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海島居民的省思:從紀錄片淺談台灣東北海生態變遷


http://e-info.org.tw/node/200567?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cd43bef32e-16100810_7_2016&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cd43bef32e-84956681

海島居民的省思:從紀錄片淺談台灣東北海生態變遷



建立於 2016/10/30
作者:陳楊文
孕育我們生命的台灣,周遭婆娑海洋是島嶼的搖籃。
我深信著,幾萬年來,海洋搖籃沒有改變。直到我們這一代人,帶著科技的貪婪,漠視污染的不義,改變了千古不變的海洋。
我們曾經以為海洋屏障我們的安全,只要不靠近海邊就不會有溺水的事件,更不會有敵人喬裝百姓上岸。
隨著戒嚴的結束,海禁也開放。如此一來,生活在這塊島嶼上的人們,約有半個世紀無法正大光明地接觸海洋。我們對於海的印象,是無邊際的垃圾場,丟個垃圾也無妨,也是儲藏食物的冰箱,海洋生物成為海鮮文化,每年的漁季活動是口慾的推銷大會,直到有天才發現,海中的魚跑去哪裡?科技島用盡智慧捕魚,美其名是世界漁撈大國,而其背後對海洋生態的衝擊,要等到國際組織來制裁才會關心一下。
或許你很難穿過海平面,一探環繞這塊土地的海域。個人如此,整個人類也是如此。


雙世界。(圖片來源:陳楊文)

除了資源 海還是什麼

直到上個世紀,當法國中尉哥斯都(Jacques-Yves Cousteau)在1943年發明水下呼吸系統(簡稱 SCUBA)或是俗稱的水肺,才開啟人類對於海洋生態的探索。13年後,紀錄片寂靜的世界》(The Silent World),在坎城電影節上映,並獲得坎城首度頒給紀錄片的金棕櫚獎。
我記得小時候在電視前,最期待看到哥斯都幫美國廣播電台ABC所拍攝的一系列海洋冒險紀錄片,哥斯都為探險隊隊長,開著加利索號(Calypso)研究船, 從1966年到1976年間,到世界各地的海域做研究。
台灣海域因為海禁此因素,印象所及,海洋影像直到1984年才由第一代的潛水教練謝新曦先生,以《台灣的海底奇觀》 (由渡假出版社版)讓大眾一睹周遭的海洋生態。
在此之前,所有台灣人在小學所接觸到的海洋,大概是民國39年出版的國語課本,林良先生所著作的〈爸爸捕魚去〉:「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簡潔的教育訊息,傳遞的是:海洋是危險的、是提供生計的場域。
謝新曦先生的著作開啟台灣對於海洋生態的視野,與傳統捕魚或漁撈活動不同,純粹獵取海洋生物的影像,以休閒運動來看待海洋,而無論多少次的海底潛水與攝影活動,幾乎不會有竭澤而漁的問題,相對於漁撈活動,這是比較永續的做法。


海蛇游泳。(圖片來源:陳楊文)

紀錄片 呈現台灣海底面貌

如今,越來越多人從事海洋活動,目睹台灣海洋生態的變化,費盡心思與精力為寶島紀錄下珍貴又美麗的畫面。其中佼佼者陳軍豪(Howard Chen),近幾年在YouTube頻道所發表的台灣之海潛水紀錄片(Taiwan Ocean),真實地反應台灣海洋生態的風貌。
陳軍豪先生在2013年10月發表的台灣之海,是紀錄4月到9月台灣東北角海底的生態,影片以廢棄的漁網為開場,呈現漁網對生態的強烈影響,接著鏡頭轉到軟絲產房,將廢魚網與竹枝兩樣人為設施進行對比,前者傷害海洋生物,後者是用來幫助海洋生物繁殖,以豐富海洋生態。
天竺鯛魚含著卵、小魚開始孵化、珊瑚夜間產卵等,這都畫面皆不是隨機就能拍攝到的,在每個鏡頭的背後可看出作者對於海洋有著深刻的觀察經驗,否則難以掌握到關鍵的行為與時機。
加上海蛞蝓身上的小小共生蝦,甚至少數幾個蛋白質的螢光鏡頭,羊魚、寄居蟹與珊瑚,可以看出作者細膩的觀察力,與嘗試各種攝影器材的可能。特別是螢光鏡頭後海馬的畫面,很可能是極少數北部海馬的影像紀錄。
後半部的自由浮潛(Free Diving)運動,與前半部的海洋生態看似無關,但似乎想傳達的是人在海洋中的活動,容易讓人聯想到盧貝松的碧海藍天(The Big Blue),只要是永續不破壞生態的活動,相信大海都會非常歡迎。
本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劇中不具旁白或文字,觀者難以獲得海洋生態的資訊。倒是攝影器材有較詳細的介紹,讓有心紀錄海洋生態者可以有所依循。如果作者有心朝本土海洋的作品創作,無論是生態紀錄或藝術創作,後續應結合劇情與內容發展,跳脫只是影像紀錄的收集,將會更有可看性,也越能成為大作,當然所費的工夫會不在話下。


銀塔鐘螺 Tectus pyramis。(圖片來源:陳楊文)

紀錄 是瞭解與研究的根基

我們實在難以比較30年前與今日的海洋狀況,因30年來台灣海洋正式公開的紀錄幾乎是鳳毛麟角,尤其是東北角海洋。謝新曦先生當年拿著36張的底片機拍攝,今日用的是高解析度的攝錄兩用數位相機,許多海洋生物物種在兩作品中都可以見到,但這並不代表海洋生態沒有改變。
儘管沒有直接證據證實,台灣東北部海洋生態瀕臨危險的地步,然而從沿岸漁業的崩盤,捕不到經濟魚,大可一窺究竟。另一方面,每艘漁船佈滿幾百瓦的強力誘集燈,是否會造成過漁,而使整個海洋生態進一步惡化?也不是這裏能夠討論的。
我們對於周遭之海的生態所知太有限,由台灣陸地延伸進海的海洋底棲族群生態,如作為海洋食物網的底層,珊瑚、海葵、海綿、海鞘、軟珊瑚、珊瑚藻等固著性族群,最近才由台灣大學法國籍教授單偉彌 (Vianney Denis)等研究者,才開始科學性地描述與比較(Structure of Benthic Communities along the Taiwan Latitudinal Gradient, 2016/8/11)。
我們樂見更多的台灣海洋生態紀錄出現,無論是攝影、影片、文字著作或是科學研究,一旦有了這些不同時間的紀錄累積,我們才可能找出真正改變海洋生態的問題所在,與採取海洋保育的行動。
作者簡介:陳楊文
Formosa 海平面下 (2012) 山岳出版社,台北。入選2014墨西哥國際書展(Guadalajara International Book Fair全球最大西班牙文書展) 。
一個潮池的秘密(2011)行人文化出版公司,台北。入圍2012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top10,環保署第一屆綠芽獎優等獎。
Management and trade of Whale sharks in Taiwan. (2002) TRAFFIC East Asia-Taipei, Taipei, Taiwa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