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不需要悲觀到成為「國安問題」,筆者不予置評,甚至某方面也同意兩岸關係確實需要改善,以利經貿交流。然而,引證與現實相悖、邏輯荒謬、自創的失業率計算、以及全文充滿偏頗的論述,如果只是要打臉目前台灣政府的兩岸政策,那還是直白一點
回應經濟日報:都有能力到海外工作了 還回台灣幹嘛呢 | 想想論壇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168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168
回應經濟日報:都有能力到海外工作了 還回台灣幹嘛呢
發佈於 4 月 4, 2017
新南向議題熱,台灣人有意願赴東南亞求學、工作的比例日增,雖然部分民眾與媒體仍脫不了「東南亞=落後」的一貫想法,仍抱持著「歐美=好棒棒」的奇怪邏輯,但大抵相信隨著資訊交流頻繁,台灣對自己的東南亞鄰居,理當越來越了解,並更能夠以平等且宏觀的角度視之。
這幾天經濟日報一篇「大量國人赴海外工作 是福是禍?」(2017-03-26)的奇文,顯然充分展現了還停留在1980年代的思維,以及充滿偏頗與神奇的推論。簡單來說,該文主要重點有三個:
一、台灣人在中國、東南亞工作的人,約佔總海外就業人數的73%,他們將因為待遇相對越來越差、不習慣語言語文化、或者「離鄉背井的痛苦」,而漸漸失去在當地工作的機會;
二、大批無法適應海外工作的人(文中主要指中國與東南亞),將會蜂擁回台灣,要嘛成為失業人口,要嘛在台找工作排擠掉別人的就業機會,進而推升失業率到10%,高於美國的5%或亞洲平均的4%;
三、賺美金、港幣、歐元...才是「值得加許的好事」,才能幫台灣賺外匯、「值得炫耀」。
二、大批無法適應海外工作的人(文中主要指中國與東南亞),將會蜂擁回台灣,要嘛成為失業人口,要嘛在台找工作排擠掉別人的就業機會,進而推升失業率到10%,高於美國的5%或亞洲平均的4%;
三、賺美金、港幣、歐元...才是「值得加許的好事」,才能幫台灣賺外匯、「值得炫耀」。
作為「經濟日報」,筆者假設其文章、評析、與社論,扣除掉拿廣告費的業配文,還有高層硬塞的意識形態鬼話之外,應該在經貿、投資等方面有基本的水準與認知。就失業率來看,文中把出國工作的72萬多人算成潛在的失業率,指出這些人「若無法在海外工作」,會增加台灣失業率6個百分點。筆者很好奇全世界有哪個國家會把失業率這般計算?
其次,該報似乎把在海外工作的台灣人視作低階勞工,意味他們在海外混不下去了,就僅僅只能回到台灣?殊不知該文自己也提到「全球化日益普遍的世代」、「跨境工作的人數增加」等云云,當今有能力在海外工作者,難道不會尋求更好的待遇與更好的機會嗎。以東南亞為例,一般來此工作不外乎三種方式:台灣母公司外派、自行或合夥創業、自行尋找在地公司(台商、外商或本土商),能有本事從這三種方式拿到職缺,並成為海外工作者,不太可能只是個「能混口飯吃」或僅「養家活口」的角色,這樣的人無論任何理由回到台灣,把他在地的經驗帶回國內,相信是對雙邊交流有所助益的,搞不好還能在台灣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不會只是個待業中的loser。
另外,社論中把「經過奇怪邏輯計算後」的台灣失業率,去跟美國、其它亞洲國家相較,我們就算退一萬步暫且同意「奇怪邏輯計算後」的失業率好了,那也應該將歐美、亞洲諸國置於同樣的比較標準吧?該文怎麼不也把「在海外工作的美國人」算成「美國的潛在失業率」呢?怎麼不說美國可能實行保護主義,大批美國人將返國失業或找工作,如此算來美國的失業率搞不好還能飆破20%呢。
文中也不斷提及,在中國的台幹機會越來越少,待遇越來越差,在東南亞又有語言文化等隔閡云云,筆者認為這理應該要提出數據或真實例證,否則動不動以「根據媒體報導」來開頭,除了危言聳聽之外,很令人懷疑其所根據的「媒體」,根本就是你自家的報導吧?中國的部分筆者不清楚,只知道自己身邊不少同齡朋友,早先三五年或者最近都紛紛赴陸發展,從廣告業、遊戲公司、資訊分析、或者孵化器相關等,待遇都是台灣的1.5 - 2倍以上(當然在北京、上海物價也高),還沒聽過有打算回台的,況且,並沒有說台灣人只能當台幹啊(這是20年前的思維吧),有能力者亦可去外企、中企,甚至自行創業,誠然失敗有之,但成功力足者亦不在少數。
筆者駐曼谷,在泰國,台灣人約有15萬的工作人口,且曼谷又是各大外商兵家必爭之地,台灣人在此的機會與挑戰,與其他來自任何地方的國民一樣,須靠自己的努力來維持競爭力。根據泰國勞動法規,台灣被視為第二級已開發國家,要取得工作簽證,本地公司(外企或泰企)至少要端出45000泰銖(折合台幣約40000多)的待遇,而且這只是「至少」,筆者不少朋友在電子廠或傳產工廠做管理幹部,除了泰國這邊的一份薪資外,台灣母公司另會再給一份薪水,或者有人直接在泰國金融界做「華人市場策略分析」的工作,起薪都上看5-6萬泰銖,比較一下當地物價,工時、可支配所得、與實際存下的錢,折算起來應該在台灣更接近「混口飯吃」的水準吧。
語言隔閡可能是一個障礙,但也可以完全不成問題。多半大公司都配有翻譯,無論談業務或是做市場調查,精通中-泰、英-泰、其他語言-泰的人才比比皆是,就算不請翻譯,多數在此地工作的台灣人,練就當地語言能力絕非難事。筆者高中好友半年前申請上位於巴達雅附近的工廠擔任台幹,每天接觸的環境下,現在已經可以流利的與當地人交談,反倒是筆者自己因為工作環境以英、法語為主,泰語並沒有機會時常練習,但一年多待下來,也足以應付任何日常生活情境。
至於原文第三個論點,賺美金、港幣就比較值得炫耀?筆者認為重點不是「幣值」,而是你到底實質收入多少,真正存下來的又有多少才是重點吧(不然你去美國working holiday,在餐廳洗盤子賺的也是美金啊)。至於字裡行間充滿對歐美港日等獻媚,對中國、東南亞的輕視與偏頗認知...自詡為財經類媒體,應該更為謹慎才是。
不過,原文倒數第二段倒是可以嗅出一點蛛絲馬跡,頗有意識形態鬼話的味道:
在幾年之內,海外工作的國人回流,極可能就會成為嚴重的「國安問題」。而如果兩岸關係,在新政府不「維持現狀」下持續惡化,加上密切往來兩岸者將面臨日益嚴重的「匪諜」嫌疑的話,台商赴陸投資者將進一步減少,赴陸工作者也將隨之減少,會進一步加速這個問題的惡化
需不需要悲觀到成為「國安問題」,筆者不予置評,甚至某方面也同意兩岸關係確實需要改善,以利經貿交流。然而,引證與現實相悖、邏輯荒謬、自創的失業率計算、以及全文充滿偏頗的論述,如果只是要打臉目前台灣政府的兩岸政策,那還是直白一點,交給聯合或中時的社論就好。至於經濟日報,還是多點深入分析、客觀評述,與反應現實,善盡財經媒體責任,才不會貽笑大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