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地球日】認識野外不易見到的它 稀有植物現身台北植物園


https://e-info.org.tw/node/217544?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ad038b0c0a-EMAIL_CAMPAIGN_2019_04_18_03_41_COPY_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ad038b0c0a-84956681

【地球日】認識野外不易見到的它 稀有植物現身台北植物園

2019年04月19日
整理:林昕慧;圖文提供:林試所
林業試驗所台北植物園致力保存台灣的原生植物種原,配合今年地球日主題「與野共生」(Protect our Species),將於4月21日起為期兩週,在台北植物園民族植物區展出九種台灣的珍稀植物。林試所今年啟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由台北植物園統籌,串連各地植物園、特生中心、保種中心、大學院校、民間團體等,共同承擔保存稀有及瀕危植物之重責。
根據2017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評估4442本土野生分類群,評估考量族群減少程度;分布範圍的侷限、碎裂化情形;族群數量以及野外滅絕的機率等面向。結果顯示台灣有27種野生維管束植物已經滅絕,其中五種屬於野外絕滅(Extinct in the Wild),22種屬於區域滅絕(Regionally Extinct)。
國家受威脅(National Threatened) 野生維管束植物共有989分類群,其中屬於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類別有195個分類群,瀕危(Endangered) 類別有283個分類群,易危(Vulnerable) 類別有511個分類群。另有463個分類群歸於接近受脅(Near Threatened) 的類別,336個分類群歸於資料缺乏(Data Deficient) 的類別,其餘2,627個分類群則屬於暫無危機(Least Concern)的類別。國家受威脅和接近受脅的野生維管束植物種數分別占評估種數的22.3% 及10.4%。
以下介紹幾種台灣的珍稀植物:

五梨跤(紅海欖)Rhizophora stylosa Griff.

紅樹科Rhizophoraceae
五梨跤(紅海欖)
因港口開發後細蕊紅樹及紅茄苳野外滅絕後,五梨跤是現生最稀有的紅樹林植物,在台灣南部河口海岸生態扮演重要的角色。經由研究,目前五梨跤的復育繁殖已經建立一套海岸育林技術,可因地制宜的因應海平面上升,利用紅樹林耐淹且耐鹽之特性,固結土壤、造陸、淨化污染物,營造具備生物多樣性的原棲地,以保護海岸國土資源。
早年台灣以Rhizophora mucronata當作五梨跤的學名,後來學者比對標本後,發現生長在台南、高雄河口泥灘地、葉前端有芒尖的這種植物更像Rhizophora stylosa因此修正採用現在的學名,也有人稱它為紅海欖。

馬甲子 Paliurus ramosissimus (Lour.)Poir.

鼠李科Rhamnaceae
馬甲子
馬甲子為濱海灌木,枝條密集且有刺,寬橢圓形葉小巧油亮,倒圓錐形果實甚為可愛,早年農村即種作綠籬使用,有鐵籬笆之稱;此外其木材堅硬,可用來製作農具柄;種子榨油可製燭,也是台灣民間用藥。

槲櫟 Quercus aliena Blume

殼斗科Fagaceae
槲櫟
大波浪鋸齒葉落葉樹、是台灣長得最像外國橡樹的殼斗科植物之一。1924年島田彌市於新竹紅毛附近採集到標本後,近80年沒有人在野外再採集到。直到2002年靜宜大學楊國禎、蘇夢淮博士等人才又在紅毛南方3公里靠近牛牯嶺地區再度發現,重新鑑定後,認為這是槲櫟(Quercus aliena Blume)。
這種植物的拉丁文屬名為櫟屬Quercus,櫟樹(橡樹)是歐美溫帶國家常見的植物,希臘文quer是優良的意思,cuez就是樹木,槲櫟的種小名aliena是「外國的」,因為對於他的歐洲命名者來說它是原產於日本、韓國及中國的外來種。槲櫟在國外其實不稀有,但台灣的野生族群是它分布的南界,而且長在新竹平地濱海,不是高山,真的很特別!

