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全球公民科學盛事 自然觀察好手競飆「城市自然大挑戰」 台灣首度參與


https://e-info.org.tw/node/217528?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b00f474aea-EMAIL_CAMPAIGN_2019_04_18_03_41_COPY_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b00f474aea-84956681

全球公民科學盛事 自然觀察好手競飆「城市自然大挑戰」 台灣首度參與

2019年04月22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號召全世界的公民科學家、自然觀察者,同步觀察、紀錄參加縣市周邊的野生動植物的「城市自然大挑戰」,2019年第四屆活動,即將於26日凌晨起,在全球150多座城市展開;這一次,由國立嘉義大學以嘉義縣市為範圍,代表台灣首度報名參加這場全球盛會,邀請民眾活動期間一起來嘉義調查周邊的野生動植物!
城市自然大挑戰號召自然觀察者,透過觀察紀錄貢獻科學研究。圖片來源:嘉義大學
城市自然大挑戰號召自然觀察者,透過觀察紀錄貢獻科學研究。圖片來源:嘉義大學

2019年城市自然大挑戰 4月26~29日全球同步

「城市自然大挑戰」(City Nature Challenge)是一項公民科學行動,今年訂於4月26日凌晨起至29日午夜為止。這項活動連結科學家和一般民眾,一起紀錄城市及人類活動區域內的野生物,收集並分析野生物出現資料,了解人們如何影響這些野生動植物,並提供政府相關單位保育決策的依據。
嘉義縣市從沿海濕地到台灣最高峰高山森林生態,在嘉義大學師生支持下,成為第一個展示台灣自然生態軟實力的城市。圖片來源:嘉義大學
嘉義縣市從沿海濕地到台灣最高峰高山森林生態,在嘉義大學師生支持下,成為第一個展示台灣自然生態軟實力的城市。圖片來源:嘉義大學
參加對象不分年齡與教育背景,只要熱愛自然及生物觀察,申請iNaturalist帳號、下載手機app,即可透過簡單的步驟,於活動期間上傳野外觀察到的動植物照片。
即使不認得這些生物也值得紀錄,iNaturalist平台提供人工智慧辨識生物的建議,只需簡單標記「動物」、「植物」,或足供辨識的分類選項,如「蝴蝶與飛蛾」,就能透過 iNaturalist 平台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自然觀察者或是社群志工,直接在網站上看照片或聽錄音檔案來鑑定物種。
「不管是公園內的野花、鳥或是郊山檳榔園附近的小花蔓澤蘭,只要是野生的生物都可用 iNaturalist 記錄下來!」主辦單位表示。
看到外來種生物也可以通報。圖為沙氏變色蜥蜴,是外來入侵種。攝影:廖靜蕙
今年活動期間上傳的物種,將由社群志工於4月30日至5月5日鑑定,全球競賽結果也將於5月6日公布。全球主辦單位估計約160個參與的城市、超過25,000人參加、紀錄超過75萬筆的生物觀察。

台灣第一次 鎖定嘉義縣市從濕地到高山豐富生態

今年是台灣第一次參與城市自然大挑戰,一開始鎖定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嘉義縣市,地點遍及鰲鼓濕地、阿里山區等地;無論是嘉義縣市當地或全台民眾,都能於活動期間,在嘉義縣市找尋野生物。
「歡迎大家來嘉義共同發掘、觀察與分享嘉義縣市內的生物多樣性!」主辦單位嘉義大學表示,嘉義由西沿海濕地,至東橫跨海拔高度超過3000公尺玉山山區,玉山主峰線步道主線是從嘉義出發;素負盛名的阿里山區,過去是伐採森林主要的林場,近年來轉型為林下經濟、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的場域,相當具有探索生物多樣性的底蘊。
以阿里山為名的動物:阿里山山椒魚。圖片來源:林務局嘉義林管處
無論是野生植物、動物、真菌、黏菌或是任何生物的出現證據(糞便、毛髮、足跡、殼、甚至是屍體),拍照並上傳至 iNaturalist 平台,就有機會經過專家及社群志工鑑定物種名稱;每增加一筆資料,就可能讓台灣多一個國際能見度,甚至增加全球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資料!
除了主辦單位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及生物多樣性中心,此次活動結合玉山國家公園(協助辦理iNaturalist教育訓練)、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志工動員)、特生中心(支援物種鑑定)等單位共同協辦,集合台灣保育民間、學術以及行政部門,要一展台灣生物多樣性軟實力。

