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info.org.tw/node/216841?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247e093bdd-EMAIL_CAMPAIGN_2018_11_16_02_18_COPY_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247e093bdd-84956681
《零廢棄》生活:減少垃圾為首務,掌握消費的自主權
摘自《零廢棄:不塑、不浪費、不用倒垃圾的美好生活》
摘自《零廢棄:不塑、不浪費、不用倒垃圾的美好生活》
作者:蘇小親
一個「世界末日級」的錯誤?
我們都很清楚,經濟是奠基在「成長」之上。這意謂我們必須不斷地消費更多,才能持續滿足對經濟成長的期望,因為成長表示經濟「健全」。
在這方面,我們確實表現卓越,保持成長於不墜。儘管家中已經囤積了許多東西超出需求,或是根本用不完,我們依舊買不停。如果生活在地球上的每個人的人均消耗量和一個普通的美國老百姓一樣多,我們需要四個地球才足以維持我們的消耗需求。
遺憾的是,我們只有一個資源有限的地球。長期來看,追求無止境的成長,最後一定無以為繼,但我們至今依舊靠此系統運作。我認為,一個奠基在追求無止境成長的系統,從一開始就注定會失敗。我把它稱為「世界末日級的錯誤」,因為一個未經深思熟慮而犯下的錯誤,將帶來不堪設想的毀滅性後果。
不論我們是否接受這個事實,事情一定要改變。一些經濟學家呼籲,要把經濟成長的焦點放在質的成長而非量的成長,主張「去成長」(degrowth)的經濟學家也想出了其他可替代的社會架構,來善用我們有限的資源,達成經濟平等。他們主張以「更好」(better)來取代「更多」(more)。
人們不喜歡聽到派對結束了,尤其在他們享有特權、生活於權貴階級時,更是如此。
——社會心理學家哈洛德.威爾策(Harald Welzer)1
此外,去滿足我們追求更快、更新、更便宜的貪婪欲望,甚至不會讓我們更快樂!美國的國家幸福指數在1950年代臻於最高峰2,換言之,從此只有走下坡。可以肯定的一件事實就是,我們渴望更多的結果,是惡化了地球另一邊人民的悲慘處境,那裡的勞工(有些還是童工)遭到剝削,只為了滿足我們對快時尚和廉價商品的熱切需求。
零廢棄就是把「減少垃圾」視為首要之務。只要你開始付諸行動,把自己的垃圾製造量減到最少,就會帶來一些美好的副作用——你會自動開始少買東西;你也會更審慎地選購物品,聚焦在真正會讓自己感到快樂或幸福的東西上,而不是滿足一時的快感。你會開始把重點放在「更好」而非「更多」上。
請記住:我們可用的天然資源有限,而且在不斷減少中。然而,就像經濟學家修馬克(E.F. Schumacher)於1975年所指出的,我們把地球資源當作可以任意揮霍的收入,而不是無可取代的資本3 。我們正在大量浪費稀缺的有限資源,像是用化石燃料生產一次性的塑膠製品。看著我們把日漸減少的資源浪費在生產那些用過一次就丟棄、馬上變成垃圾的物品上,不是很荒謬嗎?
再者,因為一次性包裝產品的用途就是用過即丟,所以售價必須壓到非常便宜。為了削減成本,必須低價生產,因此只能將成本外部化。換言之,為了追求廉價,只好犧牲勞工和環境。只具一次性價值的資源,往往會轉換成有毒廢棄物,經由食物鏈(例如:變成微塑膠〔microplastic〕)或是污染地下水的途徑,就而回到人體。到最後,我們終究必須為低廉的售價,付出健康的代價。
要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企業指責消費者只想用低得離譜的價錢購買精美商品,讓企業無法供應更環保的永續性產品。另一方面,消費者則說做出影響重大決策的是企業,當然是企業需要先改變。坦白說,對於雙方交相指責的這種戲碼,我已經深感厭煩了。
這是一個沒有贏家的乒乓球賽,沒有人願意負起責任。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人產生無力感,覺得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做不了任何影響廣大的決策。
就我自己來說,我既通過不了任何法案,也不是大企業的執行長。但我會因為這樣就覺得自己勢單力薄、無力改變嗎?並不會。對於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上游廢棄物,我單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可能無法產生直接的影響力,但我可以樹立榜樣,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拒絕廢棄物。
對我來說,零廢棄就是在我自己做得到的範圍內,具體地實行。
我意識到一件事,我對自己的消費有完全的自主權。現在該是我向這種風行的消費趨勢說「不」的時候了,我可以選擇把錢用在能創造福祉的地方。
人們總是告訴我,我所做的事情不過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但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氣候變遷或全球暖化也不是某個有權有勢的人單憑一己之力造成的,沒有人做得到;它是數以百萬計的人經年累月共同導致的。我的一位同事以前常說:「你怎麼上階梯,就怎麼下階梯──事情都是一步一步來。」不用說也知道,我選擇創造正面的影響力,而不是去扯後腿。
我們可以在許多小事情上做出貢獻。我們花的每一筆購物消費,無論是出於有意或無意,都
是在表達對這件產品的更多需求,等於是投下贊成票支持廠商生產更多這項產品。如果我買快時尚的服飾,就會有更多快時尚被生產出來。我們的購買無異告訴公司,繼續它們的生產方式是有利可圖的。
是在表達對這件產品的更多需求,等於是投下贊成票支持廠商生產更多這項產品。如果我買快時尚的服飾,就會有更多快時尚被生產出來。我們的購買無異告訴公司,繼續它們的生產方式是有利可圖的。
好消息是,這也表示我們有力量支持那些致力於創造正面改變的企業!
但要注意了,如果我們選擇不成為這個系統的一部分——譬如說,過著水電自給自足的生活,或者成為不消費主義者(freegang,不買任何東西,完全仰賴被人們浪費的物資過生活)——我們就放棄了「用購買行動投贊成票」的權利。
雖然成為不消費主義者確實具有微小的影響力,但我寧願選擇去創造對某些東西的需求,那些我相信它們有朝一日會成為常態,而不是例外的東西,像是有機食物、公平貿易貨物和無毒產品等等,它們都在生產過程中製造出最少的廢棄物和包裝。
對更具永續性的產品表達、創造更多的需求,可以徹底改寫遊戲規則。儘管仍有改善的空間,但生產銷售這些商品,可以迫使大企業迎頭趕上這股潮流──整個經濟系統運作的規則就是透過這種方式,逐步朝一個對所有人都更有益的環境來改變。
零廢棄:不塑、不浪費、不用倒垃圾的美好生活
作者:蘇小親
譯者: 劉卉立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9/01/30
台灣人一年使用165億個塑膠袋、30億根吸管,平均每個人一天生產的垃圾就將近1公斤!可怕的是,這些驚人的數字還在不停增加,讓我們處理垃圾的費用與壓力越來越大。
如果有一種有趣又容易實行的方法,可以減塑、減碳、讓垃圾爆減,那會是怎樣的?答案就是──零廢棄生活!
作者來自全球垃圾利用率最高的德國,她以自身實踐零廢棄生活的成功經驗,加上德國零廢棄的觀點與做法,和讀者分享上百種的技巧、食譜與DIY配方。
零廢棄不是完美主義,而是量力而為,盡可能地支持永續的做法或產品。你將發現,原來永續生活一點也不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