒落的主因,就是怪夜市盜版、燒錄機普及、MP3與p2p分享軟體氾濫⋯⋯難以阻擋這樣的洪流,就只能成天鼓吹去實體唱片行買CD才是有格調的消費方式。
最後的結果怎樣大家應該都很清楚:現在在台北,要找到唱片行恐怕比找刻印章的小店還難;一個人一年如果買個三四張CD已經是很了不起的音樂消費,除非有在追某團,不然很多人根本趨近於0;台灣歌手或是樂團能在本島賣破萬張可要痛哭流涕,很多人不買榜連千張都成問題。
當年很多掌握資源的人,並沒有看見整個音樂市場早就已經有了不可逆轉、天翻地覆的改變。爾後南韓音樂在金融海嘯後隨著影視的根基突飛猛進,早把台灣拋到九霄雲後。中國市場的崛起更是市場主義下的最後一擊:很多歌手在中國一個月能賺的錢比在台灣一年還多很多,一個省的單位能提供的曝光機會與資源就遠遠超過整個台灣,在這樣的誘因下,人才不斷左遷也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在當今的環境狀況下,政府應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一個類首都的地方首長,又能做些什麼?「把當初競選的承諾做到20%就已屬萬幸!」
可惜總是說的比唱得好聽,當初競選的網路廣告言猶在耳,實在諷刺。如今LIVE House 台北市的問題根本沒有得到解決或是紓緩,除了競選承諾根本沒有用心落實(可參考另一篇之前的投稿) ,音樂文化的問題本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
台北市需要的不是更多硬體,更多的展演空間最後變成蚊子館,也不是拿政府的錢去酬庸辦更多賺不到錢的活動: 需要的是上位的視野要打開,腦袋才能轉變。就像當年應該就要看到音樂市場的問題,不是在於唱片賣多賣少,而是整個型態早就不一樣了!
前幾日一個標題聳動的新聞,更是再次觸動了這個問題的核心。聯合報的新聞標題是這樣下的:「柯文哲:韓流壓台流周杰倫後台灣沒再產生巨星」
很多人可以辯解說這是標題殺人,但是仔細看看內文,我們的台北市市長竟然認為台灣是欠缺有系統的培養導致沒落⋯⋯並且還舉出了周杰倫與鳳飛飛等人當例子。但這些人都不是靠政府的系統培養與資源才能成就的,而是市場!
當今韓流音樂的確是把音樂當成是工業化產品一樣,有系統的栽培與推廣出去。南韓音樂製作的規模,經費還有經驗,早就不是台灣現今可以比擬的。但要能做到這樣的程度除了銀彈,重點還是要有政府一定程度、有效率地撐腰,還有音樂文化的支持。
台灣,現在有著怎樣的音樂文化?
曾幾何時,當年還是學生的我們會為了買一張唱片存好幾個月的零用錢,又或者以加入熱音社彈彈吉他打個鼓覺得自豪與滿足;如今這個世代手遊選擇更多更容易得到滿足,充值動輒上千甚至上萬,但願意投入在音樂產業消費的金額恐怕少之又少。年輕世代消費型態與能支配的比例早就不同;同樣地,流行音樂的消費文化也不太一樣了。
從政治面來看最可怕的兩點,就是主政者不知道問題在哪,又或根本不覺得問題是問題。
例如歐洲早就行之有年的樂團補助,台灣也有而且行之有年,當初立意良善的補助有市場潛力樂團的美意,早就淪為政治角力中黨同伐異的小金庫。多少獲得補助的樂團拿著政府的錢,去買冷氣,買酒,甚至買大麻這些根本不相關的項目,再想辦法去找發票來核銷?拿發票來換錢,變成好像另一種統一發票中獎的制度,而不是真正能扶植音樂產業。而且說穿了這些錢也不太夠,五十萬要用來製作一張像樣的唱片不是不行,但是更欠缺資源的部分應該是市場行銷與媒體包裝,而這些項目也包含下去恐怕自己掏腰包還不夠,而這些才是真正需要政府提供資源與介入的地方。
又或者,可能是更難堪的事實:台灣當今可能根本沒幾個有競爭力的樂團可以推出去?說來說去,似乎都是文化造就了這現今的一切,而這樣的困境,到底要怎麼突破?真的是所有人都應該好好想想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