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206543?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6c56938bd8-EMAIL_CAMPAIGN&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6c56938bd8-84956681
【環原台灣 NO.6】魚槍爭論的背後:在地生態知識與科學的對話
題目:魚槍爭論的背後:在地生態知識與科學的對話
時間:2017/08/23(三)晚上07:00~09: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號(link is external))
主持:Sifo Lakaw 鍾文觀(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董事)
講者:蔡政良(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辦:地球公民基金會X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時間:2017/08/23(三)晚上07:00~09:3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號(link is external))
主持:Sifo Lakaw 鍾文觀(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董事)
講者:蔡政良(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辦:地球公民基金會X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立即報名
由於近海資源嚴重枯竭,今年3月漁業署預告「魚槍採捕水產動物禁漁區管制措施」,規定除了原住民族在原住民族地區基於傳統文化與祭儀等自用或學術研究之外,在12海浬內全面禁用魚槍,不料引起社會一番論戰。
反對的聲浪認為此舉影響生計,希望用管理取代禁用;支持者則抨擊目前的魚槍使用是管制上的黑洞,主張以科學方法為基礎,正視珊瑚礁過漁的現況。原住民的自用雖然被排除管制之外,但也有論者認為遷移至都市的原住民將無法繼續傳承海洋文化。
雖然禁用魚槍的意見分歧,但關於海洋資源應該永續的期望卻是一致。其中,魚槍的使用與社區為基礎的保育方案是否更有助於促進海洋公民社會和保育意識?全面禁用是有效的保育手段,或是導致民眾海洋文化的斷裂?
環原論壇第五場講座將邀請長期居住於都蘭部落、研究與紀錄阿美族漁獵文化的蔡政良老師擔任主講,以及多年來致力於珊瑚礁研究與保育的陳昭倫老師進行與談,共同探詢科學家和漁獵者在地知識攜手為保育做出貢獻之可能。
活動日期:
2017-08-23(週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