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202043?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ad9ed323eb-EMAIL_CAMPAIGN_2016_12_16&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ad9ed323eb-84956681
【綠色小方舟】打造城市綠色「心」天地
作者:范欽慧(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
對台北都會人來說,擁有一片綠色森林代表了甚麼可能?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這裡是都會人親近自然的窗口。然而,當夢想成真之後,真正的考驗是,到底在這片26公頃的土地上,如何經營出符合現代人需要的都會森林?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資料,過去在1950全世界只有30%的人是居住在都會的環境 ,但是預計到了2050年,會有七成以上的人口,是住在人口密度非常集中的都會地帶中,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自然」的空間也跟著被迫擠壓,各種光害與噪音的問題,充斥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中,要在其中營造一片兼顧人類需要,又能友善生態的環境,其實也考驗著幕後經營團隊的規劃與專業。
「人類想親近自然的需要,根本早就存在於我們的基因裡。」大安森林之友基金會執行長郭城孟對著我說。十幾年前,我第一次採訪郭教授,當時他還是台大植物標本館的館長,郭教授本身對社會教育的投入,始終有著超越一般學者的熱情與使命,我之前甚至還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參與他的蕨類俱樂部的課程,我很清楚,很多人對台灣蕨類的喜歡與關注,都是深受郭城孟的影響。他把自己研究的重要成果,轉換成保護大地的力量。
三年前,他由台大植物系退休後,生活反而變得更加忙碌。透過因緣際會的牽引,他接下了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的工作,同時也承擔了大安森林公園幕後規劃管理的重責大任,為了要兼顧人類與生態間的平衡,他先邀請了很多生態學者來到這片土地進行更深度的研究調查,包括了地質、水文、植物、昆蟲、鳥類……甚至這裡的植栽樹木,為大安森林公園的前世與今生做了完整的總體檢,因為他相信,這是一切規劃的重要基礎。
大安森林公園是都會人非常容易造訪的都會公園,但是這裡除了森林,也有兒童遊樂場與籃球場,整體來說充滿了人工的設施。談起生態,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類恐怕不喜歡雜草叢生,昆蟲到處飛舞的環境,但是郭城孟始終希望能創造一個能幫助人類,也能夠幫助自然存續的空間。
這一切的起心動念要推到1990年代,當時郭城孟在哈佛大學的博物館區工作,經常有機會接觸各種領域的學者,並在喝下午茶的時間分享彼此的想法,當時有一位學者提到,人之喜歡養花養草,甚至喜歡養寵物,可能都跟我們的演化有關,人天生就有「親自然性」,「自然」原本就有撫慰人心,平衡安定的作用,這些部份可以連結我們35萬年以來的生存記憶,人類潛意識希望走入自然,就是希望找到「平衡心靈」的力量。這番談話,帶給郭城孟很大的啟發,他明白的一件事:「人需要跟自然交往來平衡自己。」
另外一次經驗是在瑞士,同樣跟另一位學者聊天的過程,他開始用不同的視野來觀看台灣,也逐漸理解到,雖然有時我們很羨慕歐洲那種優雅的生活環境,社會福利又很好,卻不知道其實他們也很欣賞台灣旺盛的生命力。在他們的眼中,台灣是很有療癒能量的地方。
但是生活在台灣的人,卻不太懂得如何欣賞自己所擁有的美好。身為一位蕨類植物專家,郭教授以蕨類為例,來說明台灣的美是何等的細緻繽紛。他說,蕨類沒有五顏六色的花朵來吸引人們的目光,但是它們所擁有的「綠」卻是千變萬化,唯有懂得欣賞蕨類不同層次的綠,有如聽見巴哈的音樂一樣,才可以帶來內心平靜的力量。
台灣很小,卻是「在年輕的軀殼裡,裝著古老靈魂」的地方。我們有古老的生物相,存活在這片年輕的島嶼上,因為地形起伏與變化都很大,在很短的距離中就可以見證各種精彩,許多美好的元素都被積壓在一個小範圍裡,多樣的生態環境孕育其中,郭城孟慢慢理解到,原來這正是台灣擁有的「療癒」力量。而他也夢想能夠在大安森林公園中,打造一個可以讓人與自然間產生「心靈交會」的地方。
台北市有兩百多萬的人口,共享了這片綠色小方舟。但是我們的首善之都,跟其他國際城市不同之處,就在於台北市是「是在一個馬路端點就可以看見山」的盆地環境裡。我們的城市離自然很近,但是位處於市中心的大安森林公園,卻是一個讓台北市民更容易接近,並且可以在其中調整自己的心態,活出不一樣「生活風格」(Life Style)的地方。
郭城孟認為,心態就是生態,唯有心態變了,生態才會改變,也才會建構出一套「自然美學」。真正的療癒目標是要讓在這裡生活的人,「學會欣賞差異,彼此相容,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因此大安森林公園經營的重點,也在試圖去修復與創造更多元的生物棲地,讓繽紛的生命能在此展現。
不過,有別於其他森林公園中大樹成林的景象,大安森林公園內的樹木似乎獨缺老樹,是否有其天生受限的因素?郭城孟回答,老樹需要紮根夠深,然而大安森林公園內的樹木根系延伸到地底三十公分就無法繼續下去,根據地質鑽井的研究,發現這裡的土壤是一層泥一層沙一層泥一層沙,顯示在幾千年前,這裡就是溼地的環境,因此未來在這片土地上經營更大濕地生態,恐怕是更符合這裡的條件。
對許多人來說,大安森林公園是每天運動與休憩的地方。未來基金會希望能邀請更多的人能成為公園志工,一同擔負生態解說與保護環境的任務,並進一步影響附近的鄰里社區環境,讓療癒的力量能從大安森林公園出發,向外擴散到每一個來此造訪的市民生活與心靈。一同「師法自然」,共創屬於在地風格的綠色「心」天地。
※ 【綠色小方舟】系列文章與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合作刊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