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擬定台東縣區域計畫說明會 民眾:讓在地人自己做保護區


擬定台東縣區域計畫說明會 民眾:讓在地人自己做保護區

文字大小
 104  1 Share0 
 
 
本報2015年5月25日台東訊,陽雨山報導
台東縣政府正辦理的「擬定臺東縣區域計畫」,日前完成期中報告,5月18至25日期間,在縣內舉辦十場地方座談說明會,20日下午在東河鄉公所的說明會,將東河鄉與成功鎮的議題合併說明,約有30位民眾到場,有都蘭村民對於來參加說明會,只看到一堆數字,卻無法得到具體的圖面說明而感到憤怒,也有成功鎮民代表認為,鎮民知情參與率低落,應在成功鎮再加開一場說明會,讓被海岸管理法影響到的人民,能夠知道法規的目的,以及如何一起參與保護。
成功鎮與東河鄉的合併場次,現場約30名民眾參與,但來自成功鎮的居民只有4人,在地參與明顯不足。攝影:黃苑蓉。

不被居民理解的說明會

現場列席的有,規劃單位「睿誼工程顧問公司」計畫主持人周宜強、台東縣政府建設課技正賴秋銘、台東縣政府建設課都市計畫科科長林宛靚、東河鄉鄉長陳式鴻、成功鎮公所建設課長林榮漢等人。規劃單位簡報完畢後,民眾發言踴躍、砲火一度猛烈,在資訊公開、程序正義、用詞定義、原住民族權益、環境保護方面有較多的意見陳述。
民眾認為本次會議召開的缺失,包括事前公告時間不到一週,官網上的場次資料錯誤,且現場無原住民族語翻譯,簡報內容及用語不方面一般民眾理解等等,而會議現場提供的紙本資料中,只有全縣尺度的黑白地圖,看不見細部的圖資,民眾認為難以達到說明會溝通的目的,因為無明確的圖面可供討論。
東河鄉尚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人鼎提問,尚德村有一筆土地,被列為「可供發展土地」位置在何處,希望相關訊息提早公開,以免在地村民卻不知道土地被規劃成什麼樣子,擔心不當開發案會趁勢而入,及早公告,往後的紛爭就能減少。計畫主持人周宜強回應,尚德村的該筆土地只有35平方公尺,可能是套圖產生的誤差,最後在期末報告的時候,民眾可上網查詢自己的地周邊的管制狀況為何。
開發單位提供的地圖資料不明確,未指出「可供發展土地」的確切位置。

圖片來源:現場資料翻攝
林宛靚對此解釋,由於目前的區域計畫的工作是將54個管制區疊圖,就可大致看出不受限制的區域分布,進而拿來開發利用。而目前公開的圖面比例尺比較小,是怕會引起土地炒作,或者讓地價下跌。賴秋銘則回應,縣府做的是整合工作,由於法令公布時間不一,圖資測量精度不一,若地圖測量未經各主管單位校正,貿然公開會怕有爭議。
針對民眾提問 縣府:無法代回答
一名都蘭村的徐姓農民提問,簡報中提到,第三種農地是受外在因素干擾的農業地區,並可視需要變更,那些「因素」實際上為何,那些「需要」有沒有限制條件。
周宜強指出,農業主管機關是農委會,縣府無法代行回答,如果需要解釋定義,民眾需自行行文給農委會。針對農地浮濫變建地的疑慮,林宛靚闡述,台東縣的可建築用地已經超過實際人口需求很多,短期內不宜去動用第三種農地,不過,整體來說超過需求,但對各區域,可能因為區域發展情況不一,而有不同的需求,比如說成功鎮若發展需求強,第三種農地就可能會動用。
另一位東河村民則提問,當原住民的土地變成一般建築用地的時候,土地是受原住民保留地的規範,還是受建築法的規範?周宜強說,目前中央還莫衷一是,而都市計畫法公告比原基法早,所以都市土地用都計法,但非都市土地,就要靠協商。
保護區主人反受限制
本次會議揭示的圖面中,可以發現,東河鄉、成功鎮多是阿美族人為主的村莊,海岸林、潮間帶、潛水海域,在過去都是阿美族人的傳統領域,但在民國73年、76年兩次沿海保護區的公告後,在地原本的主人,生活反而受到限制。
成功鎮民代表胡明發直指,過去的保護區將民宅劃入,等民眾知道的時候,都是已經被規定了,除了縣政府,還有東管處在掌控海岸線的土地。胡明發認為,原住民族地區應該要以原住民為主體, 有法令卻無法落實的時候,會變成,守法的人既有的生活權利被剝奪,鑽法律漏洞的人則破壞環境逍遙法外,胡明發痛陳,「讓我們當地的人自己做保護區,數十年來,給你們政府搞,什麼都沒有了!」
林宛靚說明,目前政府也是在檢討過去的保護區制度,在原住民地區應當要尊重當地居民跟土地海洋的關係。不過制度上的缺陷是,「非都市土地」裡,完全沒有原民土地的分區與用地的概念,另一方面,雖有原住民族基本法,但還無法落實到土地的層面。林宛靚預告,目前政府有兩個努力的方向, 一是在法規中再新增原住民部落分區的概念,由部落自己決定部落共管或其他管制使用機制,二是將原住民特殊的土地使用方式融入法規定義中,這樣的原住民的使用行為就有法源保障。
關於這樣的說明,胡明發不解地回應,「我們政府的各個單位是各自為政嗎? 當初在擬計劃的時候,應該要各部會通盤檢討再規定吧;我們從小到大都一致聽到「這是政府規定的」,卻不知道規定是怎麼來的,像是三仙台是比西里岸部落的傳統領域,是否跟保護區是相衝突的,如果連去海邊要花錢了,這種情形再不改變,我們的下一代怎麼辦,下一代豈不是要罵死我了?」成功鎮建設課長林榮漢則對規劃單位建議,考量到海岸線很多信仰基督宗教的居民,都希望祖先是「入土為安」,希望公墓不要直接畫在一級敏感區中,以保留彈性處理空間。
民眾:不見救濟措施
周宜強總結計畫目的強調,「萬年土地、百年人」, 土地適不適宜開發,在土地形成之時就已經定調,希望避免過去花很多時間與投入之後,才發現土地的本質不適合開發,而有目前國土規劃的作為。
周宜強表示,營建署目前正在建置網站,讓民眾可查到自己的土地受什麼法令管制,但一位東河鄉民提出特別的想法,他表示,若不信任政府畫圖的結果(例如有誤差或者資訊不正確),政府有任何救濟措施嗎?地方可否選自己相信的專家當救濟組織的委員?他認為,破壞環境的趨勢已從西部向花東延燒,有管制不一定不好,更可怕的是放鬆政策,怕東部淪為炒地皮者的目標。
本次說明會,民眾期待整合過去做錯的、不適當的政策,有哪些常見的爭議,趁這次彙整工作,與民眾誠心溝通討論,而非總在計畫的最後才急就章地要民眾肯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