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一場能源民主的社會學習實驗:荷蘭烏特列支城市能源對話(中)


http://e-info.org.tw/node/116661

一場能源民主的社會學習實驗:荷蘭烏特列支城市能源對話(中)

文字大小
 1  1 Share1 
 
 
作者:賴慧玲(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博士班)
如果市政府放手把一個城市的能源轉型交給市民去規畫,會是什麼模樣呢?荷蘭城市烏特列支在2015年透過「城市對話」,邀請市民研擬能源政策。正在荷蘭讀書的慧玲訪問了主辦單位、學者與副市長,仔細介紹這整個故事。
城市對話的過程紀錄。(圖片來源:烏特列支市府)
城市對話的過程紀錄。圖片來源:烏特列支市府
Day 1:一起來做夢
2015 年3 月14日,第一場「城市對話」就在副市長范·何冬克與歐佩斯特騰教授的啟發演講中拉開序幕。這一天,上百位不分年紀、性別、種族、行業、和教育背景的居民的任務是針對烏特列支的能源願景一起「作夢」。他們被分配到數個十人不等的小組,討論可幫助烏特列支達成能源目標的措施和步驟,每一桌自行決定主持人、計時員、和紀錄者,讓大家在時間之內將發想到的各種能源點子和問題一一寫在海報上。
活動總主持人會提醒民眾討論的原則。例如討論的重點不是針對個人的好惡辯論,也不需要刻意強求共識。不同的意見都有表達的自由,相反的意見可以同時並陳,也不需要特別追究理由。重要的是,把討論焦點放在彼此的共通點上,一起思考如何讓共同的意見變得更可行。德·亞荷將這個模式稱之為「參與式的共同創造(participative co-creation)」。
為了協助民眾討論,德·亞荷和十位左右協助撰寫Factsheets的同事在各桌間四處走動,一旦討論桌上有任何問題,民眾可以舉手向這些人型維基百科尋求說明。對德·亞荷來說,這不只是聽民眾如何討論、把他們提出的點子作數據加總,更是發掘各種細微差異的好機會。例如,他發現對許多民眾來說暖氣供應似乎是個敏感的議題,應該特別留意、多作討論。
「民眾比政治人物想像的還要聰明。」他觀察到民眾非常認真地思考各種可能選項的優缺點,並且以相當盡責的方式努力去達成目標。
他發現民眾對於再生能源科技已略有所知。只要額外提供一些基本資訊,民眾自然知道該如何去權衡各種狀況。例如有的人偏好小規模的發電裝置,但一旦他了解這樣裝置發電量就會比較小、較難達成碳中和城市的目標,就知道必須進一步思考其他的方案,結合不同的能源選項。
「到最後,這並不那麼關乎『如何將專業複雜的科技轉譯成親民易懂的可行方案』的問題,而更是:只要單純地把基本數據用圖表呈現給民眾(例如選擇風力最多可以發出多少電),他們就明白了。所以要跟民眾解釋科技,並不是那麼困難。他們也會互相解說、釐清思考。」德·亞荷表示。
他也發現,民眾不會安於事前準備的Factsheets和指標,而是天馬行空地發想,非常有創意。例如,當天活動尾聲進行能源點子票選排名,最受民眾青睞的選項是「人體動能發電」(例如行走時依靠身體的動能幫手機充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擺攤是荷蘭人的全民運動,市府也不免俗地在當天下午現場設置「知識市集」(knowledge market) ,邀請各種再生能源或能源效率相關的民間組織、能源公司和專家在各自的攤位上發表自己的點子,讓民眾依各自的需要四處「血拼」。例如,民眾可以到主張架設風機的團體攤位上了解他們的想法和理由,再到另一攤反對風機的團體攤位聽取不同的意見,也可以跟獨立的第三方專家請教對風機的看法,從過程中形塑自己的觀點。
活動結束後,所有發想討論的成果都被蒐集起來交由 Ecofys 進一步分析和彙整,作為兩週後第二場討論會的素材。
Day 2:怎麼做? 條件是…..
3月28日一早,民眾再次齊聚位於烏特之火車站西北出口的市政廳,進行第二輪的城市對話。
一開始,Ecofys先針對上次討論結果進行報告。他們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向民眾說明「身體動能發電」的可行性限制,例如如果有3000 人同時到烏特列支音樂廳跳一整個週末的舞,發電量也只夠五個家戶使用。
置中640(圖說)。攝影:。圖片來源:(授權)。
「參加的民眾必須要能信任我們,知道我們沒有在玩把戲,而是認真地讓他們理解為何這個點子無法幫助我們達成目標。」德·亞荷說。
說服民眾之後,他們將討論的焦點帶到可行的能源方案。在這之前, Ecofys 已先將互相競爭的能源選項(如供熱系統和能源效率提升)以及最受歡迎的點子分成幾個主題,彙整成兩個能源發展情境,各自由德·亞荷和另一位同事發表。他解釋,這麼做並不是要讓民眾從中二擇一,而是幫助他們進一步去討論和思考各種條件。
他認為,「關鍵不在於專家諮詢提供了什麼意見,而是民眾的選擇。」為了向民眾展示可以有不同的選項和立場,他和同事故意對彼此的方案唱反調,讓民眾看到兩位專家對同一個問題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意見。