田代氏鼠尾草 Salvia tashiroi Hayata

唇形科Lamiaceae
田代氏鼠尾草
1919年時台灣植物學奠基之父——早田文藏博士,根據1896年創立熱帶植物殖育場(即今林業試驗所恆春研究中心)的田代安定在恆春所採集的標本,並以的田代命名發表為田代氏鼠尾草(Salvia tashiroi)。此後再無採集紀錄。編撰台灣植物誌(Flora of Taiwan)第二版時仍為未確定物種。
直到2010年謝宗欣等人在高雄六龜十八羅漢山再度發現,因而確認田代氏鼠尾草的存在。有人將該種與中國的華鼠尾草(Salvia chinensis Benth.)合併,但謝博士認為田代氏鼠尾草有走莖,花朵較長為淡藍到白色與華鼠尾草的藍紫色不同,因此視為兩種不同的植物。

水社野牡丹 Melastoma kudoi Sasaki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
水社野牡丹
全株被褐色鱗毛,葉片較小且橢圓,花朵單一與常見的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不同。1931年時在總督府林業部腊葉館工作的佐佐木舜一,以他和台北帝大工藤佑舜博士在日月潭採的標本所發表,並以工藤(Kudo)來命名。楊遠波及劉和義博士認同Meyer (2001)對野牡丹科植物的分類處理方式,將Melastoma intermedia與本種合併,採用Melastoma kudoi這個較早發表的學名。然而,廣州中山大學戴金宏等人進行譜系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es)認為水社野牡丹是一個獨立種,我們因此呼籲需多注意侷限分布的稀有植物。

紫蘇草Limnophila aromatica (Lam.) Merr.

車前科Plantaginaceae
紫蘇草
民間俗稱田香草,具有淡淡的檸檬和孜然的香氣,東南亞地區也有分布,是一種香味蔬菜,運用於中南半島的料理,用來包春捲、煮湯及調味。紫蘇草的命運跟許多水生植物很像,因為埤塘水田濕地的減少,原生族群的數量大大降低,從老標本會發現早年台北地區有不少紀錄,但現在已經很難見到了。

桃園石龍尾 Limnophila taoyuanensis Y.P. Yang & S.H. Yen

車前科Plantaginaceae
桃園石龍尾
台灣特有水生植物,原分佈於台灣桃園龍潭郊區濕地,但棲地因人類活動遭破壞,因此目前已經野外滅絕,僅有少數栽培個體留存於私人苗圃。它是1997年才由中山大學楊遠波及顏聖紘所發表的新種,沒想到20年後在2017年的臺灣植物紅皮書即宣告它野外滅絕,顯示了台灣低海拔地區小型的原生植物長年缺乏人們的關注,岌岌可危。

琉球鈴木草 Suzukia luchuensis Kudo

唇形科Lamiaceae
琉球鈴木草
工藤佑舜於 1931年所發表,當時被認為是琉球群島的特有種。2000年台南大學謝宗欣博士在一次參與綠島活動時發現其出現於綠島,因此發表了台灣新紀錄種,它花色鮮艷,葉片圓而油亮,成群生長非常引人注目。

多序宿柱薹(隱柱薹)Carex cryptostachys Brongn.

莎草科Cyperaceae
攝影:陳淑蕙(CC BY-NC 3.0 TW)
薹屬(Carex)植物是一群長相平凡的雜草,由於台灣的地理位置與地形多變,該屬產生高度多樣性,但因為土地開發壓力,部份低海拔的薹草種類已經難得一見,甚至已多年無人尋獲。分布於臺灣低海拔的多序宿柱薹(Carex cryptostachys)雖仍可以於本島發現,但棲地易受干擾,族群數量零星且分布地點狹隘,急需進行種源保存。
2019地球日特展——綠色地球非你不可
展出地點:台北植物園民族植物區
展出時間:2019年4月21日至5月5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環境資訊中心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