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206841?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0a416e91a2-EMAIL_CAMPAIGN&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0a416e91a2-84956681
煤礦區變湖區 德國打造歐洲最大人工湖區度假勝地
本報2017年8月31日柏林訊,陳文姿報導
從Google Earth來看德國東部的勞西斯(Lausitz)地區,最明顯的就是煤礦露天採礦所留下的一個個巨大坑洞,許多深色大湖坐落其間。這景象並不衝突,因為,這些大湖就是礦區開發留下的坑洞經人工復育形成的。
現在,勞西斯湖區已成為歐洲最大的人工湖區,德國政府打算將此地打造成度假勝地。根據英國《衛報》報導,觀光局統計2013年已經有50萬遊客在此住宿,目標是2025年達到百萬遊客。
昔日故鄉成為礦區 136個消失的地方
礦區轉型為觀光聖地,可望為地區帶來新榮景,比起礦業汙染也更少。但是,在當地長期對抗煤礦開採的尤瑞許卡(Günther Juriscka)眼中,卻是感慨萬千。
尤瑞許卡指著歇得立徹湖(Sedlitzer See)中間,離岸500公尺處曾經有個小鎮羅森多夫(Rosendorf),那是他出生的地方,如今剩下岸邊一個紀念碑,寫著「Erinnerung an Sorno und Rosendorf 1370-1970」。
勞西斯是德國的重要褐煤礦產地,150年以前就已經開始採礦,東德時期進入大規模開採。根據「消失的地方」檔案室(Archiv verschwundener Orte)資料,自1924年起,像羅森多夫這樣因褐煤開發而消失的小鎮共有136個,在官方記載裡,超過2萬5千人因此失去家鄉。
礦區復育湖區 當地帶來新商機
LMBV(Lausitzer und Mitteldeutsche Bergbau-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勞西斯與中德礦業管理公司)成立於1994年,目前為德國政府所有。LMBV將停止採礦的舊礦區復育成19個人工湖泊,面積從16公頃到1400公頃不等,總面積7705公頃。
歇得立徹湖是其中最大的一個,面積1404公頃,約日月潭的1.7倍大,是歇得立徹礦區開採53年(1928-1980)後,經12年地下水與雨水的累積形成的人工湖,計畫預計後年完成(2005-2019)。
礦區水質成問題 復育仍待考驗
經過開採的礦區已經難以回復為村莊,體認到這個現實,觀光產業進駐是一個選擇。不過,眼前還有許多問題。
綠色和平能源合作社政策與溝通資深主任費德里希(Michael Friedrich)表示,真相是Sedlitz湖水酸鹼值高達2.9[註],只有極少的魚類能夠生存。也有打算來此興建度假旅館的建商發現開採後的地層不穩,最後只能放棄。
德國鏡報2013年也報導,流經勞西斯褐煤礦區的Spree河因礦區大量氫氧化鐵滲出,而變成鏽橙色。
尤瑞許卡說,當初開採煤礦時,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想填土恢復成森林並不容易,要找回真正的生態,恐怕還要等上千年。
部分礦區湖復育的情況比較好,至少,酸鹼值達到中性。對遊客而言,湖區依舊是美麗的。湖畔飯店訂房網站顯示客滿,各國遊客留下高度評價,寫道:「景緻優美,很適合散步跟騎自行車」、「湖區尚未過度開發,是心情放鬆的好地方」、「我們還會再回來」。
參考資料
※ 編註:本報導內容為7/24~7/31德國綠能參訪行程的一部分。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安排並贊助此次行程旅費,但完全不干預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