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202075?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c6a6781f01-EMAIL_CAMPAIGN_2016_12_27&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c6a6781f01-84956681
【追蹤福島核災】官民不同調──日本核食相關資訊注意事項
作者:宋瑞文(舊名宋竑廣)
作者的話:這篇是我最近發表在民報的「台灣抗議核食沒什麼 日本有意見的才多」的精確文字版,民報版為求好讀,附證的方式不同,內容也有一部份不同,特別是文末註釋、災民阿部憲一的短文,值得一看。
有鑑於日本輻射污染食物輸台的風險,近期不少民間團體紛紛表達關切,例如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主婦聯盟新聞稿寫道,「目前政府提供的資料大多只是通盤接受日方的說法,並沒有自己的風險評估跟相關研究。」對於日本(中央)政府的說法應保持距離,不只台灣民間團體如此認為,在日本也是一樣。以下就若干問題點,提供給讀者參考。
一、日方應將有利與不利資訊做公平呈現
目前日本農林水產省網頁,對於放寬的國家列表,文件提供英文版,但對於趨嚴(規制強化)的國家列表,則只有日文版(見下方截圖);台灣目前禁止福島周圍五縣市全部品項輸台,而據日本食品通路White food整理,日本周邊國家中、韓、俄,以及美國,儘管不是全部品項,但全部或有部份禁止品項的縣市數目更多。
二、台灣政府搜集相關資訊時,應參照民間數據
以台灣禁止輸入五縣市之一、栃木縣來說,和食品輻射污染密切相關的土壤輻射污染,官方數據和民間數據有很大差異,從最嚴重的數值比較,民間數據(放射性銫24575貝克/公斤)超過官方八倍,且民間檢驗更新至2016年,縣府網頁則停在2012年。對檢驗強度的要求,民間顯然比官方大得多,突顯出官方的消極。
三、日本中央政府食品輻射容許值,或者不為地方政府採用,或者比外國寬鬆太多,應對台提供說明
以放射性銫(セシウム)而言,在位於關西的京都市等地,其營養午餐標準,只有中央政府的一半(見下圖1);以放射性鍶(ストロンチウム)來說,日本對一般食品的容許標準,比起烏克蘭或白俄羅斯,多數寬鬆數倍或20倍以上不等(見下圖2)。
四、日方應對抽驗方式的有效程度及其限制提供說明
以2014年度為例,日本17個地方政府對放射性銫的抽查樣本件數為31萬件(流通前),絕大多數不包括鍶、鈽;而要檢驗後者,端賴中央政府的市面抽查,方法是採取來自15個地方不同食品樣本共210種類,混合成標準樣本檢驗,這和多達31萬件的抽查相比,在統計上效果差異如何,希望日方進一步仔細說明。
關於鍶的污染狀況,官方民間也不同調。2011年9月30日,中央政府發表調查報告,調查範圍為福島核電廠方圓100公里內,表示是從福島核災逸散,但程度皆在過去核試爆範圍內;同年10月初,民間在250公里外的橫濱發現鍶(198貝克/公斤),由於是在新建大樓發現,應非數十年前的核試爆影響;和之前橫濱市官員的解釋矛盾,官員因此遭到批判,橫濱市啟動調查,又在市內他處測到(129貝克/公斤)。
關於鍶污染與農業,在福島協助農業復興的美麗福島未來支援中心(FURE)特任准教授石井秀樹表示:「1963年日本曾在東京測到200貝克/公斤的鍶,而福島市內則在100貝克/公斤左右,沒有同等程度的污染。相對於車諾比那般嚴重的鍶的污染,在農業上應優先處理銫。」據聞,在今年一場町議員進修會上,他直接否定鍶的污染和核災的關係,在場災民事後為文,道出各種數據加以駁斥(註3)。
