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隻字片羽○雪泥鴻爪○】



○○○○○○○○○○○○○○○○○○

既然有緣到此一訪,
何妨放鬆一下妳(你)的心緒,
歇一歇妳(你)的腳步,
讓我陪妳(你)喝一杯香醇的咖啡吧!

這裡是一個完全開放的交心空間,
躺在綠意漾然的草原上,望著晴空的藍天,
白雲和微風嬉鬧著,無拘無束的赤著腳,
可以輕輕鬆鬆的道出心中情。

天馬行空的釋放著胸懷,緊緊擁抱著彼此的情緒。
共同分享著彼此悲歡離合的酸甜苦辣。
互相激勵,互相撫慰,互相提攜,
一齊向前邁進。

也因為有妳(你)的來訪,我們認識了。
請讓我能擁有機會回拜於妳(你)空間的機會。
謝謝妳(你)!

●●●●●●●●●●●●●●●●●●



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築路郊野 香港如何以古法維護行山徑


https://e-info.org.tw/node/217132?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a7e2aac18b-EMAIL_CAMPAIGN_2018_11_16_02_18_COPY_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a7e2aac18b-84956681

築路郊野 香港如何以古法維護行山徑

2019年03月25日
公視記者 陳佳利 張光宗
香港,國際金融重鎮與航運中心,人口700多萬,面積大約是台北市的四倍。繁榮之外,為了保護大自然,香港政府40年前就規劃成立郊野公園,民眾從市區出發,半小時之內就能抵達。每年吸引1200萬人次造訪,山徑與自然環境都面臨極大壓力,負責管理的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如何讓民眾,一起來解決公園裡的山徑問題?
香港,國際金融重鎮與航運中心,繁榮之外,為了保護大自然,40年前規劃成立郊野公園。
香港,國際金融重鎮與航運中心,繁榮之外,為了保護大自然,40年前規劃成立郊野公園。
郊野公園是推廣環境教育的好空間,地狹人稠的香港,能保有這麼美好的自然環境,來自英國殖民時期,深具遠見的土地規劃。除了讓民眾有健康的休閒場域,提供野生動物棲地,也是自然保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目的,是藉此確保水源安全。
1976年,香港政府制定郊野公園條例,保護了40%的土地,總面積443平方公里,成立了24座郊野公園,總共有20個管理站,人工設施秉持簡單務實。
郊野公園的山區步道,有清楚的分級制度,像是適合闔家大小的家樂徑、稍有難度的郊遊徑,或需要良好體力的長程遠足徑,幫助小朋友學習地圖定位的越野定向徑,擁有特殊植物的樹木研習徑等,每段山徑的定位與難度分級,都有清楚標示,從剛開始的規劃,到後續的維修,也都以減少環境衝擊為原則。

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交流 手作修築山徑步道

景觀美、路線多,除了健行,喜歡野跑、越野單車的人也越來越多,使用量增加,山徑的壓力浮現。另一個問題是,水泥化的山徑增多。
發起「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臉書社團的曾小強,希望自然郊野的步道不要用水泥,那麼毀壞的山徑要用什麼來修?尋找答案的過程,他發現了持續推動手作步道理念的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並且引薦給管理郊野公園的漁農自然護理署。
2016年起,郊野公園邀請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協助修山徑,以互相學習的心態,陸續在雞公山、馬鞍山等地修復步道。2019年1月,趁著乾季,千里步道協會再度來到香港。不同於剛來的那一年,現在郊野公園的人,已經能系統化的向志工介紹工具、工法與注意事項。由於要修復的步道,周邊沒有適合的石頭,必須以人力將買來的材料,運到施工現場,志工的築路初體驗,就從搬材料開始。
2016年起,郊野公園邀請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協助修山徑,陸續在雞公山、馬鞍山等地修復步道。
2016年起,郊野公園邀請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協助修山徑,陸續在雞公山、馬鞍山等地修復步道。
要修復的步道,周邊沒有適合石頭,志工的築路初體驗,就從搬材料開始。
要修復的步道,周邊沒有適合石頭,志工的築路初體驗,就從搬材料開始。
這次要修築的步道,位在船灣郊野公園的烏蛟騰,這段步道因為遊客踩踏,出現很嚴重的沖蝕溝。志工們合力拆掉損壞的水泥階梯,重新做成駁坎,刷深大約一公尺的沖蝕溝,用石頭回填,以木頭架出階梯,使用的木頭來自2018年山竹颱風過境時的風倒木。
手作步道強調因地制宜、使用天然材質、尊重自然的理念,其實跟香港傳統的築路方式相同。船灣郊野公園的農林助理員,平時都是自己修路,這是他們第一次帶領志工。負責管理農林助理員的高級農林助理員,香港人稱為老總,這次活動,兩位已經退休的老總,特地前來幫忙。

