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妖雜唸:此篇文章是,轉載於『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aiwan Enviro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TEIA) – INFO.org)』的郵件中,是有關於全球自然生態與環保等等議題的相關資訊分享~~。好東西一定要和好朋友分享的,也要不吝惜的分享出去喔!喜願妳身體健康,平安快樂,如意順心!~~~
※※※※※※※※※※※※※※※※
作者:邱郁文(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助理教授)
海兔是一群居住在潮間帶與亞潮帶海域的軟體動物。在分類階層中,屬於後鰓亞綱無盾目(Anaspidea)海兔科(Aplysiidae)的一群海洋生物,也是海蛞蝓家族的一份子。目前全世界已被紀錄的海兔種類約有37種,台灣則約有11種,在墾丁、澎湖、東北角等潮間帶與亞潮帶海域都看得到牠們的蹤跡。
海兔軟軟的身體,慢慢的爬,比不上魚兒游也比不上螃蟹跑,不能像翡翠蜑螺一樣把自己縮小,碰到危險時就躲到海草的葉鞘裡,更不像大指蝦蛄發展出精良的武器,讓敵人退避三舍、不敢恭維。
如果你是海兔,在危機四伏的大自然裡,會用哪些方法來逃避敵人呢?
雖然海兔沒有這些物理性的防禦外,所以他們除了擅長偽裝長的像海草或海藻一樣會隱蔽在海草葉面上,此外,他們最強的就是打「化學戰」。
主動防禦:煙霧彈,發射!
海兔這一類沒有殼的後鰓類,因為爬行慢逃脫力低,為了防禦不同的敵人所以演化出很好的保護色和行為模式等防禦機制,除了身上會產生大量黏液外,受到刺激時會展開化學防禦。
海兔身體裡有兩個腺體,分別為墨腺(ink gland)和蛋白腺(opaline gland),這兩個腺體會分別釋放不同的分泌物。其中,墨腺會分泌紫色的汁液,蛋白腺則釋放高黏性白色物質,這兩種物質會在海兔的外套腔內混合,經由外套膜的肌肉收縮,混和噴出紫色黏稠的分泌物,所以化學戰的首部曲——主動性防禦策略,先以煙幕戰干擾捕食者的視覺。
欺敵高招:其實我一點都不好吃
接下來,如果掠食者還是逮住海兔了,那產生的紫色墨汁會展開二度攻勢——被動性防禦,它會讓捕食者覺得口感惡劣。那是因為汁液裡的化學物質會干擾海兔的感覺,並且發生「吞噬模仿」(phagomimicry)的作用,產生類似的味覺訊號干擾捕食者的化學感應路徑,讓捕食者對食物刺激產生誤判降低了捕食慾望,簡單就是讓人覺得不好吃。
然而,光是擁有一身從敵人嘴下逃生的絕招還不夠,為了傳宗接代,海兔也以「增產」來壯大族群聲勢。其生命週期約為一年,春夏之際正值其繁殖季節,到六月後就會慢慢不見蹤影,牠們看起來像泡麵的卵團裡,藏著上百萬隻的小海兔。但因為氣候變遷及環境遭到破壞,雖產卵量高,能順利存活的卻極少,繁殖力超強的海兔數量也在逐漸減少中。對潮間帶的化學特戰隊來說,這無疑是艱苦的一役,下回若有機會在潮池邊看到這些小傢伙,除了以適當、不過度干擾的方式觀察,也別忘了牠們是如何努力地活著!
【延伸閱讀:潮間帶之美】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