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203876?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869f16899f-EMAIL_CAMPAIGN_2016_03_29&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869f16899f-84956681
參與式保障系統:消費者化身查驗員 決定友善農業價值
本報2017年3月30日桃園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人們每天食用農產品,卻未必瞭解農業生產狀況,尤其是友善環境農法的支持者,比一般消費者又更熱切想認識現場;現在不妨化身查驗員,透過「參與式保證系統」(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s,PGS),親訪生產基地,決定友善環境的農場該怎麼樣。
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的「農山塾」,最近提出綠保標章申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受理之後,便以參與式保證系統進行檢驗;為了幫助社會大眾了解參與式驗證的精神,再於上週五(24日)舉辦示範場,邀集農民、學者、市集以及消費者代表,前往農場實地勘驗。
參與式驗證 跟著農民體驗農業之路
「農山塾」是取山中的農業學校之意,希望把農業的文化找回來,農場主邱榮漢是當地人,也是農家子弟。他說,以前都要幫忙家裡務農,小時候照顧綠竹筍,是拿著特製的巨型「棉花棒」沾藥塗竹節,每次塗完都有噁心感,至今仍印象鮮明,因此對農業沒有好感,下定決心不務農。
大學階段刻意選擇到屏東科技大學就讀,就是為了遠離家鄉。由於學建築,有一次參與慈心舉辦的建築營,接觸了雲林古坑有機農場,注意到新農業的可能性,這才重拾農業生產的念頭。
他家裡雖有農地,但歷經幾代祖先分家土地分割,使得農地破碎而零散,此次申請綠保標章的農地,是他2016年承租下來,和朋友一起經營的農地,就是希望能有較完整的農地生產作物。接近4公頃的土地,有3/4土地進行生產,1/4則規劃為休閒型態,以舉辦認識土地、農業、環境教育為主的活動、營隊為主,如山林體驗、建築營等。
跟著邱榮漢走訪農地,他種植的作物包括短期葉菜、瓜果、竹筍等作物,也計畫栽種果樹;由於之前此地使用慣行農法,在整地過程,翻出不少廢棄的塑料農業資材,如塑膠袋、肥料袋、管線。
「整地的過程不時翻出塑料覆蓋物,每翻出一次就讓這些覆蓋物更碎裂、難處理。」他在整地過程還發現整個園區充滿噴藥管線,可想像過去全面性噴灑農藥的光景。
田埂的邊邊角角則藏有各式各樣的「阿比」、含酒精成分的瓶罐,都是農友工作期間的飲料。前人留下來的這些廢棄物,他不得不面對,雖然這一年來,他和夥伴已經盡力清除,但仍隨地可見。他不無挫折的說,可能由於是租地,使用者不重視這些廢棄物的處理,就只是掩埋、眼不見為淨。
當問到要不要列為優先處理?他說,清垃圾往往花掉很多時間心力、稀釋了可耕種人力,耕種過程屢屢因機器捲到這些廢棄物而停擺。因此只能慢慢清理,清多少算多少。
野生物防治有心得 讓鳥吃蟲比噴藥好
幾乎是和自然環境鑲嵌在一起的農地,不但景觀宜人,也吸引不少野生動物前來,邱榮漢說,夏天蛇類多,天氣好有猛禽飛翔。野兔喜歡吃葉菜苗,影響葉菜類作物收成較為顯著,但他仍在觀察,他認為遊客若到農場看到野兔的足跡,也許就是一種觀光財。
「農場搭配休閒的功能,若小朋友來看到野兔,也是很好的學習。」反倒是山豬對芋頭的影響讓他頭痛。邱榮漢務實地承認,雖然保育野生物,但也須顧及生活生計,這個時節適合種芋頭,接下來夏季種南瓜,非常吸引山豬,但總不能不做任何阻隔,只讓野生動物飽食一頓就走。「最後我活不下去、撤出這塊田地,換其他農民,不見得對牠們更友善。」防治方法煞費苦心。