招募公民參與修路行列 師徒傳承步道技藝

農林助理員的工作性質與台灣的巡山員類似,同樣面臨斷層與傳承問題。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郊野公園主任魏遠娥表示,現在要聘請年輕一輩比較困難,一方面希望盡量培養願意留在這裡工作的同事,加強他們的技術,同時也透過經常舉辦修路工作坊,吸納市民,增加支援。
漁農署努力導入公眾參與,也仰賴郊野公園原有的工班制度,讓手作步道的精神,順利展現。
漁農署努力導入公眾參與,也仰賴郊野公園原有的工班制度,讓手作步道的精神,順利展現。
農林助理員簡嘉俊表示,自己做可能比較熟練,但是有志工來,分擔搬運石材等工作,完成的路徑就可以長一些。同時,期望志工感受做階梯的辛苦之餘,能更加愛惜山徑。每個階梯、每段路都得來不易。
24座郊野公園中,有四條長距離遠足徑,串聯不同的郊野公園,最有名的麥理浩徑,全長100公里,穿越八座郊野公園。位在馬鞍山郊野公園昂坪的路段,因為使用量大,損壞嚴重,2017年也由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與郊野公園合作,帶領志工以香港傳統工法修復。
三年來,漁農署努力導入公眾參與,這仰賴郊野公園原有的工班制度,才能讓手作步道的精神,順利展現。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表示,這套由農林助理員進行日常維護的制度,在40年前創立,築路技藝是師徒制的傳承,台灣的步道工程如果能調整思維,將處理步道損毀的發包工程,改成以人力為主的常態維護,政府會變得更有效率。

單車路跑分徑分流管制 減少影響環境與動物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也針對不同的使用者,發展出不同的因應方式,從前端來降低損耗機會。擁有百年歷史的甲龍古道,位在大欖郊野公園,原本是連接兩個村子的道路,全線鋪著石頭,在郊野公園成立後,變成熱門山徑,卻被單車活動破壞了。
因為騎車的人增多,與健行者產生摩擦的機會增加,同時發現山徑受損,發展出人車分徑策略。
因為騎車的人增多,與健行者產生摩擦的機會增加,同時發現山徑受損,發展出人車分徑策略。
原本漁農署有開放數條山徑提供單車愛好者申請,取得許可證才能騎車進入,但是後來因為騎車的人增多,與健行者產生摩擦的機會增加,同時發現山徑受損,因而發展出人車分徑的策略。
2011年起,導入國際單車徑的築路方式,透過坡度控制、排水、彎道等設計,一方面減少路面耗損與水土流失,一方面維持越野樂趣。在大欖郊野公園甲龍古道附近,完成三條依難度分級的越野單車徑。刺激好玩的單車徑,當時由單車愛好者協助修築,完成之後,也由單車團體負責維護。
合理的規範是永續的第一步。另一項熱門運動,野跑。由於野跑者與健行者使用相同山徑,除了擦身而過時的干擾,舉辦活動時,單一時間常湧進大批跑者。漁農署制定了初步的管理辦法,每天每座郊野公園,只核准一項野跑活動,並規定夏季晚間不能舉辦比賽,避免在繁殖季打擾野生動物。另外也規定野跑者只能跑在既有山徑上,不能隨意踩踏自然環境。
漁農署制定管理辦法,每天每座郊野公園,只核准一項野跑活動,並規定夏季晚間不能舉辦比賽,避免在繁殖季打擾野生動物。
漁農署制定管理辦法,每天每座郊野公園,只核准一項野跑活動,並規定夏季晚間不能舉辦比賽,避免在繁殖季打擾野生動物。
漁農署制定管理辦法,每天每座郊野公園,只核准一項野跑活動,並規定夏季晚間不能舉辦比賽,避免在繁殖季打擾野生動物。
遊憩量大,人進到自然環境,對野生動物也產生影響,香港漁農署近幾年注意到人對動物的衝擊。規定遊客不能再餵食野生動物,也不再設置垃圾桶。
備受香港人珍愛的郊野公園,鳥語花香背後,有著開發壓力。前漁農署助理署長王福義呼籲,保護區的面積應該大,而且保護區要互相接連,不要讓都市化的建築物入侵在保護區旁邊,保護區跟都市之間應該有緩衝區。自然本身有它的價值,人們應該以尊敬與保護的心態,珍惜自然郊野。
從一片綠葉、一片森林、一座山頭、到綿延的生態廊道,40年來,郊野公園守護香港的水源、野生動物與民眾身心,同時它也需要民眾的維護與支持,親近自然而不傷害自然,讓路自然延續,通向遠方,就有機會充滿希望與光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環境資訊中心吧!
※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築路郊野】
03/25(一) 22:00首播
03/30(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


沒有留言: