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受不了環團「程序問題」連發 27日藻礁會議環署將直播不開門


http://e-info.org.tw/node/211146?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b1bdd6c394-EMAIL_CAMPAIGN_2018_04_17&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b1bdd6c394-84956681

受不了環團「程序問題」連發 27日藻礁會議環署將直播不開門


發表日期 2018/04/20
本報2018年4月2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由於興建中油天然第三接收站恐衝擊大潭藻礁生態,觀塘工業區、工業港的環差、環現差初審會議都在爭論中不歡而散。環保署18日傍晚發出新聞稿,宣布將在24日、27日兩次繼續召開專家會議的延續會議,但24日讓民間團體發言,27日只有專家討論,不再開放民眾團體進場旁聽發言,關心民眾僅能看環保署的網路直播。
「我們當然不能接受!」桃園在地聯盟潘忠政在新聞發佈當晚如此氣憤表態。20日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也發出聲明,要求環保署立即道歉並重新開放會議,潘忠政譴責環保署此舉是剝奪公民旁聽權及與專家互動的辯證權,是大開民主價值倒車。

大潭藻礁的美麗地景,潘忠政攝於第2道堤至第3道堤之間
大潭藻礁的美麗地景,潘忠政攝於第2道堤至第3道堤之間。
環保署綜計處表示,在觀塘案初審會議過程中,為了釐清藻礁生態爭議,因此召開專家會議,在3月23日及4月13日,由爭議各方推薦專家學者參與,無奈民眾團體於2天會中持續以與藻礁生態無關的程序問題「拖延」會議正常進行。
環保署表示對民眾團體的行為「深感遺憾」,更呼籲應保留觀塘藻礁專家會議專業討論空間。 環保署認為專家會議的討論結果只是供初審小組討論參考,本身沒有涉及開發案准駁,但民間在3月23日不斷提出程序問題,質疑「四方推薦緣由」、「受推薦專家應否迴避」,讓當天無法進入專家討論;4月13日的延續會議,民眾團體提出的「不當黨產」、「工業港無開發許可」、「不信任其他推薦方,要求重新推薦」也與藻礁生態無涉。環保署批評民間團體「恣意打斷叫罵」主席及專家發言,嚴重影響會議進行,非民主自由社會應有現象。 
環保署已計畫在4月24日、27日舉行召開專家會議的延續會議,但民間只能在24日發言;27日則是專家討論,當天不再開放民眾團體進場旁聽發言,過程中將全程開放媒體採訪,並以網路直播的方式公開。
大潭藻礁行動聯盟抨擊,環署此舉是扣公民團體「不理性」的大帽子,用「拒絕公民團體參與」當處罰更是把公民團體當小孩在管教,簡直是封建。潘忠政不滿,旁聽環保署各項環評相關會議,是公民的基本權益,不開放民眾進場是符合哪一條法令?是這個綠色執政要民主倒退的宣示嗎?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不滿,兩次會議時間那麼近,且農委會的一年生態調查才剛要展開,在沒有研究調查結果之前,這些專家到底是要以什麼基礎來討論當地藻礁生態?這樣的安排,豈不是顯示環保署只是急著要跑完程序?
潘忠政強調,24日當天,民間團體會竭盡可能表達對藻礁生態系的論述,但絕不認同現在的專家小組組成是公平的。
對於環保署指民間不斷提出的那些「程序問題」都與觀塘案本身及藻礁生態無關,潘忠政反駁,在這場不對等的戰爭上,對弱勢的公民團體來說,「程序問題」就是很重要的正義,民間要求應有的程序或是疑慮澄清後才可以繼續進行審議,且是基於「任何與本案相關的源頭問題應該都可以要求釐清再審的程序正義」。
潘忠政指出,公民團體很早就要求中央及地方保育機關劃設「藻礁保護區」,但農委會與桃園市政府都一再推遲、互踢皮球,總是在環評審議場合提些不痛不癢的建議,態度消極,讓珍貴藻礁即將遭不良設計的環評大會制度「活埋霸凌」。
潘忠政重申「專家小組組成不公」問題,指出民間團體還知道避嫌,沒有推舉長期合作的學者,反觀中油、農委會、桃園市政府所推薦的專家,多人曾經接受中油補助做調查研究,皆有利益迴避之嫌,尤其是農委會推薦了曾遭媒體踢爆收中油300萬諮詢費的中興大學教授林幸助。政府不面對自己的不公平處理,卻一再跳表示專家會秉持專業、公民團體應該理性云云,這根本是顧左右言他的踐踏公平正義,民間團體實在不能服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環境資訊中心吧!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