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自足經濟的社區實踐:泰國灣頭社區學習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211643?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57e360ab82-EMAIL_CAMPAIGN_2018_04_17&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57e360ab82-84956681

自足經濟的社區實踐:泰國灣頭社區學習中心


2018年05月20日
文、攝影:張正揚(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校長)

灣頭社區學習中心周圍的水域和陸域。
從三攀河濱飯店(Sampran Riverside)出發前往「灣頭社區學習中心」(Baan Hua-Aow Learning Centre)時,同行的泰國朋友提高音量主動提醒,「這是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女士造訪過的地方喔!」返台後搜尋資料,果然發現2016年時,緬甸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在泰國首相夫人的陪同下造訪了灣頭社區學習中心,當時泰國的媒體對此有大量報導。
三攀河濱飯店原來是曼谷一間頗有規模的度假村,在營業狀況逐漸走下坡,上一代的經營者正在評估是否要結束營業之時,第三代的年輕經營者接手,決定承擔新的社會責任,扮演有機產業的橋樑和支持角色,一方面在飯店園區設立假日蘇界有機農民市集(Sook Jai Market),一方面讓飯店餐點使用有機食材,目前已經做到百分之八十的食材來自有機農業,位於灣頭村的有機農產品正是其供應來源之一,因此在拜訪完三攀河濱飯店之後,我們來到位於佛統府(Nakhon Pathom)的灣頭村。

用一個社區的力量做有機

抵達灣頭村的同時,中心的成員在入口處剖起椰子來,讓我們這些來自亞洲各國的參訪團成員,人手一顆進入社區學習中心。和台灣同樣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學習中心相較,這裡的空間裡有令人熟悉的農業氣味,但也有因為國情及其他因素差異而顯得特別之處。第一個進入視野的是這個學習中心的三重招牌,從上到下分別是「自足經濟社區實踐計劃」(The community enforcement project under the sufficiency economy philosophy),「灣頭社區學習中心」(Baan Hua-aow learning centre),以及「象村[註]有機聯合社」(Baan Chang organic group)。三個招牌名稱從精神、空間以及組織三個層面,巧妙而完整地說明了我們造訪對象的豐富內涵。

「灣頭社區學習中心」的招牌。

進入中心,是一個寬敞的半開放空間,兩側懸掛了一些看板,看板內容以生動的圖文搭配,呈現了關於有機農業的理念和各種做法,在香港推動有機生活的同行夥伴開玩笑說,「這麼詳細,又有圖片,把泰文翻成英文,就可以讓我們帶回去推廣有機活動時使用。」
另有一個看板,則是詳列了「象村有機聯合社」的成員,男女老少皆有。再往裡面走,逝世未久,生前曾力倡「自給自足的經濟」(self-supporting economy),並受到泰國人民愛戴的泰皇美蓬的巨幅相片赫然矗立,看起來這裡是一個頻繁進行交流的地方。「象村有機聯合社」的發言人查亞潘‧扎倫(Chaya Pan Jaroen)已經坐定,桌椅也整齊排好,準備要和我們分享他的有機種植經驗了。

圖左為查亞潘。

善用地方植物的自足經濟

查亞潘和許多投入有機生產的農民一樣,有著強烈的身體感受基礎。曾經患了絕症的他,在醫師宣佈不治之後,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嘗試有機食物,沒想到病情因此得以控制,從此堅定了對於有機事業的投入。
查亞潘手上拿著心葉青牛膽(Tinospora cordifolia)的枝條,向大家介紹這種很苦的植物,如何將它的殺蟲效果運用到農業生產,例如桌子上擺放的寶特瓶裝褐色液體,就是「象村有機聯合社」社員們自製的生物驅蟲劑。在介紹的過程中,各種植物的名字不斷出現,翻譯麥可來自美國,雖然已經在泰國住了十五年,翻譯過程中,有時也不免要停下和查亞潘確認,更別說做為聆聽者的我們,對於種類繁多的植物名感到眼花撩亂。地方的植物如此大量地,被運用在農業生產上,除了需要具有環境友善的理念,還需要熟悉這些植物的特性。
在查亞潘介紹的時候,不時傳來幾聲雞鳴,聲音來自一旁正在覓食的母雞。在交流空間兩側,是一片水域,但是水域中又有幾塊陸域,水域裡種植花等植物,並且養魚。陸域部份,則混種了各種作物,例如芭樂和果,也蓄養了雞隻,傳出聲音的母雞正是在此啄食。在學習中心的另外一頭,則堆放了許多袋裝的固體肥料,肥料旁則是生產機具,象村有機聯合社社員所使用的肥料完全來自自行生產。

象村有機聯合社擁有自己的小型肥料生產設備。

室內交流完畢,查亞潘帶我們來到他的農場,和學習中心一樣,也是水陸混生的區域,不同的是前者水域大,後者陸域大,種植的作物也更多樣,香蕉檸檬木瓜、芭樂……等,參差而生。水域中可見到魚兒游動,迥然不同於大面積單一作物的生產樣貌。查亞潘以一種平和自足的口吻態度,從容地向我們介紹這裡的種植方式,他們實踐的是一種並非追求最大獲利,而是生態更豐富,風險更低,價值更多元的小康模式,也就是自足經濟的價值!

查亞潘的農場,混種了各種作物。
註:象村是灣頭社區中的一個地區。
(本文感謝陳章晗及 Orakarn Suttiwerawat 協助泰文翻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環境資訊中心吧!

作者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主婦聯盟合作社以「共同購買」集結關心自己、關心環境、關心生產者的消費者,每月發行《綠主張》月刊,推動合作理念、綠色消費改善環境品質,以計畫性消費及合理價格予生產者支持,並透過食安教育,讓人與土地都健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