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203146?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7bf3344913-EMAIL_CAMPAIGN_2016_12_16&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7bf3344913-84956681
【比西里岸故事】水圳記事
作者:李昀(TEIA 台東工作站 專案執行)
上山「尋」水圳
2016年9月某一天,我們跟部落年輕人一起走了趟「尋」水圳的小小旅程。在以前,應該是上山「巡」水圳,而如今我們卻是上山「尋」水圳。
這天隊伍裡的都是民國7、80年代出生的部落青年,部落水圳在他們的生活記憶中都顯得有些模糊遙遠。根據目前水利會記載,比西里岸區域有4條水圳,分別是白守蓮1號圳、白守蓮2號圳、白守蓮3號圳、白守蓮4號圳。而從部落老人家的口中,我們聽到部落從前有5條水圳,這些水圳還有著各自的名字,分別是Inalan、Tomodan、Kakoting、Holiwan、Hokapan。
此次探路的,應是名叫Tomodan的水圳。我們以Takenipay(岩棺地)產業道路下方一段有完整水泥路基的圳道做為起點開始,一邊注意腳下因連日下雨濕滑的土壤,一邊開路往前。水圳沿著山邊開鑿,我們也沿著山壁而行,久無使用的圳路多被泥土覆蓋,越往上走,圳道斷裂也越形嚴重,部分路段的水泥路基位移、坍塌陷落,甚至是被樹根壓到變形。行走近50分鐘,便遇到一片嚴重坍塌的山坡面,也無法再看見水泥圳道的蹤跡,開路先鋒只得宣布不宜再前行而原路折返。回去後比對這次尋路的路跡和水圳路線圖,發現原來我們路才走了一半,Tomodan的取水口還在更遠在的山上。
輝煌的曾經
比西里岸水圳的開鑿與日治時期鼓勵阿美族人轉作水田有關。根據《成功鎮誌》所轉載日本時代的官方紀錄,1925年此區的水圳灌溉面積就達160甲,為當年成功地區水圳灌溉面積之首,可見90年前的比西里岸水圳灌溉系統便已有相當規模,山上的農田想必也是相當熱鬧與富庶。將近90歲的Kacaw阿公告訴我們,在他年輕時代,巡水圳可是比西里岸阿美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作(請參見此篇:家的意念),水圳的路流經哪家戶的田,哪家戶就必須出人力擔負巡守、維修的責任。Mamo(阿美族語:阿嬤)Fusay還曾說起過去部落會利用富家溪的流水,將位處較深山農田的稻穀載運出來。水圳是水田農業生產的命脈,也乘載著豐富的部落歷史。
台東農田水利會成功工作站的站長曾告訴我們,比西里岸這幾條水圳,水利會在20幾年的時間內至少投入2900萬元的經費進行維修、改善,曾是水利會付出最多心力與金錢的灌區。過去比西里岸的水圳,可不像今天這般隱蔽而靜謐,農田亦是一片熱鬧生機。
水圳的難題
1980年代後,水田轉作與農地休耕政策開始實施,部落的faki回憶大概從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左右,部落的水田開始漸漸沒人耕作。遠洋的漁船載走了部落的青壯人力,繁華大城市召喚了離鄉背井的遊子。農務人力不足,比西里岸的農田耕作不再具規模,身為農業命脈的水圳,沒有了可灌溉的農田,大部分水路只能漸漸隱沒於荒煙漫草中。水圳成了不起眼的水溝,想看水圳路段,還得特別找部落長輩領路找尋。無人維護的水圳也成了藏污納垢的空間,曾經我們就看見一台破舊洗衣機棄置某條水圳路旁。
2015年,曾有部落青年試圖復耕家中水田,在無水圳灌溉的情況下,只能抽取地下水作為灌溉水源。猶記得在耕作中期,因為政府發包工程整治野溪的疏失,導致地主與耕作的年輕人均未被妥當通知,工程導致水田有半邊土壤裸露而開始滲水。水田復耕挫折很多,水源正是一個最容易讓有心復耕者卻步的難題。然修復水圳所需金額龐大,若沒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種植,似乎也很難讓水利單位放心投入經費修復;反過來說,沒有穩定水源供給,有心從農人士恐怕也得多所卻步,如此變成一種難解的循環。
比西里岸的水圳們曾是灌溉面積最大、長度最長的水圳。老人家記憶中的5條水圳,如今只剩白守蓮4號圳在水利會的修復下通水灌溉,其他水圳如故事般只存於長輩的記憶中。水圳故事當然可以不只是故事,因為部落過往的故事都可能是指向未來發展道路的明燈,如何利用部落的過去創造未來,大概便是部落晚輩們的功課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