五、對於輻射污染風險的說明,數值解讀角度不同,觀感便有很大差異,站在避免風險的立場,台灣政府應從嚴辦理、宣導
如NHK節目介紹輻射防護標準的風險、被曝劑量達100毫西弗時,「對一個人是增加0.5%的罹癌機率,聽起來沒什麼大不了,但這指的是一萬人就會有50人罹癌,100萬人就會有5000人罹癌。」換算成1毫西弗,以台灣2000萬人看,會有1000人罹癌(註1)。
小結
由於論及輻射風險,難免觸及專門術語,以上盡量藉由圖片輔助,淺顯地讓讀者認識一些概念,其他較複雜的資訊,像是體內累積輻射劑量與食用核食頻率有關等等(註2),暫且略過,期待政府與民間團體,盡可能掌握相關資訊、了解各國各單位標準背後的設算模型等,讓國民認識相關風險,確保自身健康。
註1:儘管有的文章認為,輻射致害機率,不應該以大規模人數罹癌機率表示,但從日本富山大學准教授林衛文章指出,在ICRP國際放射線防護委員會公報裡,就有這樣的表現方式(見下圖),加上NHK台該節目參考不少資料,直接訪問ICRP與名譽委員等功課,所以還是提供給讀者。
另外,關於ICRP把風險砍半的事情,在日本擁核學者巨頭長瀧重信的書(原子力災害に学ぶ 放射線の健康影響とその対策)裡也寫過,「(ICRP調查)100毫西弗增加1%罹癌機率」(見翻拍圖片前2行),為通說的二倍。
今天,在雙葉地方的議員研習會上,和影片中的這位大熊町町議員木幡真澄(木幡ますみ)女士打招呼。她特地從避難地的會津地方,到雙葉地方的楢葉町這裡分享(木幡原本住福島核電廠所在的大熊町,因為避難到了位於福島縣西部的會津去住。而雙葉偏東。)。我就直接問她講過的白血病的事情(見下方影片),想一探究竟。
然而,這個研習會的講師、美麗福島未來支援中心(FURE)特任准教授石井秀樹,雖然是在講農業跟銫的事情,卻說了「牛肉不會累積銫」「井水不會出現銫」「鍶只有微量所以幾乎不成問題」「福島核災跟車諾比不同,又不是反應爐爆炸了。」他表現地不太專業,我很驚訝。
關於鍶89、90,環境省跟文科省等單位都說過:「放出的量在銫的1/10以下。」以貝克比較而言。原子力安全保安院依據2011年6月6日IAEA國際原能總署的報告指出,在福島核災最初的150小時裡,相對於銫134、137的3.3京(萬兆)貝克,鍶89、90為2140兆貝克,約是15比1(編按:是作者反覆打電話問到的)。對此,東大兒玉龍彥教授等人則說過,鍶的體內風險評價,比銫高百倍以上(原文為多兩個零),在當時指出鍶在實際上的危險性。
然而,霞關(中央部會)卻主張,鍶幾乎是水溶性,流掉就不是問題了,想把問題限縮在銫,讓御用學者盡叨唸這些論調。然而,根據大型同步輻射設施SPring-8的分析,(鍶)核種幾乎都被原子爐內部材質裡的玻璃質硅給包覆,也就是形成所謂的「銫球」(參照下圖)才逸散到環境裡去,因此什麼鍶容易溶於水,銫容易附著於黏土等說法,根本就是想像,是很明確的事!可是,政府對於鍶的問題仍然模稜兩可,在這裡,像這樣的福島水是不能喝的。
比方說,當初美國政府調查(編按:應為DOE、NNSA),從虎門的東京大倉飯店開始,到神谷町、愛宕周邊,有610472貝克/立方公尺的鍶89,美國大使館內的地面,有69715貝克/立方公尺的鍶90。政府有誰調查過?只調查過銫的空間劑量吧。
從核試爆跟核電放出來的鍶,會累積在全身骨頭的外緣,引發白血病。然後還會變成釔集中在胰臟,破壞裡面的β線細胞,使胰島素枯竭,導致一型糖尿病。因此時常併發白血病跟糖尿病。現在沒有醫生說一型糖尿病和被曝有關(編按:匹茲堡大學放射科名譽教授 Ernest Joachim Sternglass 在受訪時曾提及)。醫生跟學者都很會看風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