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

不對的事就是要指正!德國人以維持秩序為己任|劉威良


台灣好像對德國社會展現的秩序和自律,都有莫名的嚮往。德國人自己對人對事其實很挑剔,看到自己認為不對的事,就非指正不可,個人在德國生活超過二十年,至今在路上偶爾還會被社會人士「指教」,心中又好氣又好笑。
不對的事就是要指正!德國人以維持秩序為己任|劉威良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869


不對的事就是要指正!德國人以維持秩序為己任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好像對德國社會展現的秩序和自律,都有莫名的嚮往。德國人自己對人對事其實很挑剔,看到自己認為不對的事,就非指正不可,個人在德國生活超過二十年,至今在路上偶爾還會被社會人士「指教」,心中又好氣又好笑。
德國人認為不對的事,就非指正不可
來源:Pixabay
記得第一次被指教,是在德國的人行走道上。當時我剛來德國沒幾天,拖著沈重行李,行李滑輪隆隆地響,我卻看到迎面走來的阿嬤,手拿柺杖邊走邊連續敲特定一邊的地上給我看。剛開始,我覺得她很不友善,臉僵僵地不知要做什麼,也不知她用意,只知她好像要對我示意什麽。一直我們走到快面對面時,我才意會,原來她是要用柺杖對我說,要我走人與自行車共同走道中行人走的那邊,而不是走出線外的自行車這邊,影響自行車行車。地面有一條直直長長的分隔線,她用柺杖指的部分,就是人行走的,而我正走在分隔線另一邊的自行車道上。
雖然那是寒意很深的秋天,當下完全沒自行車過往,她還是很認真地指示一個白目的路人。當時我還來不及反應,她就與我擦肩走了,看也不再看我。我明白後,當然馬上改過。
像這樣在路上被糾正的經驗,多到不勝枚舉,我的交通潛規則,就在日常中受老老少少的德國人指正逐漸學會。有時他們不僅面惡,所用的話語,還有濃濃諷刺的酸味。有時我還沒會意過來,也來不及反應,他們就好像已經洩了憤似地走人,用意好像只是為了罵人。其實這跟禮貌沒有關係,他們就是看到不該做的事,一定要盡到嚴厲氣譴責的義務,不然有愧其良心。
這就是德國人的公德心,他們不僅要求自己,甚至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一個朋友說,德國人幾乎人人就是這樣,才會有今天大家都守秩序的德國。
公領域為先,指正是義務
德國人非常講究公領域,政治人物私生活如何,不管是要結五次婚還是他是否為同性戀者,都是個人的私事,不值多談。但只要與公領域有關的事,他們一定管到底,有時還會讓人覺得太超過,好像每個人臉上的眼睛,就是一雙雙的監視器,掛在每個人的臉上;只要他們認為不對的,或精確地說,是干擾他內心秩序的事,不論他是否有理,他都會正面向你指正,絕不留情面,這樣把維持社會秩序當己任的國家不多,但當每個人都像警察一樣的時候,這國家還需要警察嗎?
德國一般大眾當然也有許多粗魯自私的人,有些自視甚高者,甚至不加修飾他們在文明上的粗魯,硬是要以自己狹隘的人生觀,主張是自己的生存受威脅,來合理化自己的歧視。你說他歧視,他們不願承認,他還會惱羞成怒,指責你侮辱他人格,因為德國人最怕被人說他歧視,這個罪名好像比殺人還深重。
心中一定要有秩序才有安全感的德國人,很多事情就因此而沒有中間地帶,什麼事都必須有區別,才能守住他內心秩序所需的安全感。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可以把垃圾分類做得徹底的原因。
分類是內心秩序的表現,卻把人也分類徹底
在大多數德國人心中,我認為其實沒有多少人知道什麽是真正的寬容,他們的世界只有黑白左右,沒有混合多元,雖然德國人本身是多元社會下,經濟獲利的最大受益者。在德國生活中,靠著他們理念中的分類區隔精神,展現出來的最大的強項就是垃圾分類,分得很徹底,而且他們對自己人及外籍人士也自然地依他們理念做分類。
最近的新政府剛組成執政,來自巴伐利亞保守派的Seehorfer 擔任內政部部長,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上來就任就嗆伊斯蘭教徒說「伊斯蘭不屬於德國」,好像打算和總理梅克爾對幹。果然隔天梅克爾總理發出聲明,強調「伊斯蘭已成為德國的一部份」來安定人心。一個內政部長想用宗教來分類,硬是把住了三代的土耳其人區隔開來,等於是無視數百萬伊斯蘭教徒住德國的事實,像這樣刻意挑撥宗教對立已不是第一回,難怪許多在德國土生土長的年輕土耳其人,無法認同德國。
雖然很多德國人無法認同伊斯蘭教義歧視女性的教義,但把宗教信仰無限上綱到以此分類人的歸屬,讓原應被德國社會接受的穆斯林人更感被排斥。德國政府各部門經常強調各族群要在社會中融合,卻因內政部主事者的宗教態度,把社會族群深深地切一刀。
德國人從來就不完美,一方面他們自卑,一方面他們也自傲,你若問他們對自己的評價,他們經常評價不高,因為他們永遠不懂得什麼是滿足,永遠有事情需要指正。也許永遠不懂得滿足,才是成就德國的富強所在吧!
關鍵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