了解原則之後,這天民眾的主要任務是讓點子變得更具體可行。他們被要求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將方案中的能源工具選項分成三類:無論如何都該做的事、應該做但必須符合某些條件的事、以及除非有某些特殊情況否則不想做的事。每組可以針對不同的選項題目進一步思考、排序、寫下讓不同選項看起來更易於接受的條件,並思考實際操作的問題,像是由誰來做、錢從哪來。
城市對話的過程紀錄。(圖片來源:烏特列支市府)
城市對話的過程紀錄。圖片來源:烏特列支市府
例如有人想到,房東花錢投資在節能設備上,但是成果卻是房客享用。如果房東調漲房價時,能以改善建築節能設備做為配套,那人們基本上應該支持漲價,因為調漲的房租可以被減少的電費或提升的住宅品質給抵消。但接著有人想到,若房客一開始付的是調高的房租,直到年底才能申請電費折扣,這對低收入住戶來說是很大的負擔。這讓其他參與者了解到,一個看似理想的方案,可能會給部分民眾帶來問題,必須先想好配套。例如,先跟能源公司協商,在一開始就把設備提升所減少的電費反映在帳單中等等。如果問題卡在現行法規障礙,市政府了解到這個狀況後,就可以向中央政府反映修改法規的需求,以順利推動地方能源轉型。
這天市府也邀請能源公司、住房公司、和電網系統業者等相關利害關係人參加,在活動尾聲針對市民的討論結果提供回饋,直接跟民眾溝通這些條件和方案的可行性或困難。這也提供了能源公司與消費者直接互動的難得機會。
各個小組討論出來的能源選項分類和條件最後會被蒐集起來,再次交由 Ecofys 分析,彙整成能源計畫初稿,並在下一場活動一週前寄給參與民眾參考。Ecofys 和市府團隊並一一在民眾討論出的文本中有疑義的地方留下註解,這些問題和回饋便是第三場城市對話的討論素材。
Day 3: 釐清問題 +思考執行→定案
最後一輪的城市對話在 4月18日舉行。民眾必須在這一天做出一些明確的決定,例如是否支持風能(結果支持度不如先前期望得高)、區域暖氣系統等等。
這天參與者的主要任務,是一一討論、釐清能源計畫初稿中的疑問。例如,市府指出某些提案會受到中央法令限制,無法執行,請民眾進一步思考該如何進行下一步。有時,民眾的回應是請市政府跟海牙的中央政府反映,要求修改法令或是讓烏特列支成為先行示範區等。而有些時候,民眾則決定繞過法令的限制,另想其他方案。
除此之外,民眾的另一個任務是思考自已能在這個能源轉型計畫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例如用電行為的改變。
一天下來,大部分的疑問和選擇都被逐一釐清和確認,Ecofys 有足夠的信心可以撰寫能源計畫的定稿,民眾與主辦團隊們開心舉杯慶祝大功告成,三天的城市對話終於順利落幕。
城市對話流程圖。作者修改自 Process report on the city-wide conversation on Energy, p. 7.
城市對話流程圖。作者修改自 Process report on the city-wide conversation on Energy, p. 7.
After Day 3:市民能源計畫出爐!
活動結束後,Ecofys 花了兩到三週的時間完成最終市民能源計畫,簡要地描述了民眾討論出的願景、烏特列支的能源現況、以及住宅生活、工作環境、交通運輸、能源供應四大主題的工具選項和執行條件。
例如在住宅方面,為逐步淘汰對天然氣的依賴,凡區域供熱系統覆蓋率(能夠/已) 超過 70 % 的地區將不再更新天然氣管線,其他地區也不再加設天然氣管線系統,而執行的條件是必須同時降低暖氣供應的社會成本、極大化環境效益等。在家戶節能設備方面,市政府應積極協助低收入家庭購買節能設備(特別是照明系統、洗衣機和電冰箱),家戶用電資訊公開且能與鄰近用戶比較,並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及社群媒體提升民眾節能意識等。
又例如,在風力發電方面,市政府應積極鼓勵在家戶及大樓屋頂設置小型風機,並謹慎規劃具爭議性的大型風機計畫,包括風機應盡量設於人煙稀少的高速公路、運河旁與工業區一帶,應和住宅區之間保持足夠的距離,並採用一切措施將風機造成的噪音和日照遮避問題降到最低,同時風機的外觀設計和排列不應破壞地景美感。此外,市府與風機推動者應該在一開始便與居民合作和對話,讓居民有機會共享風機計畫帶來的效益,以贏得民眾的支持。
這份市民能源計畫並沒有再與民眾確認,而是基於民眾、市府與 Ecofys 之間的信任,但完成後會寄給與會民眾參閱並公開發表在市府網站上。對此,德·亞荷認為,討論過程中有多方人士在場可以確認最後產出的報告與討論結果一致是重要的。雖然有些參與者可能會不同意能源計畫定稿上的一些內容,但他非常有把握所有參與者都會認為這個計畫忠實地反映了討論的內容和集體意見。>>點此看(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