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黑潮洶湧》推薦序:黑潮文化


http://e-info.org.tw/node/201561?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6e639dc842-16100810_7_2016&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6e639dc842-84956681

《黑潮洶湧》推薦序:黑潮文化


建立於 2016/12/04
作者: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台灣是個海島,「海」、「島」兩字,其實已清楚標示,這座島和這座島上生活的萬物,與大海的密切關係。

有黑潮經過的花蓮海岸。圖片來源: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北半球主環流之一,俗稱「黑潮」的「北赤道暖流」,約200公里寬,700公尺深,近岸流經台灣東部海域,將西太平洋大洋性生態推靠近台灣東部沿海,帶來豐富的大洋性浮游動物,鯨豚。
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現任執行長張卉君寫的這部作品《黑潮洶湧》,所呈現的就是如此大洋背景下共事的一群人所衍生的一段故事。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以1996年花蓮海域海上鯨豚調查起家,這團隊於1997推出賞鯨活動,1998年團隊深感於這座島嶼與海的不合理關係,認為必要廣結社會資源一起來讓台灣社會轉過頭來,看見並學習尊重我們的海,因而創立文教基金會,取名黑潮,用意是希望這團隊臨摹黑潮默默影響台灣的能量。
從此,台灣除了原有的「海上黑潮」,島上還多了個關心海洋的非營利組織,「岸上黑潮」。
海上黑潮,千年、萬年恆常湍湍流過島嶼邊緣,岸上黑潮,人來人往,因緣際會,也走過了18個年頭。
這群人,因為黑潮、因為鯨豚、因為海洋,而匯聚為團隊,共事於海。選擇非營利組織或是選擇海洋領域為工作重心,在其他國度也許不足為奇,但在台灣,或許就得面對長期畏海和功利雙重傳統價值的困擾。做了選擇後的這一群人,儘管在工作目標辨識度極高的海洋主題共事下,也難免會有因為不同議題、不同認知、不同感受而在這團隊留下不同的痕跡和故事。
這部《黑潮洶湧》,藉由一回小吃店的聚會,讓幾位成員發聲,分別講出各自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作品中幾位陳述者有別於一般社會價值選項的「怪異行為」,我想,重點應該不是在突顯自我的特殊或潔癖,而在於「心」的不同選擇而發展出有別於陸地機會的海洋能量。本部作品雖以講故事形式鋪陳,但字裡行間仍然少不了置入一些基本道理,無論為的是鼓勵、爭取認同或批判,其實都無所謂,重點是,留下記錄。
18年來所有與海或與這團隊有關的事件(故事),都是這團隊這些年來經歷的一波波浪頭。凡是走過,都將留下痕跡。然而,再深刻的鑿痕,都將不敵歲月的散佚本質。耕耘,若沒有隨後的整理與記錄,將無法看見這團隊過去的顛簸,也就無法預見未來的崎嶇。
記得黑潮基金會創立後沒幾年,團隊擅長記錄的特性便已呈顯。18年來,無論文字、影像、繪本或報告,都算成果豐富。但是,有關黑潮歷史故事的記錄,《黑潮洶湧》算是第一部。當然,幾個成員的故事或許具代表性,但未必是這團隊歷史的全照觀點。期待更廣更且更深入的這類書寫,期待有一天能看見屬於黑潮文化岸上支流的「岸上黑潮」文化。


黑潮洶湧》書封。圖片來源:大塊文化。

《黑潮洶湧》

作者:張卉君
出版單位: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ISBN:978-986- 213-749-9
六段虛實交錯的藍色身世、六個陸地上長腳的說書人,揉合小說與散文的敘事情調,帶你走進大海的一千零一夜。
本書以虛實交錯的筆法進行書寫,用不同說書人的六則故事來包裝海洋的各種面向;並帶入海的知識、議題,以及對海最深的情感。這也是歷年來以海洋為主題的出版中,少數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寫作實驗,深度檢視了身為海洋子民的你我,如何偏居海島,卻忽視臺灣四周都是海洋的困境與迷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