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妖雜唸:此篇文章是,轉載於『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aiwan Enviro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TEIA) – INFO.org)』的郵件中,是有關於全球自然生態與環保等等議題的相關資訊分享~~。好東西一定要和好朋友分享的,也要不吝惜的分享出去喔!喜願妳身體健康,平安快樂,如意順心!~~~
※※※※※※※※※※※※※※※※
作者:黃美秀(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
台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是亞洲黑熊在台灣島(Formosa)上的特有亞種(subspecies)。2005年11月,位於台灣中部山區的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繁殖了兩隻雌性幼熊。該試驗站的功能之一包括圈養收容、繁殖與復育台灣特有的生物。
野放幼熊的構想與準備
本計畫的其他共同研究者尚包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王穎教授、特生中心何東輯組長及動物組哺乳類研究室的研究人員。我們的研究設計涵蓋三階段:
2.建立小熊與研究人員之間的連結(bound):
在幼熊月齡5~8個月時,為了建立幼熊與少數特定研究人員的關係,我們漸進式地將小熊與母熊隔離,從每天幾小時,並隨著熊發育狀況而逐漸增加隔離時間,增加到每週隔離3~4天。
野化訓練期間,只有3~4位特定的研究者可以與小熊接觸。同時,我們不斷地將圈養環境豐富化,並且開始提供採集自附近森林和購買自市場等多樣食物,希望能儘量模仿自然環境的狀況,提供多樣的食物讓幼熊嘗試。此階段,暫時與母熊分居的幼熊則圈養於10m×20m的籠舍內。
3.幼熊的同化(assimilation):
幼熊在月齡9~15個月時,完全與母熊隔離,並飼養於具有圍籬的原始闊葉森林內(40m×60m)。研究人員採集季節性野外植物性食物餵給,同時製造機會讓小熊去獵捕活體動物,比如雞、小豬、小羊、兔子等。我們也觀察到小熊會自行探掘天然的食物、將吃剩的食物掩埋起來、做窩巢等,就如同野外的熊隻一般。
但在訓練之下不容許陌生人接近。大約每隔1~3週,我們邀請不同的陌生人進入圈養場內,如果小熊靠近陌生人時,陌生人就裝腔作勢,喧鬧及製造各種聲響(吼叫、製造噪音、放鞭炮、敲打金屬鍋蓋)或噴灑胡椒粉,將小熊驅退逃避。後來,牠們終於學會了避開陌生人。
研究團隊中有兩位與熊朝夕相處的全職研究助理,另有一名助理根據野外黑熊的食性資訊,負責到森林裡尋找收集黑熊可能會吃的各種食物。團隊成員經過11個月密集地投入工作,為小熊的野放做準備。在這段期間,總計餵食小熊約300種的食物。同時我們也到其他地區勘查,評估可以野放的地點,希望尋找到森林面積夠大,而黑熊的密度可能不高的區域,並且適切地與地方管理單位溝通。最後,我們準備了一份報告書,說明選定的野放地點及所完成的野放相關準備。
野放可行性評估會議
2006年9月下旬特生中心召開幼熊野放可行性評估會議,評估我們所提議的野放計畫並提供建議,以期最終獲得保育主管單位同意野放。受邀與會的評估成員包括了大學及林務研究單位的野生動物學家三人、林務局與地方政府官員,和一位鑽研黑熊遺傳的動物園生物學家。
與會專家學者特別表示關心野放個體對野外族群造成基因上和行為上污染的潛在風險,想要確定:(1)牠們是純種的台灣黑熊;(2)牠們在野放地區不會去騷擾人類,以及如果騷擾事件發生,熊應被立即抓回。可是,現有基因的資訊並不足以明確地辨別兩隻小熊的種原。至於潛在熊隻可能的行為問題,我們回應說明:
(一)教育宣導及加強巡邏要與野放計畫同時進行,以尋求當地社區和登山客的認同及支持;(二)野放個體將會裝上GPS人造衛星發報器,可隨時下載衛星定位的黑熊點位資料,掌握牠們的行蹤,必要時,還可以找到並捕捉牠們。
會議結論認為在遺傳分析尚不能斷定為台灣黑熊種原之前,暫不宜野放,並建議進一步明確地定義評估項目及標準,另擇期再開會討論。
※本文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合作刊登
※原文刊載於《自然保育季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