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200559?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653b346494-16101910_19_2016&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653b346494-84956681
接連秋颱重挫雜糧 蔡培慧籲倍增育種經費 尋抗逆境品種
本報2016年10月1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今年秋天颱風接二連三到來,雖然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強調農產存貨都夠,但今年雜糧的播種時機已過,明年國人恐怕難吃到國產雜糧,才是更嚴重的後續影響。農民急尋耐雨、耐淹等環境耐受力高的「抗逆境」作物品種,要求政府大力研發育種。
立委蔡培慧、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與三位農友18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出面呼籲政府應該重視長程性農業育種工作,選育環境耐受力高的作物品種。認為比起農業保險等補救措施,「蹲好馬步」才是在源頭解決問題。而在極端氣候越來越嚴重的狀況下,農業育種的研發經費不應短絀,研發經費應該倍增,有充足的經費與人力,加速研發出耐雨、耐淹等環境耐受力高的作物品種,台灣農業才能有所準備。
育種經費連年降 也缺育種家跟技術人員
對於民間訴求,陳吉仲回應,育種經費的確近年不斷下降,從2014年的1.8億元,一年遞減1千萬,今年已剩1.6億,但他承諾明年將編1.8億的經費至少先回到2014年的水準。這與蔡培慧主張的倍增仍有差距,不過,陳吉仲表示,農委會將對育種研究經費與人力進行盤點與檢討,否則淪為空有倍增的經費卻無人執行。
陳吉仲坦言,目前不但缺育種家,更嚴重的是缺乏技術人員,先前政府為了全面精簡人力而「遇缺不補」的策略,造成目前研發機構的技工部分為派遣人力,相關專業無法傳承,雖然目前改採「退二補一」彌補,但仍需要全面檢討。
風災打擊國產雜糧 農民心焦
秋颱不斷來襲,降雨和淹水讓島內雜糧「全軍覆沒」,讓農民相當無奈。雲林東勢的毛豆農黃祈堯直說,現在要轉作其他作物也來不及了,看來只好「開始過年」。雖然陳吉仲承諾農委會將會彈性延長受災農民的申請轉作時間,但也坦言,如以紅豆為例,的確沒有在「雙十節」前播種,種出的紅豆將會不夠紮實飽滿。如此一來,明年國人就難吃到國產雜糧了,只能進口取得,這將是風災帶來的後續問題。「我也在問我自己,這算不算風災農損」,表示農委會正在思考這樣的問題。
名列百大青農的毛豆農侯兆百更擔憂,由於今年的豆苗都泡在大雨裡,可預期未來毛豆種源肯定不足,加上這兩年因極端氣候影響毛豆的供貨不穩定,將相當不利外銷。如果持續如此,將衝擊國內外銷售通路,同時也打擊台灣好不容易起來的雜糧復興趨勢。
郭華仁:因應新挑戰,應提出新栽種制度
蔡培慧、郭華仁與農民提出建議,要農委會重視作物育種,投注更多的經費與人力,加速研發各種如能耐雨、耐淹等環境耐受力高的「抗逆境」作物品種,也建立雜糧種源儲備庫,並推動雜糧作物復耕計畫。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農試所、農改場等研發單位角色重要,除了要找出能因應極端氣候的新品種外,更要設計出新型的栽種制度,以往各地農改場多有幾十套、甚至上百套的栽種制度供農友選擇。現在要因應新的挑戰,也應提出新的栽種制度,而相搭配的就是夠多種類的作物種源,才能提供組合。郭華仁更認為,應該進一步將產銷規則也納入設計考量,也讓大農、小農的不同需求都獲關照。
「基本功不能廢!」郭華仁直言,比起追逐國際期刊發表論文、技轉績效,農改單位更該正視育種的基本功,這才是台灣農業的源頭所在。
擴大「參與式育種」 農民、研究單位齊力解決問題
郭華仁更提議,除了善待、鼓勵研發單位的育種家與技術人員外,也應該更擴大「參與式育種」的作法,讓小農各自將新品種帶回各自的環境試種,也協助研發者驗證新種適應環境的能力。
在雲林從事友善耕作黃豆、黑豆的豆農蔡得黃亦表示,農民不是只來要補助,而是希望政府與農民共同來克服眼前的困境,也希望找回過去農民間不斷的交流與互助機制,政府協助農民嘗試各種新的技術與品種,並思考如何支持農民學習、交流與自立,而不是只靠發補助來解決問題。
面對陳吉仲只能承諾明年編列1.8億元育種經費,與「倍增」的主張有段距離,蔡培慧認為,農委會有70多億的農村再生經費,應該可以撥用在育種上。陳吉仲則表示,育種研發與農村再造屬不同科目,經費無法直接撥用過去,但是讓更多農民參與「參與式育種」的部分,就有運用農村再生經費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