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霸王寒流 政府調適策略為何? 林子倫:應發展氣候服務


http://e-info.org.tw/node/202093?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c6a6781f01-EMAIL_CAMPAIGN_2016_12_27&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c6a6781f01-84956681

霸王寒流 政府調適策略為何? 林子倫:應發展氣候服務


建立於 2016/12/27
本報2016年12月27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聯合國氣候大會在2015年訂定《巴黎協定》後,確認了新的全球架構,不過巴黎協定所定下2°C增溫上限該如何落實,各國實際的減碳作法和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為何,成為往後氣候大會的關注重點。另一方面,今年台灣歷經年初的霸王寒流,以及入秋後的三個颱風,造成台東和南部地區嚴重農業災損,台灣政府的調適策略如何因應未來的極端氣候?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23日指出,低碳的解決辦法(Low Emission Solutions)是未來氣候議題必須思考的關鍵字。此外,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將科學資料加以盤點並開放,未來氣候服務將是重要發展方向。

北台灣罕見下雪。冰封汐止五指山。攝影:陳炳燕。
北台灣罕見下雪。冰封汐止五指山。攝影:陳炳燕。

COP22 能源轉型、低碳技術和經驗成焦點 

台灣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占0.77%,為全球第21位,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環保署去年也提出了自主減量貢獻(NDC)目標,在2030年達成減排至2005年的20%以下。林子倫說,「溫室氣體減量的責任主要落在工業化國家,但是以目前全球的排放量來看,發展中國家占了75%,工業化國家才占15%,因此發展中國家是關鍵核心,如果不一起努力將無法往前走。」
ICLEI(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主辦的研討會上,林子倫提出上述看法。
過去氣候大會經常談的是氣候變遷造成的問題,林子倫觀察,近幾年已明確強調解決辦法的技術和經驗。而從很多周邊會議可以發現,會議主題圍繞著氣候危機與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的結合,包括能源轉型、低碳革命如何在城市發生等等的經驗和個案,如果能提供更好技術和解決方法,都會受到矚目。

圖:因應氣候變遷,台灣的立法速度及政府應變效率有待提升。(攝影:詹詒絜)
行動和解決方案是未來氣候大會的重點。攝影:詹詒絜。
他強調,這個趨勢是台灣未來參與國際氣候會議要抓住的機會和發展方向。例如高雄市推動高雄厝節能建築、明年將舉辦生態交通全球盛典,以及在生物多樣性議題的推廣等等,又如民間企業台達電所倡導的災後重建綠建築,以及Gogoro電動機車等,都是很好的實際經驗,台灣應把這些經驗加以擴張。

「氣候資訊主流化」 做決策時要把氣候變遷考慮進來 

聯合國氣候大會所探討的主題,近幾年也慢慢從「減碳」轉為「調適」。調適所牽涉的是在氣候變遷影響下,面對極端氣候所造成的不可逆環境必須處理的議題。
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指出,所有人類活動情境有80%受天氣條件影響,因此聯合國推動一個框架,希望建立「氣候服務資訊系統」,把所有的科學監測和模擬整合起來,再透過使用者平台應用到各個部門,包括各國政府、企業、農業、衛生、能源、交通等。
「氣候資訊主流化」是這個框架的一大重點,強調未來決策者在做所有決策時,必須把氣候變遷考慮進來,不管是農業和糧食、能源、公共衛生、水資源和災害風險等議題,氣象資料的運用都可貫徹在相關決策之中。
台灣的氣候觀測預報和資訊技術在全球是頂尖國家之一,實際上已經可將氣候資訊應用到廣泛議題。趙恭岳指出,台灣可以做到368個鄉鎮的微氣候分析和預報,以高雄來說,對登革熱的預警資料,氣象局根據資料統計去運算,氣溫和雨量較高的情況,登革熱的通報也會提升,因此當市府看到氣候條件可能發生時,就啟動相應的防疫機制,也因而減少了登革熱的通報。

傳統雨量站提供定點的降雨資訊,雷達可在降雨前就提供全面的雨滴資料。圖片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台灣氣候資訊的技術進步,可應用到廣泛議題。圖片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以這樣的技術,趙恭岳認為,近來台灣面臨國際外交的困境,氣候資訊應用可成為推展外交的一大利器。

台灣的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在哪裡?

今年台灣歷經年初的霸王寒流,以及入秋後的三個颱風,造成台東和南部地區嚴重的農業災損,台東甚至發生土石掩埋數個原住民部落、居民無家可歸的情形。

蘇雅婷指出,台東在尼伯特颱風後重創,但重建牛步,因台灣缺法令和專責機構讓災後重建制度化。攝影:李育琴
蘇雅婷指出,台東在尼伯特颱風後重創,但重建牛步,因台灣缺法令和專責機構讓災後重建制度化。攝影:李育琴。
根據台東魚山城鄉文化會社成員蘇雅婷指出,今年7月侵襲台東的尼伯特颱風,造成台東市、太麻里和卑南鄉重創,而當時地方政府救災系統混亂,村里長等第一線救災人員缺乏資源而無力協助災民,直到中央政府介入後情況才稍獲改善。
另一方面,風災後不久,即見台東縣長黃健庭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宣稱重建工作已經完成,各項大型觀光活動恢復正常,並與業者共同號召外地民眾到台東觀光消費,協助台東站起來。
蘇雅婷批評,縣府舉辦記者會形塑台東已快速復原的假象,相關救災資源因此提早撤離,然而事實上,許多居民的家屋在兩個月後莫蘭蒂颱風來襲時仍未修復,偏鄉部落居民更有至今還住在營區安置,對於遷村或重建仍未有結論,農民受災情況更是大範圍的,復耕顯得遙遙無期。

2016.07.10尼伯特颱風過境後,造成蘭嶼農作受損。圖片來源:總統府(CC BY-NC-ND 2.0)
2016.07.10尼伯特颱風過境後,造成蘭嶼農作受損。圖片來源:總統府(CC BY-NC-ND 2.0)
面對這樣的氣候災難和農業災損,台灣政府的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為何?在下一次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來臨前,政府做好準備了嗎?
林子倫表示,農委會、水利署過去都有做調適計畫,但都還在起步,國發會也輔導各縣市做了很多調適計畫,不過並沒有持續。去年《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通過實施後,主管機關環保署未來會有氣候變遷調適的相關計畫執行。
不過,林子倫認為,氣候服務是一種趨勢,應該思考如何讓資訊轉化成可用的東西,防災中心要將資訊陸續歸納整理,讓使用者端可以加以應用,而不是把民眾聽不懂的資訊發布出去就好。
他說,行政院未來會陸續做各單位科學資料的盤點,把可利用的資料釋放出來,不僅提供地方政府做調適計畫,也可以在前端提供給產業應用,創造很多新的產業和服務型態。

林子倫認為,應盤點國內氣候科學資料,並將資料釋放給地方政府和民間進行產業應用和提供服務。攝影:李育琴
林子倫認為,應盤點國內氣候科學資料,並將資料釋放給地方政府和民間進行產業應用和提供服務。攝影:李育琴。
趙恭岳則說,過去兩年氣象局持續跟各地農會系統進行溝通,提供地方所需的農漁業氣象資訊,不過針對氣候變遷,未來變異性會更大,因此長期的氣候風險非常需要跨部門的整合來處理。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