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環評法修正草案6月出爐 環工技師籲加速取消否決權


http://e-info.org.tw/node/204485?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a722cb0b3f-EMAIL_CAMPAIGN&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a722cb0b3f-84956681

環評法修正草案6月出爐 環工技師籲加速取消否決權


建立於 2017/04/26
本報2017年4月2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獨具否決權、無量化標準、只評負面、無信賴保護、時程冗長」環工技師們批判現行環評的五大問題,大批近年環評案通過比率下降,因此嚇跑了業者而因環評外移,呈現申請案逐年下降的狀況。
台灣省環境工程技師公會26日舉辦「美澳日台」環評制度論壇,找來各國專家簡介,更指出台灣的環評制度與他國相比,有獨具否決權、環評委員會標準無明確量化、無政策全面的評估等問題。甚至批判在公眾參與上,「同一群環團人士從北戰到南」,卻干擾議事、少數的激烈言詞主導了審查等。

DSC_0055
環工技師將台灣的環評制度與他國相比。翻攝簡報資料。
蔡政府上任後,環署陸續展開環評制度改革,副署長詹順貴更已經預告要在今年6月完成環評法母法的修正草案。在草案出爐前,環工技師們也跳出來,說要以專業來提供意見。

環評制度源自美國 在台卻「水土不服」?

同樣是源自美國環評制度,但技師們普遍認為這一套制度在台灣「水土不服」,甚至流於形式,尤其目前台灣現行以環評制度來准駁案子是否能夠開發,也就是掌有生殺大權,因此往往成為最後對決的戰場。
也讓環署大感「超載」,拋出要逐步將准駁權回到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意向。環署預估約要花十年以上逐步轉移,但公會前理事長陳俊明卻說「我們有專業,讓我們來做,只要兩三年就能完成」。
陳俊明以美日澳的環評制度來比較,指出雖然目的都是預防與減輕開發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但目前台灣的環評委員會擁有否決權,其他國家,包括美國的環境品質委員會、日本環評諮詢委員會、澳洲專家諮詢會等,卻皆無。「拿環評委員會成為擋箭牌,拿來擋上級長官、民意代表的壓力」公會理事長胡思聰如此批判,認為這是因為政府不願明確負起政治責任。
陳俊明更認為目前的環評委員應該依照專業審查,才能建立公信力。胡思聰更表示,不排除下一屆環評委員甄選時公會也試著推薦人選。
陳俊明也批判台灣現行環評制度並無明確量化總量、排放標準,範疇界定與是否有重大影響,都是要環評委員會來決定,往往因為一個「有影響之虞」,就要業者提出各種調查報告,而且多強調短期環境負面影響,卻少考慮長期政府政策。

DSC_0050
台灣省環境工程技師公會26日舉辦「美澳日台」環評制度論壇,賴品瑀攝影。

都少數環團在戰 技師籲審查回歸專業

在公眾參與上,台灣是民眾可以直接參與審查,但現狀上,往往僅有少數民眾參與,居民跟專業人士的意見反而沒有進入討論,技師更抱怨,這些「從北戰到南」的環團,提出最嚴格的要求,且在爭議案件時,會有干擾議事、發表少數的激烈言詞,造成審查委員的壓力,或偏離焦點,不再是原本環評制度「找出最佳方案」的設計。
陳俊明表示,他國則是民眾可以提供意見與建議,但不可以參與審查。澳洲科廷大學高級研究員DR. Garry Midie則提供他們專門收集公眾意見的平台,民眾可以上去留下對環評案的意見,而官方整理完意見以後,將會送交專家諮詢會,而非直接交給開發單位,Midie解釋,這是由於要保護可能牽涉到利益的當地居民。
先前詹順貴曾經透露,打算修法將公民參與的部分往前調動,要在專業小組召開審查會議前,先收集書面資料,並到當地進行現勘、開公聽會等收集當地居民意見。並把過程中相關書件都上網公開,如果試辦順利、獲得民眾信任,將來關心的團體與公民不需每場專案小組會議都大老遠趕到台北旁聽,只需關注自己的書面意見是否獲得妥善回答即可。「如果沒有,可以在大會前的最後一次來,不用每次都來。」

環評書件品質差 誰來發包都老樣子

當時,詹順貴也提出「顧問公司轉由政府出資聘用」的規劃,說是為了要「切開開發單位與顧問機構的共生關係」。
這是由於在現行法規下,由開發單位出資聘請顧問公司撰寫環評書件,卻往往發生顧問公司必須替開發單位美化、隱匿,甚至避重就輕,否則拿不到錢的狀況發生,大傷環評審查的公信力。因此詹順貴打算讓這些顧問機構轉為「行政助手」,在政府出面聘用下,發揮其科學專業,提出真實報告。
但胡思聰卻直言這個構想太過理想化。胡思聰表示,在美國,是有開發單位、民間、政府各自進行調查的前例,但是在台灣,恐怕民間團體、政府都沒有能力出錢。至於要改由政府發包聘環工技師來調查,胡思聰更坦言,卻將面臨「圈子很小」、「一看就知道哪個案子」的現實狀況,不但顧問公司恐怕還是會馬上找到應該採的特定立場,還是走回老樣子。
胡思聰更直言,目前的環評書件,的確有品質不一、互相抄襲的問題,因為顧問公司往往為了節省人力,把一個案子分給幾個工作人員,再將各自的部分合併起來。但「學生會寫出這樣的考卷,問題是出在出題老師。」
胡思聰認為,環署已經手握審查權,再兼發包權就容易形成一言堂,因此他並不贊成,他認為應該把環評制度的重點回歸到讓專業充分討論。
「環工技師沒有環境意識的話,是台灣的悲哀。」彰化縣醫界聯盟理事長蔡志宏也到場,表示雖然環團對於現行的環評制度也是有很多的不滿,但是今天聽到環工技師想的都是如何幫業主通過環評,盡是批評卻也沒有提出專業建議,他也並不能接受。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