透過中文化iNaturalist,手機下載app就能操作

自從嘉大生物系助理教授林政道著手iNaturalist 手機app中文化,國內越來越多自然觀察者使用,並透過「iNaturalist Taiwan」社群彼此交流;過去一年半以來台灣總共在iNaturalist上紀錄超過十萬筆以上的觀察紀錄。
林政道表示,當全球致力於2020年前達成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之際,無論民間或政府部門,都期待投入更多促成生物多樣性目標的資源;自然保育基礎的生物觀察,及資料收集平台相對重要。
民眾可從瀏覽器造訪 inaturalist.org註冊帳號,或直接下載安裝iNaturalist手機 app並註冊帳號,活動期間到嘉義縣市境內,拍野生動植物的照片或錄音,上傳到 iNaturalist即可。只要上傳資料成功,就能獲得iNaturalist貼紙,貢獻越多,越有機會獲得各種獎勵。此次,主辦單位還延伸子活動,包括蒐集以嘉義或諸羅、阿里山、玉山為名的動植物,讓嘉義生物特色看得到。
以玉山為名的植物:玉山抱莖籟簫。圖片來源:林務局南投林管處
以阿里山命名的「阿里山十大功勞」,主辦單位邀請大家來尋找吾名嘉義。攝影:廖靜蕙
林政道說,這項全球活動十分歡迎台灣各個城市加入,參加單位可以縣市或鄉鎮為單位報名,號召志同道合者,與全球公民科學家同步進行調查,為台灣生物多樣性調查貢獻心力。
「城市自然大挑戰」重要數字
2019 台灣首度參加
4/26~29紀錄野生動植物、微生物
4/30~5/5 物種鑑定
5/6全球競賽結果出爐
這項活動一開始是從美國加州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 County)和舊金山的加州科學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號召當地公民科學家、自然觀察者、學生、非政府組織志工,進行同步調查;2016年起,則舉辦一年一度為期4日的全球同步調查活動。
台灣首度以嘉義縣市為範圍參與「城市自然大挑戰」,海報很有嘉義味。圖片來源:嘉義大學提供
iNaturalist 問答集
1.iNaturalist是什麼?操作方式
iNaturalist 是個自然觀察的社群平台,就像是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一樣,可以上傳照片和聲音;社群平台上也提供了分享、鑑定、討論,甚至是發起公民科學專案的頁面。近年來火紅的人工智慧領域也應用在 iNaturalits 的物種辨識上,可提供觀察者認識並學習物種辨識。使用上只要註冊一個帳號,用手機或相機拍照上傳就可以了。使用上很簡單,可參考「iNaturalist簡易教學」。
2.iNaturalist 是誰開發的?背後資金是誰提供?和加州科學館有什麼關係?
iNaturalist 最早是在 2008 年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資訊學院的 Nathan Agrin、Jessica Kline 和 Ken-ichi Ueda 等三人的期末專題報告,後來課程結束後,他們想繼續發展這個生物觀察的平台,因此成立了公司並由舊金山的加州科學館(或譯作加州科學院,是一個研究型的博物館)資助。
2018年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推動生物多樣性的公民科學研究,也加入共同合作及資助的行列。他們和生命大百科也一起推動生物速查(BioBlitz,在特定區域、短期內生物調查)的活動。
3.iNaturalist 的特點是什麼?
iNaturalist 完全免費,而且網站和手機 app 程式的原始碼全部都是開放的。資料也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下載做後續的分析應用。
和一般的物種辨識軟體相比,iNaturalist 龐大的志工社群可提供即時的物種鑑定回饋,此外使用者可選擇將所屬的生物觀察資料、照片、聲音等資料公開授權(使用創意公共授權),提供給全球的科學家或業餘公民科學家分析應用。
4.iNaturalist 有哪些應用?
iNaturalist 可應用在許多不同的層面,以下舉幾個常見的應用領域:
a.可使用在自然觀察及生物的教學,像是探究式教學設計、素養導向,甚至是資訊融入等教育上。
b.可作為科學研究的資料來源。例如 iNaturalist 上所發起的山羊換毛模式研究,根據大家拍攝山羊的照片,做不同等級分類,討論氣候變遷如何影響不同區域山羊換毛的特徵以及時間。另外還有使用 iNaturalist 上北美某種蜻蜓的照片,探討溫度如何影響雄性蜻蜓顏色以及對環境的適存度
c.可作為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監測的工具,像是荒野保護協會在台灣各地進行長期棲地監測、物候學(植物開花、結果、落葉、長新芽等)研究和監測
d.可作為環境教育與自然觀察解說的輔助工具
e.大量地生物照片可提供給資訊領域訓練及開發人工智慧及影像、聲音辨識
資料來源: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政道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環境資訊中心吧!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