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116664
可以說的秘密?! 東北角象鼻岩的保存危機(下)
文字大小
27 5 Share1
本報2016年6月28日新北訊,林倩如報導
前言:新北市瑞芳的深澳岬擁有獨特、原始的天然海岸線,如今欲依《文資法》劃設成自然保留區,卻意外發現該地有為私有地,再次面臨觀光發展與保育間的拉扯。本報綜觀多元環境觀點,從地質價值(上篇)、保育區法源依據(中篇),提供讀者思索海岸地景與觀光發展的考量依據。本篇則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及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郭兆偉娓娓道來,因為倡議環境信託以及長年走在海之濱,積累而成的面海領會。
每一段海岸都珍貴 環境信託需要你
孫秀如表示,長期推動環境信託以來,它的重點便是,在國家資源有限的條件之下,由民間自主發起、參與保育事務的核心精神,象鼻岩必須進行更多評估。環境信託也許操作的是小尺度的保護,但具備社區溝通、符合在地需求等特色,機動、彈性的合作關係,可以突破行政程序的限制,同時謀求與公部門的協商進展。
她以英國國民信託保育海岸線所執行的「海神計畫」(Neptune Project)為例,1965年委託學術單位瑞丁大學(Reading University)進行海岸線現況調查,依普查資料劃分保護層級,最後選出1500公里作為保護標的,迄今已擁有約1200公里長的海岸線;另一方面,又因在英國具國際級、國家級或區域等級重要性的知名地質景點,往往以海崖形式出現,則搭配由當局指定「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ite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 SSSI)或「區域性重要地形或地質景點」(Regional Important Geological Site, RIGS)的功能,藉以完備海岸線保育範圍。
英國國民信託有資金購買土地來保護,而台灣的現實仍是難關重重。以剩不到70隻瀕危的中華白海豚來說,一度面臨工業區開發危機的大城溼地乃牠們的迴游廊道,國有地且屬重要濕地,國際國民信託聯盟(INTO)專家來訪時,亦直指其極富SSSI甚至最高階保育等級「自然保留區」(Nature Reserve)之保育價值。公益信託強調公眾參與,這也是擋下國光石化後,協會自去年起設置鹿港工作站的原因,耕耘共管共治以守護台灣的海岸線。
回到象鼻岩,周邊不乏海科館、海大等科學資源,未來討論保育區的劃設,期讓專業團隊入駐,結合文史、社區等等多元背景工作者,嘗試迥異於風景區賣涼水一般觀光產業的營運模式,以不破壞地景為前提,把海崖的美留下來,深化環境教育、共構地方經濟,依舊可以創造商機,環境信託當為較前進的永續做法,她表示。
孫秀如再提醒,不光是象鼻岩個案,從中並反思看待地景文化的方式。2013年協會曾走繞海岸線一圈,目睹本島自然海岸線已不到50%的慘況,地質地形、周遭生物,每一段都珍貴,獨特且無可取代,那麼,不就更不應該減少應該優先保護的自然資產?
大象老朋友 最近好嗎?
海大海洋生物研究所畢業的郭兆偉,連同大學時光,七八年在八斗子、深澳岬一帶活動,迄今猶記得初初見面的震懾。大學生總愛開發各種新景點,大二時,有位學長說帶我去看他的秘密基地,途經漁港很髒,堤防不少垃圾,心中疑惑著直到翻過小土丘,還囑咐要把眼睛閉起來.......睜開一看,一頭大象在我面前,你怎麼會在這裡!你站多久了?這麼天然、原始的海岸線,一個個聳立起來的蕈狀岩,深深的海蝕洞,斜斜的海蝕平台切入藍色大海,許久許久捨不得離開,他細細形容那段難忘經驗。
實在太神奇了!大海中間站著一頭大象,壯觀加上大海傳遞強大的療癒能量,每次心情不好,就來這兒補足元氣,探望一個老朋友,牠毫不變移地守護地方,讓人依靠著既溫暖又安心,他再補充。
2008年下半年度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TAMEE)成立後,郭兆偉開始進行場勘,暖身規劃「走在海之濱」環島之旅,2009年正式開辦,為了介紹這個特別的好朋友,即使來回將因此增加3公里2小時左右的行程,亦在所不辭。雖無法像學生時期三不五時造訪象鼻岩,盡量把握機會探望,聽到開發、私有地一事,也感到非常錯愕,因此前來關心。
對他來說,其危急性一如藉指標物種判斷環境狀況,一旦消失就回不去了。該如何跟環境做朋友?必須長時間去認識、與其相處,理解它的各種變化,不只是無痕行為,更重要的是親近的正確心態,不要做任何要求,比如一定要看到什麼,如果能夠這樣,自然不會在天氣不好時跑去或執著個人目的釀成意外。「就像爬山一樣,看不到景觀會難過,或需要更多努力翻越,倘若真的到不了,又有什麼關係?」不要因為象鼻岩危險,便加裝人工圍欄,為什麼象鼻岩一定要被所有人參觀呢?遊樂園不也有分級制度嗎?人跟環境的互動,與人跟人之間如出一轍,尊重兩字,郭兆偉重申。
無限回憶在深澳岬,指著岸邊一根漂流木他問,看得出來嗎?這是一個阿美族小家庭用來搭棚的支架,他們逐水草而居,往往住上一兩個月,大人在潮間帶採集,小孩在海洋裡面玩耍,家族成員幾年下來略有擴大,仍保持著這樣的生活樣貌。又指向岩壁,沒有人為干擾,那是黑鳶築巢、育幼的所在,族群量已相當稀少,北海岸是難得的棲地。遙望大海,有機會的話不妨從海上觀賞象鼻岩,右臉、左臉兩面都很象鼻呢,他笑說。環境一直守護著我們,不因我們對它好壞而改變態度,保存象鼻岩的後續行動,期體現出環境教育的真諦。(系列報導完,繼續閱讀上篇、中篇)
一個個聳立起來的蕈狀岩,令人讚嘆不已。攝影:林倩如。
【系列報導】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