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

台灣海洋研究新希望:海洋研究船「勵進號」啟用


過去海研一號、海研三號等研究船帶回來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台灣的海洋生物研究者從中發現很多新的物種!可惜的是,實際上還有很多海洋生物的標本長年靜靜的擺放在博物館的角落裡,缺乏研究人員投注心力去分類跟整理。
#海洋生物 #台灣海洋研究 #勵進號 #海研一號 #海研二號 #海研三號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978


台灣海洋研究新希望:海洋研究船「勵進號」啟用


友善列印版本

筆者是海洋生物研究者,近日看到台灣新的研究船「勵進號」(Legend)舉行啟用典禮(link is external)的新聞,讓還在耿耿於懷幾年前「海研五號」沉沒的我,感到十分的振奮。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3日是國家實驗研究院耗資8.9億元打造的2629噸新研究船「勵進號」啟用的日子。三百多年前的這一天,也正是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 (Carl Linnaeus,1707.5.23-1778.1.10) 的生日。這三個日子的巧合,不禁讓人對台灣海洋科學研究的發展產生新的期許。
在談台灣海洋研究的未來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台灣的海洋研究船與海研五號具備的意義。
在海研五號以前,台灣原本擁有的海洋研究船,有「海研一號」 (1985下水,800噸)、「海研二號」 (1993年下水,294噸)、「海研三號」 (1993年下水,294噸)。
海研一號自下水以來,其航跡已走過台灣海峽、南海、東海與西北太平洋,甚至也曾跨越赤道到南太平洋海域進行調查,航行距離已超過168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42周;海研二號跟三號雖然噸位較小,但也肩負起調查台灣南北海域的任務,這3艘研究船皆為台灣海洋科學研究帶來了極豐碩的成果,也值得台灣人感到驕傲。
隨著累積的成果資料越豐富,越發現許多值得研究的新問題,在面對更深入、更龐大的海洋研究課題時,需要具備長期航行能力以收集龐大資料,以及搭載先進精密儀器與更多空間來分析跟保存資料跟樣本。由此可見,台灣極需要新的大型研究船,甚至是組織研究船隊。
在這樣的需求下,催生「海研五號」的誕生。她是一艘2700噸的船,搭載了許多先進的儀器,用於觀測台灣周邊海底地震狀況,曾經於東沙南方海域震測出其蘊藏天然氣水合物,發現新的能源可以提供開發。
非常不幸的是,這艘研究船卻在2014年10月10日,於澎湖沉沒了。下水不到3年的研究船沉沒,不僅僅損失高達17.9億新台幣的建造經費,也失去兩名優秀的研究人員與龐大的研究資料,背後成本損失難以估計。這起事件重損台灣的海洋研究,也象徵台灣的海洋研究發展的腳步變得停滯。
為什麼海洋研究船如此重要?因為唯有靠搭載先進、精密儀器的海洋研究船,我們才能夠確實的探索海洋資源。藉由分析和統整探索的結果,我們才能夠發現新資源,來提供人們利用,或是更進一步發展新的研究跟應用,背後所帶來的各項實際的利益發展,是極為龐大,甚至可以說是無法估計的。
譬如,隸屬於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長久來極力於探測台灣的海洋環境,也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近年來研究的成果有::1. 建置環臺岸基海洋雷達系統、2. 設置海氣象資料浮標、3. 發展準寬頻海底地震儀、4. 發展海洋岩心庫、5. 發展海象預測系統等。
這些研究的成果,可以實際地應用於新的能源發現、地震與颱風的紀錄跟預測,為台灣能源開發與防災上提供嶄新的契機。
如今,有新的研究船誕生,可以支持更多不同的海洋研究計畫。除了延續跟發展新的海洋地質、海洋物理與海洋化學的領域的研究以外,筆者認為在多元化的台灣海洋研究上,同時更應該回歸及落實生物領域方面,如海洋生物分類學。
為什麼我們需要海洋生物分類學?更現實的問題是,對生物做分類有什麼意義?
分類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從人類接觸自然開始,就不斷地為自己接觸到的、發現到的生物命名跟分類。至現今,世界各國在探索海洋的同時,對海洋生物的基礎研究向來是十分的重視,歐洲在這方面的系統研究,有超過數百年的歷史;海洋之國日本也是這個專業領域的佼佼者,日本皇室一直有生物分類研究的傳統,昭和天皇與明仁天皇都非常重視魚類研究,希望藉此替國民盡一分力。今年5月22日,新加坡跟印尼組成的考察團隊,在印度洋爪哇海域發現多種新物種,預計2020年發表成果。
基礎研究帶來的,不僅僅只是發現多少種類、有多少數量,這些科學化、系統性的分類,背後更涉及到漁業資源的開發,甚至跟生物科技、材料學、仿生學等高科技領域息息相關。
當研究到一定的程度,全面掌握到生物的特性,就能從中獲得利益的可能性,譬如南極磷蝦 (Euphausia superba Dana, 1850),有豐富的蛋白質和ω-3脂肪酸,可以加工成為營養食品、家畜食品和寵物食品。
北極與南極的生物標本。(來源:作者提供)
但是,在能夠利用這個生物的特徵之前,得先藉由海洋生物學家的研究,來了解磷蝦的基礎資料,才能有機會從中開發後續的應用,亦能確實掌握野外的族群數量,以至於不會因為過度的捕撈而枯竭,進而也能開發新的替代品,因此海洋生物的基礎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過去海研一號、海研三號等研究船帶回來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台灣的海洋生物研究者從中發現很多新的物種,努力的為台灣留下許多寶貴的物種資料,為台灣的海洋生物寫下精彩又豐富的故事。
水試一號、海研三號帶回來的生物標本。(來源:作者提供)
可惜的是,即使我們擁有這麼豐盈且珍貴的標本數量,實際上還有很多海洋生物的標本長年靜靜的擺放在博物館的角落裡,缺乏研究人員投注心力去分類跟整理。
會有這樣的狀況,並不是研究人員不願意花心思去進行這些基礎研究;除了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外,主要為台灣海洋研究的主流政策,皆重視在應用方面,並且以高科技技術為導向。
主流研究對於傳統基礎生物研究投注的心思以及經費較少,導致台灣在海洋生物的基礎研究變得較狹隘,以食用、養殖、觀賞為主。然而,這樣「偏食」的研究方向長期下來,對台灣未來發展是不利的,也終究在國際上相關領域上,被他國遙遙甩到後面。再更進一步,心繫家鄉的台灣基礎研究人才,因為環境無法提供其發展空間,不是被迫放棄,就是被迫出走,到極重視基礎研究,也願意提供經費的國家去做研究。
近年來台灣漁業枯竭的非常快速,這件事情帶來的警訊是台灣海洋生態崩解的隱憂。
立法、調整漁業政策、水產養殖開發、海洋生態保育等等行動為當務之急,是不能不做的之事。在這同時,筆者認為台灣海洋研究政策亦要重新開始重視海洋生物基礎研究,積極培養基礎生物研究人才,投注預算以鼓勵海洋生物調查。也必須建立各類生物的物種資料庫,以提供後續的發展,與現有政策相配合,才是長遠跟永續的投資。
台灣有豐富的海岸地形,其周邊的海洋環境更是多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相信經過政府大力的支持與研究人員進行系統性調查,可以有豐碩的成果,帶來的利益不僅僅是挖掘到新的資源,更能穩穩為台灣邁入貨真價實的海洋國家時,打下穩固的基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