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日本想想】攝影OK?攝影NG?當逛展覽也開始「曬Instagram」


再多的「記錄」,仍舊不敵當下的親身感受,翻拍的畫面永遠不及親眼所見,感動必然是在臨場時被觸發,所以人們才必須抵達現場,汲取一次次和作品的面對面相遇。
#看展新禮貌運動 #京都国際写真祭 #蜷川實花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961


【日本想想】攝影OK?攝影NG?當逛展覽也開始「曬Instagram」


友善列印版本

「請問可以拍照嗎?」
「沒問題的。啊,不如我幫您拍吧?」
親切的工作人員接過我的相機,為我拍下紀念照,甚至還多拍了直式橫式任我挑選,實在太貼心,讓人一時忘了自己其實是在逛攝影展。是的,當時我正在參觀KYOTOGRAPHIE京都國際攝影祭(京都国際写真祭,以下簡稱為「KYOTOGRAPHIE」)裡,新銳攝影師宮崎いず美的展場。「逛展」與「拍照」似乎是兩種很衝突的概念,KYOTOGRAPHIE抱持著開放的態度來面對,讓人對展覽空間與看展禮節發想出更多討論。
KYOTOGRAPHIE京都國際攝影祭2018年的其中一座展場ASPHODEL。攝影:陳怡秀
感受美的經驗、碰上珍貴瞬間時,很多人一定都有想按下快門的衝動,近年來,日本越來越流行使用Instagram,甚至「曬Instagram」(インスタ映え,インスタ為Instagram的日文簡寫,映え可解釋做「映える」,指的是映照、照耀的意思,也可延伸作好看、閃耀之意)一詞還獲得了2017年流行語大賞。舉辦攝影祭的人自然也很懂這份心情與趨勢,因此除了限制一些作品禁止拍攝之外,大部分的展場都能拍照,比如說開頭提到的宮崎いず美展覽,就在門口放置了攝影師於自己作品裡也用到的「巨大飯糰山」模型,供參觀者拍照留念,3樓展覽空間也架設了一個拍攝空間,只要把頭伸進挖空的洞中,就能讓自己進入到「雲朵空間」裡,輕鬆拍出超適合「曬Instagram」、洋溢著宮崎いず美奇想風格的照片。
宮崎いず美展覽的會場門口所放置的「巨大飯糰山」模型。(攝影:陳怡秀)
宮崎いず美展覽的3樓會場門口的自拍區。(攝影:陳怡秀)
同樣吸引許多參觀者自拍熱潮的,還有攝影師蜷川實花的展場。蜷川實花的作品色彩鮮豔、華麗絢爛,不只照片本身,展覽空間也延續這樣的風格,繽紛的大型背板前,自然也吸引許多人駐足自拍。
蜷川實花展覽的會場,左方的紙傘花卉背板是最受歡迎的自拍背景之一。(攝影:陳怡秀)
KYOTOGRAPHIE於2013年開始舉辦,選在每年春季於京都展出古今和洋的風格迥異卻各顯精采的攝影作品,今天也於4月14日至5月13日舉行,其展場不僅限於美術館或藝廊,也設於古民家甚至是寺院,因此除了欣賞作品本身,觀察作品與空間激起何種化學變化、營造出什麼樣的氛圍,也成為參加攝影祭的一大樂趣之一,照片與美景的組合透過參觀者的相機記錄下來,成為「有圖有真相」的觀後感,自然地透過SNS管道成為口碑宣傳。參展人們對於自己的作品會被翻拍這件事,自然也有所意識,比如在堀川御池Gallery辦展的攝影師小野規,就在展區中貼上了告示,告知參觀者若要把展場裡的照片上傳至網路上時,請註明KYOTOGRAPHIE與作者姓名的字樣。
小野規展覽會場中放置的告示,指出「攝影的照片若要上傳至SNS時,請務必寫上以下說明:『KYOTOGRAPHIE 2018 小野規展 "COASTAL MOTIFS" 』」(攝影:陳怡秀)
對於主辦單位與攝影家本人而言,參加者在SNS上的自發性宣傳,無疑有著相當顯著的吸睛效果。不只是KYOTOGRAPHIE,去年東京的國立新美術館舉辦草間彌生展與慕夏展時,都開放了部分可攝影的區域。對現代美術抱持興趣的人,有很大一塊為年輕世代,對這些參觀者而言,美術館不只是鑑賞作品的場地,若能達到「曬Instagram」,自然也會成為看展的附加價值之一,吸引更多人前往,這是國立新美術館館方也意識到的現況,甚至有許多藝術創作者會反過來向館方表示,為了讓自己的作品能夠更為人所知,主動要求開放攝影。但如何讓熱衷於拍照的人不去影響只想安靜看展者的權利,以及如何去拿捏參觀者拍照時與作品之間的安全距離,便成為館方必須面對的課題。
攝影OK或NG的議題,當然也不只發生在日本,台灣過去舉辦蜷川實花展時,也碰到過類似的批評與混亂。究竟展覽、美術館,該不該開放拍照呢?在相對更早開放拍攝的歐美藝文設施裡,這樣的爭論也持續著,他們選擇的對應方式可能是設定某些「禁止拍照時段」,又或者是單獨設立拍照區,讓想拍照、想留念的人「就留在這裡拍」,有點類似於宮崎いず美在展區門口放一座「飯糰山」的概念。不過很多人還是想拋出疑問——「你在美術館裡拍的照片,回去真的還會看嗎?」以及「對你而言,看展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再多的「記錄」,仍舊不敵當下的親身感受,翻拍的畫面永遠不及親眼所見,感動必然是在臨場時被觸發,所以人們才必須抵達現場,汲取一次次和作品的面對面相遇。
(攝影:陳怡秀)
在逛KYOTOGRAPHIE的期間,我也拍攝了非常多照片,因為太想記錄下作品與空間的關係與作品的排列位置,以釐清攝影師欲安排的「故事線」,同時記錄下最被該攝影師所觸動的作品,回去進行更多翻找與查閱。當攝影是被許可時,為了留下美好的一刻、蒐集靈感的素材、記錄視覺的經驗、傳播當下的感動,在美術館按下快門便不該是要被一昧指責的行為,但相反的,拍攝者也不能只沈浸於手機螢幕的方格世界中,留給周遭看展人相對的禮貌空間,同時對作品本身抱持基本的尊重,則是雙方都必須要積極加強的「看展新禮貌運動」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