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201516?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ee0cb45f7d-%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20161122&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ee0cb45f7d-84956681
挨批農地違章工廠資料成謎 經部鬆口:不再拒絕提供
本報2016年11月30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農地工廠議題近日連番爆,全國違章工廠號稱6至8萬家,政府掌握多少?又願意公開多少?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要求中央及地方政府公開農地違章工廠資料,一年來,共取得913家違章工廠基本資料,約佔全台違章工廠總數的1%。
負責未登記工廠管理的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表示,所謂6萬家違章工廠,只是估算數字,政府能明確掌握的,僅有6,100多家已辦理臨時登記,及曾被稽查或檢舉違規者。根據最新協商結果,各縣市已同意提供臨時登記工廠的基本資料。
環團施壓 經濟部統一步調:不拒絕提供資料
農地違章工廠不僅侵佔農地,偷排廢污水也污染土地及食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依政府資訊公開程序,三度向各縣市申請農地工廠資料,僅得七縣市回應,共計913家違章工廠資料。
對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譴責,政府號稱資訊公開,卻又以涉及個資、要等中央決定等理由拒絕提供資料。協會更點名嘉義市、新竹縣、苗栗縣三縣市,從未回覆協會公文,罔顧基本行政程序。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表示,對於是否提供資料,過去確實有部分縣市存有疑慮,但11月經濟部出面協商後,已統一論調,確定不再拒絕民眾索取臨時登記工廠的基本資料。
環團批:不了解工廠資料 就先端政策牛肉
由於違章工廠很難列管,政府曾提出未登記工廠補辦臨時工廠登記辦法,鼓勵2008年3月14日前已從事物品製造、加工,並屬低污染的行業,主動出來辦理臨時登記,但目前僅6,100多家工廠辦理。
對於政府釋出臨時登記工廠資料,協會研究員張淑貞表示肯定。但她也指責,臨時登記工廠僅佔未登記工廠與違章工廠[註]的一小部分。透過一年來的調查,她發現地方政府並未掌握違章工廠與未登記工廠資料。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解釋,所謂6萬家違章工廠,只是估計數字。除非曾辦理臨時工廠登記、或遭民眾檢舉被稽查,否則地方政府很難確實掌握未登記工廠資料。
張淑貞批評,政府應先掌握違章工廠的屬性、間數、產業、面積等資料後,提出具體輔導政策。但現況卻是先端出政策,再任由違章工廠申請合法化,如此實在難以解決農地工廠問題。
[註]違章工廠是一般通稱。合法工廠需辦理工廠登記,未登記工廠則是應辦登記而未登記的工廠。由於低於工廠登記門檻的小規模工廠依規定可免辦工廠登記,這些小規模工廠(含小規模違章工廠)不屬於未登記工廠的範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