另外,他觀察到會吃蟲的鳥,都是體型莫約麻雀一般大小的小鳥,牠們會吃高麗菜裡的幼蟲,不過,牠不是從路邊的樹飛入田區覓食,而是先停留菜園旁的草叢,看到高麗菜裡的蟲,立即飛過去吃掉再飛回草叢。他因此體會了菜園邊要留讓鳥類隱蔽又可伺機行動之處。
「鳥類比噴蘇力菌更好用。」邱榮漢分享心得,蟲的世代是一星期,即使蘇力菌噴一個禮拜,也無法確定能完全防治,但鳥就不同了!「之前整地都會把草除乾淨,發現這事實之後,就盡量保留,不特別處理,只會處理類似芒草之類的草類。」
查驗四步驟 共同實踐有機農業的理想
參與式保證系統讓消費者、通路商、學者、農民同儕有機會見證產地實況,一起決定有機農業的標準。走訪農場是標準流程中其中一環,討論的題材最豐富。整個查驗行程一開始是行前會議,接著才是走入農場實地訪查,之後會有針對現場資訊討論的總結會議,最後的決定會議上,成員們必須對查驗結果決議同意或不同意。
每一位參與成員事前必須簽屬行為準則聲明書,要求遵守以公正之態度執行查證任務、不能故意溝通不實或誤導訊息,使得任何查證或相關程序有所妥協、對於參與過程取得的資料保密、行為不能損及查證過程的可靠度;農民申請書副本也須於離開前交還主辦單位,不能帶走或洩漏資料。
行前會議主要是校對申請書,由主持人說明此次訪查的流程以及原則,並帶著成員檢視一遍農民申請書,逐項說明確認每位成員接受的訊息是一致的。
實地訪查則由驗證單位提供訪查紀錄表,將訪查過程觀察注意事項分為五個部分,從農場休息室開始就展開查驗,每部分再細分一些項目,以問句的方式供查驗者參考。例如:「當你走進這個農場」部分,14項提示中包括「詢問農場主人如何利用輪作來減少病蟲害發生?他是否有一套策略或是原則來實施?」這類具體的問句,幫助查驗者掌握查驗的重點。逐項查驗說明之後,查驗者必須就每個項目回答是或不是屬於綠保標章合格的項目。
在決定會議上,有些消費者代表仍對回答可以或不可以有疑慮,擔心背景資料以及知識不足做成決定。主持人提醒與會者,雖每個人難免帶著主觀性看待查驗項目,過程中可能衍生更多問題,但是這些都可接受;整個查驗過程鼓勵成員有任何疑惑,就直接和農民討論,在總結會議上仍可將這些疑問與同行的查訪人員討論。
綠保標章:重視生產的社會責任 符合生態系的防治野生物
慈心基金會課長陳榮宗接受採訪時表示,綠保標章以「參與式保證系統」檢驗勢在必行,3月起已在各地試辦。查驗流程有90%參照IFOAM(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的標準,10%依據台灣的特性做調整。舊農友綠保證書期滿,會告知改為PGS檢驗方法,若農友適應上有問題,會另案討論。他希望農友都能接受這套方式。
至於查驗者須要具備那些條件?陳榮宗表示,民眾報名查驗員後,基金會會電話訪談,確認報名者是否認同綠保標章的精神;之後必須參與課程,對於不認識綠保標章的消費者會有2~6小時的課程解說,包括瞭解查驗的表單和內容;課程結束還須通過考核。
此次安排的對象,屬於青年農友,具有指標性;參與式保證系統檢驗方式在台灣執行過程,也將不斷滾動式調整。
綠保標章有時被解讀為只關心野生動物、不顧農民生計,陳榮宗澄清,並非如此,而是在野生動物防治上鼓勵使用符合生態循環的方法,而非不可恢復的化學性、殺戮這類的防治方法;因此一些有機資材還是可以使用,只是必須考慮對生物以及生態的影響。
陳榮宗解釋,IFOAM或國內的有機驗證,都沒有針對野生動物防治規範。有機四大原則中的謹慎(CARE)原則,則是提醒農友使用任何方法、技術時,必須考慮後果。
林務局計畫以補助電牧器使用,減少野生動物造成農業損害,主要目的是遏阻野生動物不要靠近;陳榮宗表示,既然保育主管機關認同,綠保標章也同意使用,只是在計畫中,仍須說明用途、範圍、電量等,確認能正確使用、不傷害野生動物。
陳榮宗說,目前綠保標章涵蓋各個層面的農友,從最基本的生產型到自然農法、休閒型農業都有,並非不重視生產價值,只要符合棲地保護到利益周遭的動物,就歡迎農友前來申請,共同實踐有機3.0的理想──多一點有機,少一點慣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