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info.org.tw/node/217442?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75361ad3f3-EMAIL_CAMPAIGN_2019_04_18_03_41_COPY_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75361ad3f3-84956681
【遊行前必讀】告別核電、「風光明媚」的轉型出路在哪裡?
整理:環境資訊中心編輯室
編按:2019廢核遊行主打「告別核電,風光明媚」,在「告別核電」之餘也顯示出「反核的下一步:我們如何風光明媚」成為遊行焦點。大家都知道風電與光電是重要的再生能源,但我們面對的不僅是新的產業、新的制度,更是全新的思維。以往從電廠一路傳送到住家的電力,如今有了更多選擇;用電可以不接市電,發電、賣電更是可以自己來!在能源轉型路上,還有哪些是我們必須知道的呢?
一、賣電可以自己來? 再生能源與「電網」的微妙關係
再生能源遍地開花的同時,電力調度也會產生很大的變化,讓傳統電網變得難以因應。
再生能源屬於小型分散式的發電系統,具有因地制宜的彈性,跟傳統大型集中式的發電方式完全不同。
集中式的傳統電網,發電量越大,對區域電網衝擊也越大,長途運輸更造成電力損失。如果社區的電力能夠自產自銷,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但是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必須從集中式的傳統電網,轉換成小而美的智慧電網。
延伸閱讀|微型電廠時代
二、不同時段精打細算,「智慧電錶」聰明在哪裡?
機械式電表無法記錄不同時段用電量,電子式電表則可記錄不同時段用電量,但不具通訊功能,仍須仰賴人員抄表;智慧電錶則可直接回傳用電訊息。
智慧電表可讓電價隨當日供電狀況波動。安裝了智慧電表,你可以從電腦、手機 App看到家裡即時電力消耗的狀況,或許還會加入電費估算的功能,讓你有節電的警覺。對電力公司來說,這麼做可以鼓勵民眾在供電充足的時段用電,如此一來,新建電廠的壓力也有可能隨著降低。
延伸閱讀|智慧電表應用潛力大 各國爭相試驗
三、謠傳晚上用電比較省,什麼是「時間電價」?
台灣民眾習慣按「用多少度」($/kWh basis)計價,統稱「流動電費」(energy charges),這幾年好不容易才看到「時間電價」(time of use,TOU)等階梯式費率。簡單來說,時間電價就是「尖峰時間電價高,離峰時間電價低」,誘導用戶少用尖峰時段電力(較貴),主動將用電行為挪移到離峰時段(較便宜)。
媽媽團LINE群組上曾流傳「晚上十點半以後再洗衣服、吹冷氣」的說法,也是利用電價離峰時間用電的例子。因此,時間電價的誕生,讓小用戶也可以為降低尖峰負載盡一份努力(根據台電分析,尖峰負載有超過50%是來自於低壓用戶)。
四、台灣不是24小時缺電,「尖峰用電」才是關鍵
台灣並非每天24小時都處於缺電狀態。我們每天用電自起床開始慢慢攀升,到中午12點達到一個高峰,下午1點到3點飆到當天最高峰,這段期間稱為「尖峰用電」。
因此要解決用電吃緊的問題,必須把夏天較熱的下午用電做好管理。依賴大電廠並不是個好辦法,因為大電廠在尖峰時期可能發生很多狀況。
因此我們應該發展「分散式」的發電。現在國際上有個口號:「節能就是發電」!各國發現同樣的錢投資大電廠;不如投資節能,同樣的錢投資電廠發一度電,投資在節能可以省2~3度電。
延伸閱讀|拆解「用電無尖道」:只關冷氣沒用!有效節電的三個基礎工
延伸閱讀|尖峰上的選擇
延伸閱讀|尖峰上的選擇
五、發多少電社區就可以決定? 超越想像的「公民電廠」
「風是大家的」,或許你曾想過,憑甚麼發電賺的錢,只能進一家公司的口袋,而不是大家共享?「公民電廠」或許是你尋覓的解答。
公民電廠是指由民眾共同集資發綠電,再將賣電收益回饋地方——舉凡補助老人照護、快要停駛的社區巴士、弱勢學童,都可以是回饋對象。在這裡,你我除了是能源消費者、財政支出納稅人、也都可以是「綠能生產者」;在這裡,能源轉型的成本共同分擔,你我一起決定風機該設在哪裡?誰要出租屋頂裝太陽能板?太陽能板的收益又該怎麼用於地方建設...簡言之,公民電廠翻轉了「我們和能源之間的關係止於繳電費」的想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